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之初,打开的国门使得建国前外国文艺门类的引进和研究得以接续,并有所推进甚至成为显学。厚此的同时,但也有些薄彼,虽有"国学热"整体上本民族文艺的特征及研究多少被忽视和遮蔽了,因此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语和焦虑,这实际上是一种矫枉过正。

  • 标签: 开放心态 书法 研习 民族文艺 改革开放 矫枉过正
  • 简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仅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坚定了我国各族人民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当代蒙古剧,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鼓舞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生命。进入新时代,当代蒙古剧在艺术上具备鲜明特点,发展上显示明确走向,基本实现了剧种的规范化、基本形成了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了编创队伍,从高原逐步向高峰发展,前景可期。

  • 标签: 改革开放 当代蒙古剧 乌兰牧骑
  • 简介:改革开放已历40年。给中国社会带来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改革开放,必定会在文化实践上产生同样深刻的影响。摄影作为一种记录与表现的视觉手段,其在改革开放中的探索也值得记取。本文囿于篇幅,只能简单扼要地从个人视角给予一些提示。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 摄影 文化实践 视觉手段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978年起,上海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总体思想引导下,从百废待兴走向生意盎然。今天的上海电影,依然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 标签: 交响乐
  • 简介: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山西民间音乐的发展和推广,并为民间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同样,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也加深和突显了旅游经济的文化底蕴。本文欲从旅游活动中的山西民间音乐、旅游业在山西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山西民间音乐及其旅游经济策略、山西民间音乐的发展四方面研究山西民间音乐及旅游经济。希望山西经济能够更加长远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山西 民间音乐 旅游经济 策略 初探
  • 简介:尽管藏书自古便位居诸藏之冠,但近百年来,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兴起,以及十年浩劫的冲击,国内的私人藏书已是溃不成军。“幸而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私人藏书再次踏上了兴盛的时代轨道。”知名藏书家韦力说,“1919年之后,中国学习西方的风头更劲,其中便有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相关理念,而之前是私家藏书楼。

  • 标签: 私人藏书 改革开放 公共图书馆 新生 私家藏书楼 学习西方
  • 简介:1978年12月,中国确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政策。改革开放40年,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还有力地支持与推进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不足,面向未来,重新出发,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必将在新时代.

  • 标签: 改革开放 文化艺术事业
  • 简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多个前所未有的奇迹: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最大规模和高速的工业化、持续时间最久的高增长.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古老文明能再度复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绝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和涵盖。诚然,时势和经济基础是很大的背景,然而文化始终是基因性的存在,埋藏在血液里,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沸腾。如今,改革开放走到第40个年头,我们在此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扬帆再起航……

  • 标签: 改革开放 纪录片 上海 最大规模 人类历史 经济基础
  • 简介:在国家行政建制的历史上,将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是一项创举,也明白无误地指出当代的文化建设导向,需要将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有机融合,这需要清理文化体验与旅游场景建构的内在逻辑,并从历史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本文结合当下现状,针对旅游场景建构的核心问题,即在虚实交融的精神镜像层面,探讨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

  • 标签: 文化体验 旅游场景 文化场域 精神镜像 虚实交融
  • 简介: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经济开始腾飞。至今,这40年间,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阶段。1978年-2018年,无数的优秀歌曲诞生、传播,成为时代经典,成为几代人的回忆。大批经典歌曲让我们魂牵梦萦,让我们享受其中。改革开放40年,摄影人既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他们与时代一同成长,目睹着城市变迁。40年来,两位摄影家把镜头对准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百姓生活的变化,这些记录成为时代的缩影,勾起我们无限回忆。

  • 标签: 改革开放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交响乐快速发展首先来自个性表达的执着率真,其次来自创新精神的执着钻研,结合国外前沿的创作技法与海派文化的视角融合,再次来自精微细腻的写法风格。这些都是交响乐宏大音响大厦构建的基础,精雕细琢,巧手绣花,从而展现出交响乐特有的海派雕梁画栋之感。上海交响乐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非凡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享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在交响乐的学术探索与普及推广上始终立足潮头,令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 标签: 交响乐队 作曲家 朱践耳 徐孟东 许舒亚 音乐会
  • 简介:“广东音乐”是我国近现代有着较大影响的地方乐种之·,它产生并流行于广府民系粤语方言区,后逐步发展成为南国情调浓郁的通俗化大众音乐。“广东音乐”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五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孕育形成期(硬弓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初)、生长成熟期(软弓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徘徊期(1937-1949年)和发展期(1949-1966年)。

  • 标签: 广东音乐 开放意识 20世纪20年代初 历史 1949-1966年 形成发展过程
  • 简介: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旅游概念,牵扯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建设,就其终极目的而言,全域旅游要实现的是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及价值机制现代化。基于对宁夏全域旅游规划与实施方案的仔细分析,宁夏全域旅游仍需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审美转化、整体人文形象内涵和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上进行精深细致的工作,方可普遍提升宁夏文化现代化水平。

  • 标签: 全域旅游 宁夏 现代审美转化 新型城镇化
  • 简介: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纪录片大多沿用一种以旁白表述为主的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纪实美学的思想开始进入中国,到90年代成为中国纪录片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因此,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基本上是一种从观念表述到纪实美学的过渡。新世纪之后,市场经济对电视行业的冲击,造就了演绎(搬演)美学在纪录片领域的勃兴,纪实方法在电视台难以立足,非体制的纪录片生产反而坚持了纪实美学,并发展出多种变体。近年来纪录电影的兴起,尽管作品不多,但在美学上还是保持了多元的态势。

  • 标签: 纪录片 纪录片美学 纪录电影
  • 简介:本文以沂蒙红色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沂蒙红色'乡村记忆工程'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简要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沂蒙红色'乡村记忆工程'生态旅游的景观设计原则与理念,对提高生态旅游景观创新能力,促进生态旅游强省建设,弘扬红色文化,以点带面地进行了设计理论探讨和研究。

  • 标签: 沂蒙 生态旅游 乡村记忆工程 红色景观设计
  • 简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为二者的融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平县以“花腰傣”为品牌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开展了近20年,其服饰、民居和传统节日成为其民族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背景下,要坚持以学术研讨活动提升人们对“花腰傣”原生文化的认知度,持续推出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以原生民族文化内容增加民俗文化旅游内涵,以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 标签: 民俗旅游 花腰傣服饰 文化自觉 传承
  • 简介:非遗和旅游相结合是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新的发展趋向。活跃在甘肃省文县地区的白马藏族把非遗和旅游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成为陇南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在非遗视角下,陇南白马藏族村寨旅游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性;二是地处陕甘川交界,其自然风景和社会行为都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三是在语言、服饰、歌舞酒文化、婚姻结亲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标签: 陇南 白马藏族 非遗 村寨旅游
  • 简介: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太原市文化景观资源的内容与特征,探讨了太原市现状文化景观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结合旅游发原理,分析了科学规划建设太原市文化景观的策略与要点,对太原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文化旅游 文化景观 景观规划 太原市
  • 简介:中国影视正日益走向工业化,因此,中国的影视基地也要相应地走向工厂化和片场化,以满足更多的剧组前来拍摄。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如何注重不同基地的错位和差异化发展,要寻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一近些年,中国影视产业市场日益繁荣,正朝向世界影视大国迈进。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影视拍摄基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 标签: 影视基地 横店影视城 影视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