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朗切斯卡多年来一直不被关注,他的作品在19世纪末才被"重新发现"。《耶稣受洗》于1860年被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购,从那时在艺术界,朗西斯卡的作品才开始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如今绘画背后的事情很少有人关注,很多人认为这种背后的故事是一种自我的个性表现,但我们还要更深一步认识,个性的来源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文化、知识、哲学、修养,乃至更广泛的领域与绘画的关系是什么。除了新柏拉图主义带来的影响,毕达哥拉斯体系也为朗切斯卡提供了一个在绘画创作中感觉和秩序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后来他数学著作中系统的几何基础的美,这些都成了他美学的基石。随着约翰八世而来的贝萨里翁等拜占庭学者使朗切斯卡对拜占庭的了解和羡慕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仅从服饰造型中就可看出皮耶罗对拜占庭艺术的崇拜以及跟随。

  • 标签: 艺术界 创作研究 新柏拉图主义 绘画创作 个性表现 19世纪末
  • 简介:内景米塔居住的公寓房内一晚上米察(35岁)靠坐在沙发床上,边打电话边脱袜子。米察:考得怎么样?你说什么?及格了吗?考了多少分?让你妈听电话。你好!在干吗呢?那家伙怎么了?你告诉他,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别想让我给他买摩托车!好,就这么对他说!告诉妈妈,别再为了那些破事一个劲地给我来电话!

  • 标签: 打电话 公寓房 摩托车
  • 简介:巴塞罗那是一个以独特建筑闻名的城市。而这些被世人所膜拜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这位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名叫安东尼奥·高。有人说他是—个天才,有人说他是一个疯子。

  • 标签: 建筑物 设计美学 高迪 巴塞罗那 安东尼奥 建筑史
  • 简介:“宗庙”读书小组建立于2011年,由张小(本文作者)和王基宇等人组建,成员主要是中央美术学院2010、2011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居住于草场地和黑桥的年轻艺术家。

  • 标签: 读书计划 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生 研究生 艺术家
  • 简介:当代戏剧中,影视手法的介入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彼得·谢的剧作中定格手法的运用以及蒙太奇效果的实现,成为这种结合的典范之作.

  • 标签: 戏剧 影视 彼得·谢弗剧作
  • 简介:理查德·本科恩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画家,他一生从抽象绘画出发,到具象语言探索,再回到抽象表现主义,其艺术创作不断充实内心深处精神与灵魂的渴求与表达,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有着极深的影响,在纷繁多变的20世纪美国艺术发展史上为自己建立了应有的地位。本文试图从本科恩艺术风格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作品中进行研究,探析其在艺术创作语言的变化中,内在精神诉求与表达的延续性。

  • 标签: 迪本科恩 抽象与具象 表现 构图 笔触
  • 简介:第15届意大利蒂那国际马戏节于10月17至21日举行。来自俄罗斯、法国、乌克兰、西班牙、美国、捷克、意大利、中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个节目参加了为期5天的角逐。由中国杂技家协会选派的天津市杂技团《男子集体蹬人》节目力压群雄,最终荣膺第一金奖。

  • 标签: 意大利 马戏 国际 俄罗斯 乌克兰 西班牙
  • 简介:在独弦琴与乐队《醉人的唱节》的创作中,作曲家充分运用独弦琴演奏的推、、打、撞、摇、推揉、揉、颤音以及上、下滑音技巧,发挥其二重发音的特点,与民族乐队的风格特点相结合,使整体音色谐和甜美。该曲的音乐元素既保留了古越人音乐的特质又融入了现代的异国风情,古今韵味兼具。

  • 标签: 《醉人的唱哈节》 独弦琴 民族乐队 文化交融
  • 简介:在服装品牌BangBang发布的2013年春季新品画册中,姜素身着休闲、随意的运动装,和人气乐团CNBLUE成员成员们一起散发青春能量,为大家带来夏天的阳光和活力!

  • 标签: 服装品牌 成员 人气
  • 简介:1974年5月18日这个周末,在《公告牌》(billboard)杂志的“百大热门曲”榜单位列第三的是马文·汉利许(MarvinHamlisch)一首朗朗上口的作品,改编自一首叫做《艺人》(TheEntertainer)的老曲子。它轻轻松松地就使埃尔顿·约翰(EltonJohn)、保罗·麦卡特尼(PaulMcCartney)和麦克·欧菲尔德(MikeOldfield)的打榜歌曲黯然失色。

  • 标签: 斯科特 《艺人》 公告牌 歌曲
  • 简介:莱奥什·雅纳切克(LeosJanacek),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捷克作曲家。他是大器晚成者,早期作品并不成功,直到四十岁创作了第三部歌剧《耶奴发》才开始声名鹊起,之后创作的灵感从未枯竭。他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二弦乐四重奏“私信”》作于1928年,他逝世的前半年,是他最后一首室内乐。作品原标题为“情书”,乐章间尽是雅纳切克对比他小三十八岁的卡米斯托斯洛娃的情感。

  • 标签: 雅纳切克 弦乐四重奏 早期作品 《耶奴发》 斯美塔那 德沃夏克
  • 简介:巴尔干半岛与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被并称为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与亚平宁半岛上以有着歌剧之乡自傲的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上以绚丽多彩的舞蹈著称的西班牙不同,位于亚得里亚海与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却以“欧洲的火药桶”而闻名于世。

  • 标签: 威尔第歌剧 女高音歌唱家 女主角 伊比利亚半岛 巴尔干半岛 诠释
  • 简介:这几年,上海的夏夜对于爱乐者来说又多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的MISA夏季音乐节。从7月7日开始的十五天中,三十二场演出横跨浦江两岸。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市政厅工部局管弦乐团就已经仿照欧美的做法,将常年音乐会分为夏季露天音乐会和冬季音乐会两个演出季。

  • 标签: 音乐会 上海交响乐团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 管弦乐团 演出季
  • 简介:2012年10月6日晚,北京中山音乐堂里气氛格外热烈。很多国内外钢琴界知名演奏家、教师、学者以及广大的学生和音乐爱好者们都汇集在这里,翘首注视着渐渐亮起的舞台。伴随着雷动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位老人面带微笑,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舞台。

  • 标签: 艺术生命 音乐会 观感 生日 柯达 保罗
  • 简介:《以亚贝利圆舞曲为主题的三十三首变奏》(作品120),通称《亚贝利主题变奏曲》(DiabelliVariations),是贝多芬根据奥地利出版商、编辑和作曲家安东·亚贝利创作的一首圆舞曲所作的钢琴独奏变奏曲,创作于1819至1823年。该作品充分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艺和晚期艺术风格,常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相提并论,

  • 标签: 《哥德堡变奏曲》 钢琴独奏 贝多芬 贝利 演奏技巧 解析
  • 简介:赫玛尼诺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作品。前者结构深广,织体密集,同时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多变的色彩,是一部很有音乐深度和技术难度的作品;后者因其明确清新的独特风格,戏剧性的音乐张力和刺激的节奏感,而备受人们欢迎。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和演奏风格上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氏钢琴作品特点的准确理解。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 创作 演奏
  • 简介: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为间奏曲,柔版,A大调,变奏与再现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这一乐章极具内涵与深度。作曲家充分运用曲式的划分、乐队的配色及钢琴的技巧将音乐律动与内容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