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江永是康乾时期学术由宋明理学转向考据学的关键人物,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律学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分析江永不同时期的律学著作,系统梳理了他从最初排斥十二平均律与三分损益并创立“今律”,到晚年时放弃“今律”转而接受十二平均律的律学思想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他能接受十二平均律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江永极为重视的返宫标准上看,十二平均律比“今律”更加完善;二是江永在接触十二平均律之前,就认可河洛之学与方圆相函理论在律吕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朱载靖十二平均律也正是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源头的一致性,使得江永容易理解朱氏新法的内涵,他提出十二平均律的几何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 标签: 江永 律学 新法密率 《律吕新论》 《律吕新义》 《律吕阐微》
  • 简介: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传统戏曲中的宗教题材屡见不鲜。但是,台湾的戏曲演出取材中,因为经营者的个人信仰,他们创作“基督戏曲”,是藉以传扬教义。本文从台湾基督京剧、歌仔戏的演出现况,梳理宗教与戏曲的关系,并且从“宗教思维”的角度,提出基督戏曲在台湾出现的合理现象。

  • 标签: 基督教 歌仔戏 京剧 宗教思维
  • 简介:<正>品色编辑王娟:汉内斯·施德会不断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这次的展览也是他的又一次突破。静态与动态,装置与互动,艺术与观众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近日瑞士摄影艺术家汉内斯·施德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亚洲首次个展——永恒的瞬间。他在F1一级方程式赛车体坛的深入体验中添加新意,把这项运动演译成一种超越文化的现象和一门艺术。现场将静态图片、动态影像以及装置

  • 标签: 施密德 一级方程式赛车 艺术表现方式 摄影艺术家 今日美术馆 品色
  • 简介:在欧洲中世纪,产生了有别于希腊、罗马传统艺术的独特的基督艺术。基督绘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高度概括的寓意图像、象征记号,到后期形成圣像画独特的语言体系的发展过程。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淳朴自然的写实主义绘画,它所传达出的象征和寓意,内涵朦胧,给人以难以言传的美感。圣像艺术本质上是借助造型艺术形式表达神学意义的一种象征艺术。

  • 标签: 基督教 圣像画 图式 象征 寓意
  • 简介:《永禁三掌世袭序》是清代勒石立碑而保留至今的为数不多的伊斯兰金石资料。研究分析立碑的起因、碑文内容,对我们了解清代伊斯兰在山东地区乃至更广范围里的传播、发展是有帮助的,进而对我们今天的宗教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伊斯兰教 清真寺 碑文
  • 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宗教的国家。由于受宗教影响,农村回族社区凸显着鲜明的宗教气息。无论社区成员的饮食、服饰文化,还是他们的婚姻习俗、伦理道德,都打下了伊斯兰的精神烙印。对伊斯兰的宗教认同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在民族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当代固原市农村回族社区实证调查数据为例,着重研究伊斯兰对当代农村回族社区成员的濡化现象。

  • 标签: 固原农村 回族社区 伊斯兰教 濡化
  • 简介: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教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就烈(JuliaBrown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新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 标签: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