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民间艺术,对其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撰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和著作。在探索如何利用民间艺术为抗战宣传服务的问题上,不是简单地"旧瓶装新酒",盲目地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所选择、批判,对旧的民间艺术进行积极改造,创造着民族的新艺术。

  • 标签: 延安时期 民间艺术 传承 创新
  • 简介:延安"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简称"部艺"),在1941年至1943年间成为抗战文艺的重要阵地、军队文艺教育的先驱、军队文艺人才的摇篮。"部艺"以切近抗战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实用人才的育人路线,开创了政治与艺术相结合、专业与普及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以抗战文艺实践为主的文艺教育方针,丰富了部队的政治工作,强化了抗战的政治宣传,也为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文艺领军人物与骨干人才,使部队的文艺工作和抗战的文艺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部艺"三年的办学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部队文艺工作是军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二,部队文艺教育需要坚持专业化与实践性的结合;三,部队文艺教育重在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新人;四部队文艺是整体文艺事业的重要构成。

  • 标签: “部艺” 抗战文艺 部队文艺
  • 简介:被遗忘的革命家1982年8月25日,石鲁因胃癌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为此,198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的内部刊物《美术通讯》特地出版了悼念石鲁的专刊,纪念这位经历过延安、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艺术家。期刊篇首的“编者的话”写道:专号的意义是希望“通过悼词、大量的唁电、挽联以及悼念文章”,全面了解石鲁,“从石鲁同志崇高的政治品质、从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的艺术实践中”,“激起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的更大热忱”。“编者按”从革命艺术家的角度肯定了石鲁艺术的探索与追求。这样的肯定在“唁电选载”中一样清晰可见。

  • 标签: 艺术家 革命家 石鲁 延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化大革命时期
  • 简介:本文主要以昆明市延安医院为例,在对其调研的基础上,从康复植物配置、游乐设置、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孤独症儿童作为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设计出空间宽阔、色彩丰富、能进行良好互动,且便于安全管理的儿童孤独症康复花园的改造方案。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康复花园 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