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正>近年因搜集左联史料,常常遇到“武汉左联”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武汉左联”这一组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条(李葆琰撰写)和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说有,武

  • 标签: 武汉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 史料
  • 简介:<正>左联成立于一九三○年三月二日,成立初时会员有五十人左右,是以当时的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及鲁迅周围的有革命倾向的作家这三个方面的人为基础的。成立时组织上选举出执行委员会(据我徊忆、好象是十三人或十五人),是领导机构;执委会再

  • 标签: 左联 执行委员会 执委会 领导机构 鲁迅 创造社
  • 简介:今天来讲讲“左联”,大家一定会感到没有意思,或者认为使你们学不到什么东西。“学”,主要的是要自己去研究,要在长期的劳动中,才能学到一点点。讲“左联”我把它当作故事来讲,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过去的了,但是它们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东西,就是以前我们是怎样的在为革命工作。今天,有很多人读巴金的小说,认为他的小说没有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也不强,读起来感到没有意思,但我并不这样看,以前的文艺作品,没有工农兵方向,因为那时候大家还不懂得“工农兵”。

  • 标签: “左联” 中国 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 文艺作品 思想性
  • 简介:左联解散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想要全面考察左联的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十年来,对于这个问题,从亲历者到研究者,进行了很多讨论与回顾,使史实逐步澄清,脉络逐渐清晰,偏见与歧见逐渐消除,评价逐渐接近公允。但是,当然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史实与真相尤其是一些内在关系与细节,也不是完全确定,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左联解散的必要性究竟如何,左联解散究竟在什么时间点,两个口号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鲁迅对左联解散的态度究竟如何解读等,也还没有得到更充分讨论或者关注,甚至也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和争议,以至误读。

  • 标签: 左联 鲁迅 研究者 时间点 史实 评价
  • 简介:鲁迅先生和“左联”周文[编者按]本文是周文于1940年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后写的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周文抵达延安不久,毛泽东主席即找他谈话,详细地询问了他在“左联”的工作,以及“左联”后期两个口号之争,“左联”解散和鲁迅逝世前后的情况等等,并委任他为...

  • 标签: “左联” 鲁迅先生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翼作家 大众文艺 文艺运动
  • 简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北四川路与窦乐路交叉口,有一家标志醒目的挪威人经营的“公啡”咖啡店。它坐落在老上海公共租界边缘、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1929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一个“聚餐会”在该咖啡店二楼的一问包房内举行。其实这是以聚餐的名义召开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第一次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潘汉年、冯雪峰、夏衍、阳翰笙、钱杏鄙、冯乃超、彭康、柔石、洪灵菲、蒋光慈、戴平万,均为中共党员。会议在“文委”书记潘汉年主持下,商讨“左联”发起人名单与起草“左联”纲领事宜。

  • 标签: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酝酿 二三十年代 公共租界 中西文化
  • 简介:左联总体上是一个有着比较完整的组织建制、有效运转、经常开展各项活动的组织,比一般的社团要严密得多。它的真正领导人是中共地下党。中共地下党在越来越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地下工作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当局不断的打压中,对组织的严密性也越来越注重。左联的领导机构分为执委会、常委会、秘书处。但是,流传至今关于左联领导机构状况的第一手记载相当缺乏。

  • 标签: 领导机构 左联 中共地下党 任职 组织建制 白色恐怖
  • 简介:在创造社的几个发起人中,我的父亲穆木天是搞象征主义的。他以自己象征主义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为创造社增添了异彩,在诗坛赢得了声誉。然而他并没有抱着象征主义不放。因为,他之所以一度醉心于象征主义,主要是出于对“五四”以后中国新诗歌发展命运的担忧。穆木天并不像西方象征主义诗人那样是个颓废主义者,更不是在追求一个永远朦胧的世界。

  • 标签: 穆木天 象征主义诗人 左联 诗歌理论 诗歌发展 “五四”
  • 简介:1991年第4期《新文学史料》刊登的《夏衍谈“左联”后期》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鉴于该文涉及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涉及到对鲁迅及冯雪峰、胡风等重要作家历史功过的评介,本刊于一月七日邀集部分在京作者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以期澄清史实,全面而正确地总结左翼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本刊将陆续刊发会上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需要说明的是:一,我们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夏衍同志这一次谈话,不牵涉他的其它作品和文学活动。夏衍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左翼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为左翼文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是有口皆碑的。二,我们不准备就左联后期的若干理论问题展开争鸣,但本刊所载诸文如出现史实方面的错误,欢迎读者予以订正,以正视听。

  • 标签: 左联 历史功过 文学史料 鲁迅 冯雪峰 民族革命战争
  • 简介:中国报告文学播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脱胎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科学与民主思潮的背景下,《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等作品应运而生。1920年初,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相继问世,首开我国异域题材报告文学

  • 标签: 中国报告文学 异域 “左联” 思潮 “五四”新文化运动 题材
  • 简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两年后,厦门一个21岁小青年将自己的处女作《前夜》投至左联刊物《北斗》,随后,他按捺不住心中那股向往上海革命风暴的激情,独自闯到上海,一边教书,一边参加革命活动,并于1932年10月参加了左联组织,他就是20年后创作"气壮河山的史诗"《小城春秋》的作者,我的父亲高云览。父亲

  • 标签: 瞿秋白 鲁迅 左联 父亲 国民党 人格魅力
  • 简介:我国文人结社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推溯到魏晋时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左联的成立,其形态的发展、流变既受着历史进程的制约,显示出特定时代的风貌;又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性与承传性。

  • 标签: 左联 文人结社 承传 魏晋时代 自身 局限
  • 简介:鲁迅与周扬、夏衍等,同是30年代初左翼文艺团体“左联”的发起创建人。初期,他们之间关系良好,1932年底却骤起风波,到1933年下半年周扬担任“左联’,党团书记之后,他们间的矛盾不断爆发并恶化起来,至1936年决裂。对此,周扬等都怪罪于胡风的“挑拨离间”。事实到底如何。让我们从“左联”内部的矛盾发展谈起。

  • 标签: “左联”时期 鲁迅 周扬 内部矛盾 中国 文学
  • 简介: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很多文学现象的研究一样,对左联和左翼文学的研究,建国后到现在,也是不平衡的。五六十年代,现代文学研究界对左联和左翼文学的研究投入是很重视的,取得了不少成果,当然其中也存在着过于政治化的倾向。新时期以来,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也取得了一些扎实的成绩,但研究的投入和热情明显不够。现在,距左联成立已经七十年,又处在世纪之交,以学术的、理性的态度认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这一份经历和独特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左联 左翼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
  • 简介:近年来左翼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认识“左联”历史上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仍然是一个关键的课题。关于“左联”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以往多是看作“左联”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的典型表现。本文从历史梳理中发现,其实问题要比通常的认识复杂,“左联”一方面对“第三种入”有尖锐批评,另一方面也因应“第三种人”理论而作出了一些调整,这种调整事实上为“左联”组织理论的转向做了准备。文章认为“左联”的组织理论有过从“同路人”转向“统一战线”的趋向,而“第三种人”论争就在其中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宗派主义 关门主义 第三种人 左联 同路人 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