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切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109例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2例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A组),57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平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B组短,A组疼痛情况较B足轻。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临床工作中可靠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LAVH)与全子宫切除(TAH)的手术效果,探讨子宫切除患者最佳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LAVH180例(腹腔镜组)与TAH180例(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的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显著少于组(P〈0.05)。结论LAVH具有对机体的创伤小、腹腔内环境干拢小、康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优于传统子宫全切,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阑尾切除,研究组则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开腹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阑尾切除的疗效比较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1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腹腔镜组,118例)和阑尾切除(组18例)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使用止痛药例数均少于组(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术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腹腔内出血1例,皮下气肿2例;组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4例,肠粘连1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与组相近,且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阑尾切除术 疗效比较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横形小切口全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典式全子宫切除的方法略加改进采用下腹部皮皱处横弧形小切口,沿切口方向钝性拉开皮下组织及直肌,钝性撕开腹膜进入腹腔,集束法处理圆韧带及附件,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间断缝合盆腔后腹膜,简便关。结果腹式横形小切口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损失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不拆线、切口愈合好且美观、住院时间短等。结论式横形小切口全子宫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损失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疼痛轻、恢复快、不拆线、切口愈合好且美观、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减少、手术方法简单易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式 横形小切口 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对患者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与观察组(局麻切除)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与局麻扁桃体切除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相对安全、痛苦少,但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除和阴式子宫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88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每组44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阴式组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阴式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经济情况及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术方式,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兼顾微创、廉价而安全的阴式子宫全切除

  • 标签: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华佗众所周知的发明是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使用方法是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割掉病变部位,再行缝合,最后敷以“神膏”并进行伤口包扎,“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和首创手术的医学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医、中药,尤其是我国古代中医药的认识问题及有关华佗的史料较少,华佗医术又已失传等原因,学术界对华佗究竟是不是世界上首创的医学家,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在华佗之前,古代印度就发明了麻醉药和。其依据是苏联彼得罗夫主编的《医学史》中记载: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的医学案例中,就有当时的医生用曼陀罗花等植物作为外科手术麻醉剂的记述。另外,在古印度佛经《女耆域因绿经》中记载:耆域拜阿提梨宾迦罗为师学医,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他精研解剖学,能治疗人体脏腑中的许多疾患,如炎弥长者的肠胃疾病就是他进行了手术治愈的。—个男子因骑马坠地将死。是他施开进行肝脏复位而得以生还等等。

  • 标签: 外科手术 华佗 中国医学史 古代印度 药用植物 麻醉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需行甲状腺切除的甲状腺类疾病患者36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全切除,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对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优异,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类疾病,患者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次全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