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粒细胞增多相关肺疾病(EPD)是指以气道和(或)肺(实质、间质、肺泡)和(或)胸膜腔粒细胞(EOS)增多为特征的一组异质临床疾病,伴或不伴外周血EOS增多。EPD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决策是具有挑战的问题,我国尚无EPD诊疗专家共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广泛征求国内外多学科专家意见,借鉴和参考现有的国际EPD诊疗指南和临床研究,结合我国EPD诊治经验,制定了本共识,系统介绍了EPD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分类、病因、评估与治疗等,旨在帮助临床医师从寻找EPD病因的角度,根据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治策略。

  • 标签: 嗜酸粒细胞增多 肺疾病 专家共识
  • 简介:过春节了,小明的爸爸妈妈早早地就买好了过年的礼物,准备带小明回爷爷奶奶家好好热闹热闹.

  • 标签: 小儿胃肠炎 谨防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术后早期患者粒细胞(EOS)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术后住院时长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施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协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粒细胞减少与住院时长的关系,同时以麻醉方式进行交互作用及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149例患者,其中全身麻醉组34例,椎管内麻醉组115例。全身麻醉组术后第1天EOS水平[M(Q1,Q3)]为0(0,1.8)×107/L,低于椎管内麻醉组的1.0(0,6.0)×107/L (Z=3.095,P<0.01)。在全身麻醉组中,通过调整混杂因素(年龄、性别、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RBC输血量、术后第1天HCT、WBC、术后并发症),以及ASA分级、术中出血量、术中RBC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交互项后发现,术后住院时长和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β=-0.39,95%CI:-0.74~-0.05,P<0.05)。结论全身麻醉组术后EOS明显下降,其术后住院时长与术后第1天EOS水平呈负相关。

  • 标签: 髋骨折 麻醉 住院时间 嗜酸粒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存在不同的炎症表型。慢阻肺的气道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近年研究发现某些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酸性粒细胞(EOS)炎症,且具有某些明显特征,是慢阻肺的EOS炎症表型,也称为EOS型慢阻肺。本文就EOS与慢阻肺的关系进行综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EOS型慢阻肺,为慢阻肺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嗜酸性粒细胞 表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发性肌炎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以乏力、转氨酶异常起病,疑诊为自身免疫肝病的患者,由于其肝功能异常与自身免疫肝病的特点不匹配,进一步发现患者肌力下降且合并肺间质病变,同时结合抗信号肽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确诊为多发性肌炎;患者肌炎治疗有效,但恢复期出现持续酸性粒细胞升高,详细排查未找到原因,直到病程约3年时再次行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发现左腋下乳腺癌转移灶,未发现原位实体瘤,临床极其少见。最终患者在肌炎维持治疗的情况下,及时行左乳切除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目前病情相对稳定。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间质性肺病 高嗜酸性粒细胞血症 乳腺癌
  • 作者: 蔡乾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9-19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88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划分维护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方式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肠炎而言,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患者男,50岁,因突发头晕3.5 h,呕吐3次急诊入院。颅脑CT示鞍区实占位伴瘤卒中。后行颅脑MRI检查,鞍区见类圆形T1WI等、T2WI稍低信号灶,病灶内可见斑片状各序列低信号灶,考虑垂体大腺瘤伴卒中。经右侧鼻孔蝶窦入路行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鞍区)梭形细胞细胞瘤伴出血。

  • 标签: 垂体疾病 腺瘤,嗜酸性 垂体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细胞瘤手术病人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前一周内密切临测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容量的扩充,术后维持2条静脉通路,密切临测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有无气朐的情况,注意腹膜后乳胶管引出液体的量、颜色、性质,以及切口渗血情况,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手术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麻醉技术,术前术后密切临测血压,调节病人的心态和情绪,积极的配合,是细胞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嗜细胞瘤 手术切除 护理
  • 简介:耐热菌是存在并繁殖于浓缩果汁中的主要目标微生物,可导致果汁腐败变质,成为食品工业所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是果汁的主要安全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耐热菌对果汁安全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全面介绍耐热菌的各种控制和检测方法,快速检测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 标签: 嗜酸耐热菌 控制方法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严重者易合并各类感染,疾病异质强,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为更好指导国内医师的临床实践,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多次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进展、综述,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断流程、鉴别诊断、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形成共识,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机体的系统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肝癌的治疗中,基于NLR构建的预后模型较常规分期系统显示出更大的预后效能。由于肝癌的异质,在不同的研究中NLR的预后效能差别不一,而且单纯使用基线NLR评估预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了解NLR的临床实用价值,笔者对NLR在肝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癌,肝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探讨海藻糖、透明质(hyaluronicacid,HA)及其复配对酸乳杆菌的保护作用,筛选酸乳杆菌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根据酸乳杆菌的存活率、生长繁殖和产能力变化,发现海藻糖、透明质及其复配对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体现在冻干过程中,并且海藻糖和透明质复配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酸乳杆菌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其存活率达到55.2%。

  • 标签: 海藻糖 透明质酸 嗜酸乳杆菌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报道颅内原发性孤立粒细胞肉瘤(GS)1例临床资料,该例患者因不明原因头痛,检查头颅MRI发现左侧枕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在T1WI呈稍低和稍高信号影,在T2WI及FLAIR呈等及高信号,增强扫描见肿瘤实质部分及壁明显强化。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不明原因增高,骨髓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不支持急慢性白血病,最终开颅术后病理学诊断为粒细胞肉瘤。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酸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多器官损害。本例患者男,50岁,因四肢麻木、无力2月余就诊。血液内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合并Loeffler心内膜炎、脑梗死及周围神经损害。既往:不洁饮食史。粪便镜检发现猪带绦虫卵。明确诊断为猪带绦虫感染、继发性HES,给予驱虫等治疗后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症状好转。目前因寄生虫感染致HES继发多系统受累的病例相对罕见。

  • 标签: 猪带绦虫感染 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 简介:舒王①书,虽寝食间手不释卷,昼或宴居②默坐,研究经旨③。知常州,对客语,未尝有笑容。一日,大会宾佐④,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⑤之。乃共呼优人厚遗之,日:“汝之艺能使太守开颜,真可赏也。”有一人窃疑公笑不由此,因乘间⑥启公,公日:“畴日⑦席上,偶思咸、恒③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