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傍晚,我和同桌小红放学回家,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走到岔路口,我正要跟她分开,突然,小红拉住了我的手。我很奇怪,抬头一看,前面有个老人,背有点驼。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三岁的时候,我从家里土炕上栽下来,脑袋磕到了炕边的炉条,眉心正中间就多了一道岁月的刻痕。长大后,我学了法律穿上法袍,爹娘便经常拿儿子的黑脸、额头上的疤痕和包青天并论,爱子之心充满期许。自己心里明白,这点纯天然加“毁容”后的意外形似,还不足以和包公他老人家建立起宿命的联系。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作为"严父"的他老马,在我儿时的印象里一直是一个严父。我最怕他眼睛瞪得溜圆唬我的时候,无论是在撒娇还是无理取闹,只要他眼一瞪,我就瞬间感觉自己快被吓得尿了。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很喜欢周国平在他的书《宝贝,宝贝》中这样的一段文字-成为人父人母,是人生中的~段无比美妙的时光。最初的日子里,我守着摇篮,端详着沉睡中的婴儿圣洁的小脸蛋,心中充满神秘之感。这个不久前还无迹可寻的小生命,现在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屋宇里,她究竟来自何方?单凭自己的力量,我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父亲,我必定是蒙受了一个侥幸得近乎非分的恩宠……除了天使和幼兽,婴儿又是“人之初”。

  • 标签: 周国平 宝贝 婴儿 中这
  • 简介:母亲从老家来。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还是落在了后面。上了车,母亲忽然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他点点头,没关系的。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父亲去世已经8年多了。记忆中的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干

  • 标签: 关注背影
  • 简介:刚刚过去的2009年,或许是天堂里最有文化的一年。这一年里,文化界有—批大师级、泰斗级人物相继与我们告别。因为他们的离去,2009年有这样一个关键词:告别。

  • 标签: 文化背影 有文化 关键词 告别
  • 简介:这个世界本就缺少引领未来的大师,可是偏偏,在需要更多大师的时候,我们却正在失去大师。大师们一个个都离我们远去了,哀伤与悼怀之余,或许更应该引发一场更深层次的思考: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国人究竟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 标签: 大师 中国文化 张中行 世界 思考 未来
  • 简介:如果没有这些公司,公众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每年总有一些企业甚至是受人尊敬的一些全球性品牌,也会犯下那些低级错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却无法知道其自身面临的真正挑战?

  • 标签: 公司 全球性品牌 企业 市场
  • 简介:7月20日,北京再次强降雨。比暴雨更早到达的是北京的民警们。“小伙伴们不要惊慌.警察蜀黍早已做好准备,时刻守护在你身边!看,风雨中.他们站出了一道风景……”一张张网友随手上传的图片,展示一切,把人心触动。网络和朋友圈就这样被雨幕中的执勤警察刷屏。

  • 标签: 北京 警察 民警 执勤
  • 简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走了。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高大的背影;他的脚下,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作为一个思维科学的研究者,对于钱老的离去,我感到分外的沉痛。

  • 标签: 思维科学 钱学森 科学家 研究者
  • 简介:周有光老人安静地走了,在陌生的东郊殡仪馆没能见到他的遗容。不记得他生前说过喜欢什么花草,特意选了几支百合和一支天堂鸟。想来他一定会把这几支花送给百年好合的天堂里那只快乐的、多语的鸟儿。几天来脑海里闪出的不是他在书房谈话的身影,也不是最后一次看望老人他挥手告别的剪影,而是现实生活中从没有见到过的他的背影,由近而远,清晰而模糊,远远地和另一个小小的背影汇合了…

  • 标签: 周有光 挥手告别 天来 百年好合 最后一次 对我说
  • 简介:此时,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吉林延边边境管理支队营区气温零下20摄氏度。两个身姿挺拔、步伐整齐的身影行进在交班换岗的路上,看不到两人的面容,只看到两人的背影。两人是王军凯、田暹群,两位年轻的95后民警。据悉,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共有800余名民警坚守在“零点岗位”,或是执勤站岗,或是出警巡逻,确保了700公里边境线的安全稳定。

  • 标签: 边境管理 安全稳定 边境线 延边 民警 执勤
  • 简介:第一次接触余光中是1986年4月22日。那天,我在县城新华书店买到了《台湾新诗》,花城出版社1985年8月出版的,64开本,口袋书,是"花城袖珍诗丛"系列中的一本。封面黑底白字,兰花花蕊点缀其上,一瓣飘逸,红得刺目。全书共选50位台湾诗人的50首诗歌,每人一首,由翁光宇选析。就在那时,余光中作为诗人的名字与纪弦、方思、郑愁予、覃子豪、洛夫等人一起映入我的眼帘。现在回想起来,余光中入选的那首《白玉苦瓜》并未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倒是痖弦的《坤伶》让我久久难忘。

  • 标签: 余光中 乡愁四韵 现代诗人
  • 简介:2002年9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记者晋永权撰写的通讯《孟子为:孤独的西部记录者》,介绍了孟子为出于一种单纯的责任感,投资拍摄了记录片《盐婆婆的香火》。文章后经几家媒体转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认真看完了该片以后,我认为这不仅是记录了把卤水熬成盐的生产工艺,而且是一首对文明前进过程中必然被抛弃的传统民间工艺的美丽挽歌,曲调哀怨但不迷惘,它从人类文化

  • 标签: 人类学纪录片 记录片 生存状态 人类文化 终极关怀 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