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人”与“书”的神奇变化,“大”与“小”的辩证演绎,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知识与人的胸襟之间的碰撞。画中的这位先生,当他临窗而望,窥得一知半解时,便自我膨胀起来;当他真正深入浩瀚无垠的知识汪洋中时,又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

  • 标签: 赏析 “小” “大” 知识 胸襟 得一
  • 简介:【选自】《论语·述而篇》【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标签: 赏析 国学 子路
  • 简介:【选自】《论语·雍也篇》【原文】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 标签: 冉子 轻裘 冉有 去壳
  • 简介:【选自】《论语·公冶长篇》【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注释】(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2)性:人性。(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 标签: 子贡 诗书礼乐 公冶
  • 简介:【选自】《论语·里仁》【原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注释】(1)愈:胜过、超过。(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4)与:赞同、同意。【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 标签: 子贡 旧注 里仁
  • 简介: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唐军收复河南河北,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基本平定。不料,这年十月,吐蕃大举入侵,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吐蕃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企图控制唐王朝,但随后郭子仪带兵收复长安,代宗反正。这一年十二月吐蕃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剑南西山诸州落入吐蕃铁蹄之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德二年(764)春,流寓阆州(今四川阆中)、正准备离蜀东下的杜甫,恰好听闻其好友严武重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于是又折回成都。《登楼》一诗便是杜甫初返成都时登楼远眺、有感而作。诗云:

  • 标签: 《登楼》 杜甫 赏析 安史之乱 吐蕃 唐代
  • 简介: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 标签: 诗词赏析 白居易 明月
  • 简介:刘明,1953年生于河北秦皇岛。毕业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央党校,并取得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参军,曾任重庆民航运输公司总经理,民航云南省管理局局长,现任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长期热爱研习书画并扬己所长,尤擅篆隶、硬笔魏体,其作品多次获奖。

  • 标签: 书法赏析 刘明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民航 中华传统文化
  • 简介: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妻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标签: 诗词赏析 李清照 声声慢 寻觅
  • 简介:本文借用赛义德"理论旅行"的概念和翻译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对gender概念自90年代在中国"旅行"的片段作一个大致地的分析,探索女权主义的gender概念为什么会在90年代来到中国?它是如何旅行到中国的?在旅行的过程中,这一概念是如何通过翻译、解释被接受或拒绝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旅行中遇到哪些问题与挑战.

  • 标签: 社会性别 理论旅行
  • 简介:我喜欢老年人的爱情诗,因为老年人的爱情,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和风雨的考验,显得更为深沉、执著、纯真,写出的情诗发于肺腑,寓意深、情意浓。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生前写了

  • 标签: 情诗赏析 老年人情诗
  • 简介:(1883—1971年)沈尹默沈尹黙先生是一代帖学大家,他对二王书法与魏晋笔法的追究,形成一代书法风气。从而在近现代书法史中构成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书法发展到清末,碑学新体裹挟书法"维新"的理念,在朝野形成巨大震荡。张裕钊、李文田、康有为、李瑞清、曾熙、杨守敬、沈曾植……人人以谈北碑为荣。士林之间,论碑为当然,论帖则不合时宜。沈尹黙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起,如果仅仅是书法家立场,自然很难自外于这一潮流。

  • 标签: 沈尹默 沈曾植 碑学 北碑 曾熙 二王
  • 简介:在当今书坛“中生代”书家群体中,何涤非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情义,不做作、不妄大的“可期待”者。何涤非书法崇尚“二王”理法,师承金鉴才先生,并上溯沈尹默、米南宫、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怀仁与“二王”法书。倒叙式的书法研习,使其系统掌握了二王体系的笔法规律。珍视传承经典、自身勉力与感悟、良好庭训与师承,造就了何涤非规矩从心、清峻尚法的书法气质。

  • 标签: 赏析 中生代 有理想 书法 沈尹默 虞世南
  • 简介:我国古代有一些精通养生之道而又富于文采的人,濡墨挥毫,撰写了许多养生对联。这些对联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养生 古代名人 赏析 文化遗产 学术性 知识性
  • 简介:比拟比拟是在叙事说理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比拟可以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拟分为拟人、拟物两类。拟人:就是把人类以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各种事物,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用这种方式能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表达强烈的感情,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亲切的感觉。在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使用拟人修辞方式的地方很多。例如:“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45页)本来能够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修辞方法 修辞方式 洋八股 拟物 艺术赏析
  • 简介: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敌整编74师被全歼,进犯鲁中之敌全线溃退.经过一个多月整顿,蒋介石又以32个旅于6月25日向我沂蒙山区进攻,一改长驱直入为稳打稳扎.在莱芜到蒙阴100多里的战线上,平摆了9个整编师25个旅.为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我军兵分三路,左路由我们4纵和1纵出击鲁南;右路以3纵、8纵、10纵挺进泰安、大汶口;中路以4个纵队正面节节阻击.这是华东战场上最为艰苦的一段——“七月分兵”.左路1、4纵队在叶飞和陶勇的指挥下向鲁南出击,战况发展到敌人合围了我军.叶飞在回忆录中说:“左路我军艰苦无比,险象百出,好不容易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叶飞说:“鲁南突围,是我华野第1、4纵队的老同志难忘的往事,成为老同志们经常谈论的话

  • 标签: 蒋介石 津浦路 部队 鲁南 沂蒙山区 敌人
  • 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遭遇坎坷,政治上很不得意,因此常常借诗歌抒发他愤懑悲慨的思想情绪。《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他游览金陵凤凰台时,登临怀古、触境生愁而写下的一首寄慨遥深的名篇,历来就被广为传诵,脍炙人口。李白律诗本

  • 标签: 凤凰台赏析 李白登 登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