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一般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首先发生弹性变形,达到屈服点,就产生塑性变形,压力消除后留下永久变形。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在发生了塑性变形后,经过合适的热过程,能够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这种现象就叫做形状记忆效应。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金属一般是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 标签: “记忆”效应 金属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永久变形
  • 简介:阐明了双金属复合板的发展意义,并按两种金属的不同状态将双金属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分为3大类(固-固复合法、固-液复合法及液-液复合法)。介绍了层状金属复合板制造方法以及各种制造方法的特点,包括爆炸焊接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反向凝固、电磁连铸、钎焊热轧复合法、喷射沉积复合法、扩散焊接、离心铸造等。

  • 标签: 金属 层状复合板 制备技术
  • 简介:日本三井化学公司日前表示,三井化学旗下子公司Prime聚合物公司将在新加坡与三井商事公司合作组建一家公司(Prime聚台物公司持有80%股权,三井商事持有20%股权),新建一套设计产能为30万吨/年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生产装置,预计2014年年底投产。

  • 标签: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日本三井化学公司 LLDPE装置 PRIME 生产装置 新加坡
  • 简介:综述了高活性金属粉,特别是高活性纳米铝粉的研究进展。详述了纳米铝粉的粒径对其熔点、表面氧化层厚度、氧化起始温度以及纳米铝粉的点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高活性纳米金属铝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材料科学 高活性金属 纳米金属铝
  • 简介:美国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中的各种机器人身上可以随意变形的铮铮金属部件,以致有人畅想未来能造访地球的外星人一定是生物与机器相结合的超级人类。那么,在现实中,金属是否真的可以像皮筋一样伸缩自如,其会给科学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标签: 《变形金刚》 金属部件 形状记忆合金 家族 科幻电影 科学发展
  • 简介:采用HP-8510B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3种不同径碳纳米(CNTs)的电磁参数,并对三者的电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NTs的径不同,其电磁性能也有所变化,随着CNTs径增加,其复介电常数虚部不断增加,在10~18GHz高频段,径为30~50nm的CNTs介电损耗角正切较大。根据电磁波传输线理论计算了3种碳纳米的反射率曲线,厚度为2.0mm时,径为30~50nm的CNTs的吸波性能最佳,模拟反射率峰值为-26.24dB;径为20~30nm的CNTs模拟反射率峰值为-12.52dB;径50~80nm的CNTs模拟反射率峰值为-24.1dB。

  • 标签: 碳纳米管 电磁特性 吸波性能
  • 简介:据新华网海南频道2011年12月19日报道,海南省统计局全省主要港口物流统计数据显示,在海南2011年列入统计的17大类港口物流物品中,出港量增幅最大的是有色金属,2011年11个月累计出港3.22万t,

  • 标签: 有色金属 海南省 出港 增量 物质 港口物流
  • 简介:据美国海军网站近日报道,美国海军研究局(ONR)官员表示,美国海军将使用创新的焊接技术,利用航海级钛金属制造全尺寸船体,该研究项目ONR资助,此举将使高强度钛制船体在未来进入美国海军舰队。

  • 标签: 美国海军 金属制造 船体 钛制 航海 焊接技术
  • 简介: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日前以封底配图形式,报道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赫晓东教授的研发团队在碳纳米纤维方面的重大突破。该团队采用两步法制备出国际首个碳纳米弹簧。《先进材料》审稿人高度评价了这一研究成果,称其是一种非常迷人的结构。

  • 标签: 碳纳米管 国际 弹簧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材料 复合材料
  • 简介: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能源器件一取向碳纳米纤维,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新型太阳能纤维电池使人类随时随地高效使用太阳能的梦想有望成为现实。

  • 标签: 碳纳米管 纤维 发电 衣服 高分子科学 先进材料
  • 简介:本文主要从废热锅炉挠性薄板的结构设计及计算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总体趋势,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有限元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尽快确定一种简单方便可行的挠性薄板计算公式及设计规范

  • 标签: 挠性薄管板 结构设计
  • 简介: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李清文课题组以可纺丝碳纳米阵列为基础材料,发展了干法制备高性能碳纳米功能复合材料,为实现碳纳米在复合材料中的高负载、高取向及定向电子传递探索了新的制备思路。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通过取向碳纳米薄膜的层一层固态组装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及可折叠的碳纳米膜。此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只需将碳纳米薄膜从阵列中连续拉出,后经缠绕而成,

  • 标签: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阵列 碳纳米管薄膜 功能复合材料 干法制备 中国科学院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开发出作为读取记录容量为5TB级超高密度硬盘(HDD)信息的磁头元件的垂直平面电流模式巨磁阻元件(CPP—GMR)。由于元件的强磁性膜使用的是被称为半金属霍伊斯勒合金的材料,因此获得的与信息读取灵敏度(输出信号大小)相关的磁阻(MR)比在70%以上,比迄今为止CPP—GMR领域所发表的值提高了近一倍。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磁阻元件 磁性膜 半金属 合金 信息读取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使用III-V族化合物砷化镓铟代替硅,研制出全球首款全门三维晶体,可用于开发出运行速度更快、更高效的集成电路和更轻便、耗电更少的手提电脑。

  • 标签: 晶体管 三维 硅基 哈佛大学 砷化镓铟 运行速度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棒状SBA-15,通过液相浸渍法合成负载钴SBA-15介孔分子筛,以负载钴SBA-15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碳纳米。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z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负载钴SBA1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528.6m2/g,平均孔径为3.14nm;且合成的碳纳米质量好,表面未发现无定形碳粒子。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水热
  • 简介: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 标签: 可重复使用 碳纳米管 吸油能力 物质 亲油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