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了解液桥的几何尺度和工质的物性参数对液桥自由表面形状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对半浮区液桥自由表面形状进行了模拟,模拟范围为:液桥纵横比ξAr=0.5~1.5,邦德数Bo=0~0.8。结果表明:Bo为0时,自由表面不发生变形;随着Bo和纵横比ξAr的增大,表面变形增大;在液桥中间截面.自由界面半径维持不变。

  • 标签: 半浮区 液桥 表面变形
  • 简介:山东平阴轴瓦厂发扬自立更生精神,与武汉材料研究所联合攻关,于1993年底建成及三合金轴瓦生产线一条。该生产线可生产铜铅合金及6%低锡铝合金镀及三轴瓦,轴瓦外径最大可达250mm。经调试生产线,运转正常,己镀产品一批供主机厂装机使用。产品随机抽样检查结果,质量合格。①镀层厚度0.02—0.35mm;②镀层均匀度≤0.005mm;③镀层化学

  • 标签: 平阴 三元合金 材料研究所 锡铝合金 主机厂 镀层厚度
  • 简介:本文以变刚度气门弹簧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气门弹簧、弹簧座的三有限元组合模型。使用有限分析软件,在考虑各组件接触关系的基础上,对该气门弹簧在不同载荷下进行了三有限计算。通过有限仿真计算,快速地得到了变刚度气门弹簧弹性特性曲线。并依据气门弹簧应力计算结果对该弹簧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

  • 标签: 变刚度气门弹簧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火电厂三模型的设计已是议事日程上的事情,它是由电力设计市场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已具备了三模型设计的条件,根据我院已完成的广东岭澳核电站除氧间三设计的实践体验,火电厂三模拟设计技术可从五个阶段来探讨。

  • 标签: 火电厂 三维模型 设计技术
  • 简介:燃煤锅炉是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其飞灰的含碳量形成机理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估算。现场实炉测试这些数据具有工作量大,测试工况有限等缺点;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及燃料特性等因素影响着飞灰的含碳量,其相互耦合,导致分析数据过程困难。神经网络建模将燃煤锅炉视为黑箱,应用该方法可以良好的描述其输入输出之间的黑箱特性,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广泛。利用燃煤锅炉试验数据,采用3层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构建了锅炉飞灰的含碳量排放特性模型。通过锅炉的实测数据验证,该BP神经网络对飞灰含碳量相对预测误差在0.19%~0.50%,预测效果良好。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逼近验证样本数据,也能够较好的逼近非验证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 标签: 飞灰 燃煤锅炉 BP神经网络
  • 简介:偏滤器是托卡马克装置堆内的重要部件,有去除杂质、避免第一壁烧蚀的作用。在装置运行前,要对偏滤器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及杂质,但在烘烤过程中偏滤器靶板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为了探究偏滤嚣在不同烘烤速率下的热应力变化,找到能够改善热应力的最大烘烤速率,发展了一流动换热和三导热耦合计算的模拟方法,对ITER偏滤器换热模块内的流动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烘烤速率下的热应力分布。计算结果显示,烘烤速率对ITER偏滤器的热应力有较大影响,减慢烘烤速率可以明显降低热应力,当烘烤速率小于0.1K/s时烘烤速率对热应力的影响很小。另外,纯铜中间层在烘烤过程中会发生塑性屈服现象,这会减小结构的热应力。

  • 标签: 托卡马克 偏滤器 烘烤过程 热应力 一维流动分析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电力三设计技术中的三模型控制系统的特性以及数据结构,并介绍了电力设计流程中MCS系统的建立、管理、应用的方式和原则。

  • 标签: 三维模型控制系统 MCS 电厂 设计 PLANTSPACE
  • 简介:采用ANSYS有限分析法,对S195柴油机机体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Pro/E三建模,研究了机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探讨了目前S195柴油机机体应力有限计算中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为柴油机轻量化、改进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柴油机机体 有限元 ANSYS 疲劳强度
  • 简介:提出了一种推测圆管流动中的气液物质组分的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圆管中充分发展管段的气液两相分层流对流传热模型,采用L-M方法对气相和液相流体的热参数分别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利用反演的热参数求解气相和液相的组分,最后根据两相流动控制方程,推求出了圆管中两相流体存在浓度滑移时的总组分,为以后封闭系统中的物质组分实时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气液两相流 反问题 组分 浓度滑移
  • 简介:对一种模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三反应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燃烧室的燃料是CH4,燃烧类型是预混燃烧.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了Spalding于1995年提出来的多流体模型来对燃烧室中的湍流预混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辐射问题,采用了六通量辐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速度、压力、湍流脉动动能、湍流动能耗散率、焓值、湍流粘度、温度、密度、燃烧产物质量分数、氧的质量分数、燃料/空气混合比、燃料质量分数、空间三个方向的辐射热通量以及各种流体的质量分数等变量的分布情况.此外,还采用传统的旋涡破碎模型对此燃烧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由分析可以看出多流体模型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对模型燃烧室进行三反应流数值模拟的工作为今后对实际燃烧室反应流的数值模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标签: 多流体模型 燃气轮机 燃烧室
  • 简介:给出了一种利用测定圆管对流传热温度场求解确定成分的非共沸混合物的组分的方法。基于定压力条件下液体低雷诺数圆管层流充分发展段流体力学特性,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变热参数对流传热模型温度场特性,采用反问题方法对对流传热控制方程的热参数进行非线性模拟和反算,通过反演计算热参数得到物质组分的定量值。对非线性热参数条件的对流传热控制方程和反问题L-M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试验比较,测定了对流传热过程温度场的理论计算组分与预设的组分。结果表明,测定温度场推算的非共沸混合物组分与实际测定结果满足预设误差。

  • 标签: 三元非共沸 组分 反问题
  • 简介:氢氟烃(HFC)/氢氟烃和氢氟烃/碳氢(HC)混合物是两类重要的制冷工质。采用PR状态方程结合Horon-Vidal(HV)混合规则对7种HFC/HFC和7种HFC/HC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进行了计算,并与PR状态方程结合vanderWaals(vdW)混合规则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HFC/HFC体系组性质比较接近,非理想性不强,vdW混合规则即可达到较理想计算效果,HV混合规则对计算精度的提升有限;对非理想性较强的HFC/HC体系,vdW混合规则对共沸性质的描述不够理想,HV混合规则可以显著提升相平衡的计算精度。

  • 标签: 气液相平衡 PR状态方程 HV混合规则 氢氟烃 碳氢
  • 简介:多孔介质中热量传递与多孔介质内部的几何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讨论了多孔介质的分形结构和相关的分形数,利用能量方程,导出了分形数为D的有限尺度多孔介质中的广义热传导方程,在此基础上,假定热量在多孔介质中的传导路线也是一种分形结构,提出了一个筒化的多孔介质并联通道分形导热模型,求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表达式。

  • 标签: 分形模型 热传导 导热系数 多孔介质
  • 简介:用球共振声学法测量了新型环保节能混合制冷剂HFC152a/HCFC22的气相音速,共得到音速数据84个,实验测量温度范围为293~323K,压力范围为200~405kPa,混合制冷剂R22的质量成分分别为13.8Wt%和25.5Wt%,压力和气相音速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4mK,±2ka和±3.7×10^-5,根据音速实验数据还精确确定了两种混合工质的成分,得到了该混合工质共14点理想气体比热和第音速里系数。

  • 标签: 混合制冷剂 HFC152A HCFC22 声学法 理想气体比热 第二音速维里系数
  • 简介:0前言当今世界上发动机愈来愈向高速、强载、低油耗方向发展,而且社会对降低噪声和废气净化的要求也日趋严格。活塞系发动机的心脏部件,为了适应发动机的这种动向,对活塞的要求也多样化;因而缩短活塞的开发时间和加强活塞技术评价的重要性也日显突出。

  • 标签: 有限元法分析 边界条件 活塞销孔 工作温度 活塞温度场 发动机
  • 简介:根据纤维体内部分形结构特点,建立了隔热纤维体的热导率分形模型,并分析了空隙率、孔隙面积分形数和孔隙曲线分形数等对其热导率的影响。通过对硅酸铝纤维SEM图像的处理,得到了不同密度下硅酸铝纤维的孔隙面积和孔隙通道曲线的分形数,并据此计算了硅酸铝纤维的热导率。实验结果验证了分形热导率模型的正确性。

  • 标签: 分形 隔热纤维 模型 热导率
  • 简介:该文在现有除氧器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除氧器汽侧空间,抽汽管道泡空间,及连续排污扩容器来汽量,除氧器储水量及除氧器热惯性可变等因素,建立更为完善的除氧器动态数学模型和动态压力降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电算程序,该程序能够进行多工况,多因素模拟计算。

  • 标签: 除氧器 动态数学模型 模拟计算程序 锅炉
  • 简介: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offluid,VOF)建立垂直平行平板通道内膜状冷凝传热预测数值模型,膜状冷凝传热传质过程模拟通过在VOF模型守恒方程中施加基于界面能量平衡方法的源项实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在壁面的顶部,冷凝液膜最薄,存在层流区域;冷凝液向下流动,一系列不规则的波纹随之出现;影响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是蒸汽的流速、液膜厚度及流动状态等。

  • 标签: CFD 膜状冷凝 VOF模型 传热
  • 简介:本文针对轴承润滑的不同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由简单到复杂,对曲轴轴承的润滑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具体仿真模型包括Holland和Butenschoen传统方法以及基于动力学(HD)、弹塑性动力学(EHD)、热弹塑性动力学(TEHD)润滑理论的数学模型。文中以单一曲轴主轴承为研究对象,对轴承润滑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包含:油膜压力峰值(POFP)、最小油膜厚度(MOFT)和机油流量,以及计算时间的比较。

  • 标签: 轴承 仿真 流体 润滑
  • 简介:发动机拉缸是一种常见故障,对发动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一起典型拉缸故障,该故障主要由于活塞模具原因导致活塞内腔结构与活塞原始设计结构存在差异引起的,本文用有限方法具体分析了这种差异对活塞工作时裙部变形量的影响,分析并解决了拉缸故障。

  • 标签: 发动机 活塞 拉缸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