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开展应力的无损测量方法研究对应力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6种利用荧光测量应力的方法:Cr3+荧光压谱效应、拉曼压谱效应、稀土荧光压谱效应、荧光寿命和氧分压相关的荧光猝灭,简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对这些方法在航空航天机械的健康监测、可靠性评估、失效预期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应力 压谱效应 荧光寿命 压敏涂料 应力发光
  • 简介:通过对试车后榫齿出现荧光显示的一级工作叶片进行宏、微观分析,对缺陷打开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检查叶片组织,分析榫齿荧光显示缺陷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K4125合金涡轮叶片在试车后榫齿出现荧光显示,是由于榫齿处存在富Hf氧化物夹杂,工作后沿界面张开,形成开口性裂纹;富Hf氧化物夹杂是由于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发生了模壳反应,产生了片状HfO2夹杂。通过控制合金中Hf的含量、熔炼过程中的真空度,加强熔炼坩埚内残留熔渣清理和加强搅拌、扒渣等手段,可有效预防此类夹杂的产生。

  • 标签: K4125合金 荧光显示 富Hf氧化物夹杂 模壳反应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Eu^3+掺杂的Lu2MoO6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及激发、发射光谱和衰减寿命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粉均为单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能够被近紫外光有效地吸收,该吸收来自Mo^6+–O^2-吸收带。在掺杂10%Eu^3+的情况下,发光最强。详细地研究最佳临界距离Rc和能量机制。Lu2MoO6:Eu^3+红色荧光粉是一种可应用于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的新型红色荧光粉。

  • 标签: Lu2MoO6:Eu3+ 发光性质 红色荧光粉
  • 简介:采用先水热合成(150°C,12h)、后煅烧(1000°C)来实现(Y0.95Eu0.05)2O3亚微米球形和微米板片红色荧光颗粒的形貌可控合成。通过XRD、FT-IR、FE-SEM和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尿素与Y+Eu的摩尔比由10增大至40~100,得到的前驱体由碱式碳酸盐亚微米球转变为碳酸盐微米片;经1000°C煅烧所得氧化物能够继承前驱体的形貌特征;板片二维形貌的限制内部晶粒自由生长,使更多的(400)晶面暴露在板片颗粒表面;在250nm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颗粒的荧光发射峰位及荧光不对称因子[I(5D0→7F2)/I(5D0→7F1),~11]均与颗粒形貌的相关性不强,但荧光强度呈现明显的形貌依存性;微米板片颗粒的尺寸大,从而其比表面积小,因此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微米板片在~613nm处的荧光强度为球形颗粒的~1.33倍)。

  • 标签: 发光材料 粉体合成 物理性能的形貌依存性 稀土 光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