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该文分析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4亚段背斜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简要阐述了背斜被断层复杂化后,膏层埋深、厚度等变化特征,认识到由此形成的油气圈闭构造复杂,现场难于准确判断地层岩性。结合实际录井提出了该区膏层录井特征的共性和特性,指出背斜分布规律和现场资料有机结合是卡准膏层和油气层的有效手段,为现场技术人员提供了经验。

  • 标签: 盐背斜 塑性滑脱 经验 特征
  • 简介:是化工生产中一种常见的无机热载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传热系数。二甲硫醚合成反应使用熔作为热载体提供反应所需温度,并取出反应放出的热量。介绍了熔的物性和熔系统的组成,详细分析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电加热器熔断、法兰泄漏、熔点升高、循环温降等,以及潜在的危险,并根据生产经验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技术改进及优化工艺控制,有效地确保了熔系统的安全运行。

  • 标签: 熔盐系统 二甲硫醚 问题 措施
  • 简介:硫化烷基酚是内燃机油中起清净分敞作用的一类重要添加剂。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样品,从常规理化分析、与基础油相容性,清净性、抗氧化性、分水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以了解国内酚产品的性能水平,促进国内添加剂生产厂家改进产晶质量。

  • 标签: 硫化烷基酚钙 性能评价 清净剂 酚盐 国内外 内燃机油
  • 简介:结合目前石化公司加工的原油性质及生产需要,我们对采用原方法测定的原油中氯含量的检测范围进行了分类并拓展,寻找出适用于测定原油中高氯含量的条件和方法,以适应现在装置生产的需要。

  • 标签: 原油 氯盐含量 测定
  • 简介:江汉盆地间特殊油藏赋存于上、下岩夹持的非砂岩地层中,其岩性为细晶一巨晶钙芒硝岩、泥晶含铁碳酸盐岩和泥质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以薄层状、页片状韵律性沉积为特点。本文从岩心观察描述入手,通过核磁共振、CT、电子探针等多项先进技术,结合成像测井、CSU测井和钻井资料,详细研究了储层岩性、物性及储集类型。通过五种非常规开采方法矿场试验,研究了一套完善的适合间特殊油藏开采方式。

  • 标签: 江汉盆地 盐间特殊油藏 地质特征 开采方式 储层 岩性
  • 简介:通过对王场油田北区间非砂岩油藏试油试采特征的分析,结合其储层特性及出油特征,论证了该区扩大试油范围,形成规模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立足于早期补充地层能量开采,延长其高产稳产期的必要性,为江汉油田间非砂岩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王场油田 盐间非砂岩油藏 试采特征 储层 试油范围
  • 简介:文南油田是一个典型的高温高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主力油层已大面积水淹。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研制了抗耐温颗粒调驱剂。室内的热稳定性、抗性能和膨胀速率实验表明,所研制的调驱剂能适应文南油田的地层特点,具有良好的耐温抗性。针对文南油田调驱的主要目的是挖掘主力油层剩余油潜力,确定了调驱区块的选择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水驱前缘监测和实时监测等工艺技术。

  • 标签: 高温 高盐 调驱 效果 文南油田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水溶液绝热聚合法合成耐温抗型共聚物.考察了AMPs和无机化合物用量对共聚物耐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PS用量小于20%、无机化合物A用量0.001%~0.004%、无机化合物D用量0.005%时,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粘度有明显提高.也考察了共聚物在高矿化度盐水溶液中的粘度稳定性,结果表明,由AM84.995%、AMPS15%及无机化合物D0.005%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其浓度为2000mg/L,在65℃矿化度9764m/L的盐水溶液中老化37d,粘度保留率101.5%,说明此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抗性能.

  • 标签: AMPS 丙烯酰胺共聚物 盐水溶液 无机化合物 合成 热聚合法
  • 简介:低硫磷润滑油的迅速发展使得硫代氨基甲酸金属成为ZDDP替代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硫代氨基甲酸稀土金属和硫代氨基甲酸非稀土金属两方面进行了调研,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硫代氨基甲酸金属盐 润滑添加剂 摩擦
  • 简介:近年来,雾霾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日益减少,新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太阳能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研究人员对混合熔融硝酸盐进行了研究,发现混合硝酸盐SolarSalt与Hitec适用于聚合太阳能高温热发电[1~4].常用的高温蓄热材料可分为显热式和潜热式[5].高温熔作为潜热蓄热相变材料的一种,具有比热容大、流动性好、低蒸气压、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较大的裂变材料溶解度等优点,是核能及太阳能传蓄热应用中良好的传热工质.同时,高温熔又能形成离子液体,因此具有许多低温蓄热材料所没有的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这些优异的性能,高温熔蓄热技术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 标签: 太阳能热发电 高温熔盐 发展前景 应用 蓄热相变材料 工作温度范围
  • 简介:通过对活性污泥的驯化,筛选处理采油废水的高效菌株。筛选得到三个属共5株高效菌株,除油能力在25.06%-52.09%之间,COD去除能力在32.39%~87.44%之间。混合菌生长迅速,没有延滞期,石油类最终去除率为94.34%,COD最终去除率为92.34%。各高效菌株对石油中不同烃类的去除各有优势,其中不饱和烃类最容易得到降解,去除率最高可达71.3%至100%,而芳香烃和饱和链烃较难最高可达41.32%。混合菌株对石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且最均衡。

  • 标签: 高盐度采油废水 生物处理 降解
  • 简介:针对表面活性剂在彬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中或在高矿化度介质中经常遇到“盐析”现象,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来改善表面活性剂耐能力。实验表明,在高矿化度介质中加入一定量助剂,不仅保持了表面活性剂自身的界面活性和驱油能力,而且能够改善表面活性剂在高矿化度介质中的耐能力,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减少“盐析”现象发生。此项研究为表面活性剂在复合驱油或高矿化度介质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 标签: 助剂 表面活性剂 盐析现象 透光率 增溶能力 界面张力
  • 简介:岩盖层厚度是影响储气库盖层封闭性的首要因素,同时膏岩层段顶底的确定也决定着固井质量是否合格。文23储气库作为超大型储气库,精准卡取盖层顶底和厚度对该储气库建设至关重要。利用X射线元素分析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地层元素变化,文23储气库膏岩盖层段特征元素Sr、Zr和Ca元素具有线性相关性,进入膏岩层Sr、Zr元素值急剧升高,膏岩层底Sr、Zr含量出现异常高值,曲线呈台阶状;Fe、K元素值变小,膏岩层底具有异常低峰值,S元素在膏岩层底有异常高峰值。Sr/Ba比值、Fe/Mn比值在膏岩层底表现为异常高值和异常低值,据此判断进入膏岩层底;Mg/Al比值为该区膏岩顶底特征比值元素,进入膏岩层Mg/Al比值会大幅度升高,Mg/Al比值在膏岩层顶和膏岩层底均存在一个尖峰,据此可以判断到达膏岩盖层顶底。

  • 标签: 元素录井 膏盐岩 盖层厚度 中完卡层 文23储气库 Sr/Ba比值
  • 简介:采用D函数理论计算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发动机油抗磨添加剂可能参与的一系列异构化反应和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这些反应的产物包括一些可能导致形成聚(硫)磷酸酯膜的化学成分,而这层聚硫磷酸酯膜通常被认为是ZDDP之所以能提供抗磨保护的原因。考察的特定反应包括ZDDP分子内的烷基转移或从分子中消除烯烃官能团的反应。

  • 标签: 抗磨添加剂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ZDDP 发动机油 烯烃 产物
  • 简介:为了探索塔河油田石炭系下奥陶系储集层发育特征及成藏条件,实现新地区、新层位、新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扩大塔河油田外围下奥陶系含油气范围,实现增储上产,利用率先在下奥陶系完钻的S105井、S106井、S117井的地质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S105井-S106井-S117井区内盐下奥陶系的区域构造特征、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储盖组合、圈闭条件及油气藏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下奥陶系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发育地层不整合-岩溶裂缝型圈闭,且油源充足,储集层发育,圈闭条件良好,易于油气成藏,指出了下奥陶系的勘探开发前景。

  • 标签: 塔河油田 盐下奥陶系 成藏条件 油气藏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