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及其西北区有7个温泉,水温37-68°C,流量0.304-24.08L/s,对皮肤病,关节炎和风湿病有一定的疗效,在过去的50年里,除了怀来暖泉温泉外,其余温泉的流量和水温有所下降,其中海淀温泉村温泉、北京小汤山温泉和张家口白庙温泉陆续断流,赤城汤泉温泉和塘子庙温采水温下降3-5°C.造成流量下降甚至断流的原因主要是区域性降雨量的减少和温泉附近钻井过量开采地下热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温泉资源使之能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北京 西北 邻区 温泉 Area 开发利用和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面对当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主要围绕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建筑装饰工程进行造价管理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 标签: 建筑装饰 工程造价 存在问题 管理举措
  • 简介: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是影响河流通量输出的关键,本研究基于人类活动净输入模型和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计算了山美水库流域2001—2010年人为排放强度,模拟估算了同期的河流通量,对山美水库河流输出与人类活动净输入(NANI)之间的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山美水库流域年均人类活动净输入强度为11023kgN·km^-2,其中氮肥施用量占NANI总量的60%,是NANI的主要来源;河流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深受河流年径流变化影响,与NANI并无显著相关;NANI、滞留库以及自然背景源对流域河流输出总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44%和4%,包括NANI和滞留库在内的人为输入是影响山美水库流域河流通量输出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人类活动净氮输入 河流氮通量 氮肥施用 滞留氮库 响应关系
  • 简介:滇黔桂盆地及区的叠系包括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船山统与阳新统之交的黔桂运动主幕不整合面、阳新统和乐平统之交的东吴运动主幕不整合面的不整合特征明显,同时因其代表了研究区沉积盆地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界面而成为较为典型的Ⅰ型层序界面.滇黔桂盆地及区的叠系以其明显的沉积相分异而引人注目:在连陆台地上发育含煤地层,而在连陆台地边缘及孤立台地上发育海绵生物礁,形成一个典型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伴随着强烈的东吴运动第一幕,研究区西北部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分布范围较广的峨嵋山玄武岩;东南部的"钦防残留海槽"关闭,使研究区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叠系与三叠系之交发生的较为典型的台地淹没事件形成了一个较为典型的淹没不整合面.根据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指示的规律,研究区的叠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级层序:船山统与下伏石炭系顶部的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SQ19),阳新统包含四个三级层序(SQ20到SQ23),乐平统包括两个三级层序(SQ24和SQ25).在层序地层框架内,系列古地理图和系列层序地层格架栅状图较为系统地反映了研究区叠纪复杂而有序的时间和空间相变特征.主要的时间相变面即形成层序界面,具有明显的"跳相"和地层间断现象,由于在不同地点间断的时限不一致而造成"间断面穿时";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以及伴随着时间变化中的相带迁移所造成的空间相变,其相应的相变面总是斜交时间面而造成"相变面穿时";不同沉积阶段的层序具有不同的相序组构,并在空间上形成有序的变化,从而代表了不同的古地理背景.因此,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沉积物的时间演变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结合生物地层特征,这种规律性本身也可以�

  • 标签: 二叠系 古地理 层序地层格架 台地 盆地 不整合面
  • 简介: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区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多,新疆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新疆西南部。

  • 标签: 地震编目 测震台网 新疆
  • 简介:通过对广西及区(以下简称研究区)地震活动的背景,包括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断裂带的分布、主压应力轴方向与强震发生的主体地区、地震活动时空扫描异常特点、强震发生的时间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该地区存在发生中强震的可能。并对2004年广东阳江4.9级、2005年云南文山5.3级、2005年广西平果4.4级地震前的异常进行了分析,说明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显著。同时获得了区域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主要异常指标,对今后地震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地震活动性参数 异常特征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研究范围属东南沿海地震带西南端,历史上曾发生过琼州7.5级大地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北部湾发生过6.1级和6.2级地震。至今,在研究区内,尤其是在北部湾、海南陵水东面海域和东方近海,小震活动仍然频繁。本文在收集研究区内地震目录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特征及与其相关的地质构造特点。对未来地震活动的总体趋势给出了初步评价。

  • 标签: 地震活动 空间分布 时间序列 地震活动趋势
  • 简介:对1988年以来新的强震活动期间四川及区强震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大震危险性的主要判定依据和川西及区的大震危险区,并对各区的大震趋势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标签: 强震 地震危险区 地震趋势
  • 简介::应用卫星磁力测量资料,研究了新疆及其区卫星磁力异常的性质,提出新疆与华北、西南地区深部构造的关系;分析新疆及其区与中国华北,以至亚洲卫星磁力异常的特性;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机制。

  • 标签: 新疆 卫星磁力异常 深部构造
  • 简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好房屋结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企业都将重点转移到产品质量与人才培养上来。从当前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来看,结构设计需要满足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要求,这就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下面文章主要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为基础,探讨结构设计优化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

  • 标签: 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设计 优化策略
  • 简介: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地区,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近年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该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对于重大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实施、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方法,以构造稳定性为主,突出地球物理场、活动断裂、现今构造应力场、地震危险性、现今地壳变形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并配合岩土体结构及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1)地壳稳定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张家口及区以稳定和次稳定为主,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22.6%和55%,少量次不稳定或不稳定区,分别占19.1%和3.3%,不稳定区主要分布于延矾盆地和怀涿盆地北缘,应为京张高铁重点设防地段;2)张家口及区可划分为8个稳定性差异大的一级分区,19个差异明显的级分区,以及42个三级分区;3)崇礼和延庆冬奥会场区地壳稳定性主要次稳定级—稳定级,具有很好的地质安全保障,为冬奥会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 标签: 张家口 京张高铁 冬奥会场区 地壳稳定性
  • 简介:在研究青海及区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时,发现其具有可公度性特征。着重探讨了青海及区强震(Ms≥6.5)活动时间的可公度性,得到该区自1900年以来Ms6.5级,以上地震具有2.53年的可公度值,并给出趋势预测。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可公度性 青海 活动时间
  • 简介:电法勘探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地球物理基础是地层间的电性差异。以吐哈盆地及区实际工作为例,论述了地层电阻率野外实测和资料整理方法;分析了测区内电阻率特征。指出吐哈盆地南北两侧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北部地区划分为五个电性层,南部地区划分为四个电性层。这为吐哈盆地电法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可靠基础资料

  • 标签: 吐哈盆地 电法勘探 电阻率 电性层
  • 简介:    【摘要】  渗漏是影响水库蓄水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勘察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库区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来分析判断可能的渗漏地段,并确定渗漏的边界条件和渗漏型式,提出防渗处理范围建议。本文对某水库左右岸低谷及左岸煤矿采空区是否存在渗漏进行分析,提出防渗处理建议及下阶段勘察工作建议。

  • 标签:   水库  渗漏  防渗处理  分析   
  • 简介: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其中,15^N作为循环过程唯一适用的示踪剂,在有关循环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脱是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此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减少受纳水体的外源负荷。在概述稳定同位素示踪原理和湿地脱过程的基础上,从湿地脱驱动机制、关键限制因素分析、脱定量研究3方面阐述15^N示踪技术在湿地脱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湿地脱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15^N示踪 同位素分馏 脱氮 湿地
  • 简介:摘 要:本文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几种污水脱工艺,工艺包括:物化方法脱工艺、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新型高效生化脱工艺等。通过引入脱理论,主要介绍了新型高效脱工艺,新型脱工艺为污水脱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些新型工艺通过不同的方式,缩短了传统脱工艺的硝化反硝化途径,减少了能源消耗,并且提高了脱效率。

  • 标签: 脱氮工艺 生化处理 脱氮理论
  • 简介:摘要某研究所燃气锅炉烟气氮氧化物含量为90mg/m³,按照陕西省、西安市有关环保标准要求,氮氧化物含量应不高于80mg/m³。通过此次降改造,使氮氧化物含量控制在50mg/m³以下,不仅符合当地现行环保标准要求,并考虑了后期环保标准可能进一步提升的因素,改造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 标签: 燃气锅炉 降氮 改造
  • 简介:根据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圆形定压地层中考虑存在井影响条件下的油井不稳定试井的数值试井模型,提出存在井影响的测试资料分析方法,对井的性质和产注量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方法应用于油田实际井例对开发试井理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邻井影响 油井 油田开发 试井 渗流 数值分析
  • 简介:利用调制地震方法通过对山东及区1970年以来的所有定位地震进行时间空间扫描。对该研究区内10个ML≥5.5级地震前的调制地震频度、小震调制比Rm、小震调制异常面积Srm和调制地震条带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前调制小震频度的突跳、Rm-t图出现第3次突跳和Srm异常区的连续多次重迭和调制地震条带交汇区可以作为中强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短临预报指标。

  • 标签: 调制地震 短临异常 地震预报
  • 简介:本文对1971年以来宁夏南部及区4.9级地震前2.3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空特征和同心窗信号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生4.9级地震前都存在1年以上的2.3级以上地震平静现象,平静结束后,如果2.3级以上地震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会发生4.9级以上地震;若平静结束后2.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没有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区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上得到的发震统计规律,可以为宁夏南部及区今后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平静 信号震 中强地震 宁夏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