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力求在准确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向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并在把握公共气象服务的含义及特征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不均等的现状与原因,进而提出了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措施。

  • 标签: 气象服务 公共服务 社会矛盾 公共产品 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
  • 简介:本文概述了斯洛文尼亚北部区域Macesnik滑坡的发育历史及其防治措施。1989年,Macesnik滑坡诱发于Sol’cava村的上部区域,随后滑坡体体积不断扩大。2005年,Macesnik滑坡己对多处民房和农场以及panoramic公路造成了严重威胁,滑坡体到Savinja河和Solcava村的距离仅为1000米。该滑坡体长约2500米,宽100多米,总体积200多万立方米。滑坡体深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平均深度10~15米,坡脚区域由于被露出地面岩石阻挡,其深度达到30米。不稳定的滑坡块体由含水的强风化石炭纪物质组成。目前的活动滑坡处于宽350米、厚50米和总体积约为800~1000万立方米的古滑坡范m内。自2000年起,利用36个钻孔对Macesnik滑坡进行了勘查,其中,有28个钻孔安装了可用作压力计的测斜管:利用20个横剖面对表面位移进行大地测量监测,开展这些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滑坡的成因和机理。所以,应该合理地规划滑坡防治工程,减缓滑坡运动,降低滑坡运动造成的危害。由于滑坡运动强烈(最大速度50厘米/天,平均速度25厘米/天),所以,制定滑坡防治工程方案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以后,在防治工程的第一阶段,幕本上完成了滑坡周边区域的地表排水工程(如地表排水明渠),并定期维护。在防治工程的最后阶段,制定了计划,建立了把地下排水工程(如深排水沟)和抑制工程(如混凝土垂直竖井)相结合的方案,混凝土竖井起排泄滑坡积水的深水井的作用和阻止滑动面向表面滑动的销钉作用。根据滑坡体的长度及其纵向几何形状,可以把Macesnik滑坡分成若干段,并且应该按次序实施滑坡的逐步防治工程。2003年秋季,在Macesnik滑坡最上部800米长的区域开凿了3个平行的排水深渠(长250米,深8~12米),有效地证明了上述方法。由于2004年滑坡运动速度减缓,便�

  • 标签: 斯洛文尼亚 防治工程 滑坡体 钢筋混凝土 地表排水工程 支护工程
  • 简介:阐明了用逐步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所选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多级处理,结合极值判断、距平趋势判断和预报级别分析等综合分析后得出预报结果。

  • 标签: 逐步回归 判断 汛期 降水量
  • 简介:多次波是海洋地震处理中的主要噪声,多次波衰减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不同多次波类型,相应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在分析海洋资料多次波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征,选取合理方法,进行有效组合。通过实际资料的试验,形成一套有效的、适用于海洋地震资料的递进式多次波衰减流程。

  • 标签: 递进式 多次波衰减 海洋地震资料 优化组合
  • 简介:由于近几十年来华北干旱频繁发生,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如何寻找影响华北夏季(6~8月)降水的预报因子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出气候场的主分量回归预测模型,对1951-2001年华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拟合并预报。研究发现,所选取的70个预报因子分别为高度场、海温场和海平面气压场不同区的前2个主分量,所建立的回归预报方程反映出在夏季来临的前2个月,海平面气压场的变化对华北夏季降水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海平面气压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ENSO的信号。研究结果也指明ENSO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20世纪70-80年代之间的反相关件聿芷强.

  • 标签: 华北 夏季降水 主分量 逐步回归预报模型
  • 简介:摘要:岩石单轴压缩试验是实验室获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的主要手段。由于单轴抗压强度主要受岩石本身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验结果往往呈现出随机性、模糊性。针对淮南矿区 11-2煤顶板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在获得 88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以 UCS为因变量, ρ、 E、 ρ2、 E2和 ρE为自变量,运用 SPSS19.0专业数理统计软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淮南矿区 13煤顶板岩石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因此该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为相似煤系地层 岩石估算其抗压强度值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 标签: 单轴抗压强度 单轴压缩试验 11-2煤 多元非线性 逐步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补齐居住社区建设短板,是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底线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体现。坚持人民至上即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办好办实。因此,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与改造意愿调查,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首要工作,也是关键工作。基于此,本文以汕头市金平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例,阐述梯次递进方法在民意调查中的创新运用,研究分析其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积极意义与运用价值。

  • 标签: 老旧小区改造 民意调查 公众参与 梯次递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