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2010年6月13~18日强降雨过程中九仙山、红尖山两个高山自动站风资料和福建的逐小时自动站雨量对比分析发现:处在西南急流方向轴上的九仙山和红尖山两个高山自动站点风速的跃增以及风速辐合、辐散与下游地区降雨发生、强度变化有一定的对应;配合分析低空急流的大风速中心沿急流轴向下游传播过程,对提前预报强降雨的出现和雨强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标签: 高山自动站 西南大风 强降雨 急流轴
  • 简介:伊盟全年大风预报白月波,张改生(伊盟气象处)鄂尔多斯高原是干旱和沙漠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春秋冬季的偏西和西北大风是长期影响该地区生态平衡、气候变化和农牧作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进行正确预报和及时预防对减少各类损失提高农牧业产量,维护生态平衡有着...

  • 标签: 大风预报 天气形势 预报指标 隶属函数 预报效果
  • 简介:基于1980—2014中国670站日最大风速资料,利用改进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分离出中国陆地的台风大风(6级以上,≥10.8m/s),并定义了台风极端大风,进而研究了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地理分布上,台风大风年均日数和占比均自海岸线向内陆迅速减小,在海南、华南和东南沿海省份以及江苏南部,台风大风占比一般为30%-70%台风极端大风年均日数大值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除河北和天津),特别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局部地区台风极端大风日数占比达100%。从季节变化看,在台风活跃的7—9月,中国台风极端大风频次总体上超过了季风极端大风;就全国而言,当阈值从最低值(11.5m/s)提升至12级(32.7m/s)时,台风极端大风频数占比则从12%急剧攀升至77%。1980—2014年,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年日数均显著减少,而台风极端大风年平均强度增强;这期间引起中国台风大风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频数均显著减少,但引起台风极端大风的台风在生命期和影响期的平均强度均显著增强,这可能是上述显著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台风大风 台风极端大风 OSAT
  • 简介:为了弥补莆田市沿海无气象资料的缺陷,提高沿海大风预测水平,莆田市气象局于2001年10月在沿海的南日岛山初村建立了为期一年多(2001年10月12日到2002年10月31日)的气象观测站。观测站位于南日岛轮渡码头的小山坡上,观测站的海拔高度大约20米左右,所观测的气象资料能很好地代表莆田市沿海的大风实际情况。本文利用南日岛一年多的观测资料和地面图资料进行莆田市沿海大风预报研究。

  • 标签: 大风预报 莆田市 沿海 工作平台 气象观测站 气象资料
  • 简介:引言大风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我省海岛的灾害性天气。海岛不仅大风多,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海岛大风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海岛大风的认识和防御,使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此,本文利用海岛气象站多年历史气候资料,对我省海岛的大风作了分析研究。

  • 标签: 浙江海岛 台风大风 大风日数 平均持续时间 强对流大风 强对流天气
  • 简介:根据1988—1992年3—5月的逐日天气图及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春季张掖产生槽型大风的环流特征,并给出了槽型大风的预报方程。

  • 标签: 槽型大风 预报
  • 简介:一、大风雪标准和天气气候概况1.大风雪标准本系统把降雪分为暴雪、大雪、中雪、小—中雪、小雪及无雪等六级进行预报。各级标准如下。(1)暴雪:①凡日雪量≥10.0毫米;②两日雪量之和(一次过程)≥14.0毫米,同时积雪深度≥10厘米;③雨夹雪日量≥10.0毫米,同时雪深≥10厘米。上述三个条件合乎其一者定为暴雪日。

  • 标签: 寒潮天气 预报系统 积雪深度 水汽条件 寒潮预报 气候概况
  • 简介:分析天气尺度系统、环境场,研究卫星云图,认为970810浙南海域局地12级以上大风是冷锋雷暴东移加上原减弱的云带中有小的强对流云团发展所致。

  • 标签: 南海 大风 海域 天气尺度 环境场 云团
  • 简介:武威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课题组*(武威地区气象局733000)天气预报专家系统是以气象专家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模拟预报员分析制做天气预报的一种逻辑推理预报方法。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预报实践,研制了武威地区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1大风标...

  • 标签: 春季大风 模糊隶属度函数 专家系统 知识表示 武威地区 推理机
  • 简介:加拿大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边界与北极接壤,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带,冷风资源丰富,而冷风最适合发电。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安大略省、五大湖沿岸等地区都是风力发电的绝佳场所。

  • 标签: 加拿大 风能开发 风力发电 风能资源 资源丰富 阿尔伯塔
  • 简介:1引言风是影响海上运输、渔业生产等行业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这些行业取得很大的发展。海上风的预报和研究已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沿海的风向、风速又因距海岸线远近、地形和海陆温差等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004年9-10月福州市气象局在我市沿海布设了4个自动站,2006年3月又在平潭娘宫安装了自动站,给沿海风的预报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前4个自动站的观测已运行两年,我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沿海风的特点,提高沿海风的预报准确率。

  • 标签: 福州市 沿海 预报准确率 特征 大风 海上运输
  • 简介:通过对杭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及200多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筛选,得到杭州地区2004—2010年雷雨大风序列,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环境、防灾能力角度对杭州地区雷雨大风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午后及傍晚,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峡谷地带。杭州地区雷雨大风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区、富阳、余杭、萧山、临安东北部及千岛湖富春江流域一带;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淳安、建德北部以及杭州中部部分地区。

  • 标签: 杭州 雷雨大风 灾害风险 区划
  • 简介:通过天气形势分型、数值预告产品释用,建立了盛夏雷雨大风综合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利用综合预报方程对雷雨大风进行预报,其准确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 标签: 天气分型 T106 雷雨大风
  • 简介:利用1970—2009年南澳县气象站风向、风速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a南澳县年平均风速为3.7m/s,秋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8m/s,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8d,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近40a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和年大风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年内变化呈一峰一谷型;最多风向为ENE风向,NNE和NE风向位居第二,偏西风最少。

  • 标签: 大风 时空变化 统计分析 气候特征 南澳
  • 简介:分析了河西走廊1980~2010年一日大风持续时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一日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大风日数基本一致,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增多,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全区年大风平均持续时间在7~207min之间,平均为65min。大风一日最长持续时间是1390min。酒泉市大部、永昌、民勤和乌鞘岭年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偏长,其余地方偏短。各季大风平均和最长持续时间,春季最长、冬季次长、夏季最短、秋季次短。年一日大风持续时间的频率为偏态分布,在0~2h的累积频率为0.67。风速偏小站大风的持续时间基本为0~12h,风速偏大站大风的持续时间在12~24h,这说明风速越大,大风的持续时间越长。

  • 标签: 河西走廊 大风日 持续时间 气候特征
  • 简介:利用T639业务数值模式预报场和大风观测资料,分别采用%雷暴大风指数和多个对流指数方法,计算相对应的指标值,建立淮北市夏半年大风预报方法,得到淮北市大风的短期预报结果,并对2011年的预报应用情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T639业务数值模式的Iw大风指数与多指标的叠加,实现夏半年定量和定性的大风预报。将多种不稳定指标与T639数值模式相结合的叠加预报,当4个指标中有3个满足条件时预报淮北有大风出现,否则没有大风;Iw大风指数的风速预报与实际极大风速较为接近。两种预报方法对淮北市的大风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多数大风天气能够准确预报,但空报较多,漏报较少。

  • 标签: 大风预报 IW指数 MICAPS格式
  • 简介:在新疆5大风区代表气象站历史风况资料均一化处理基础上,从平均风速、极端风速强度、极端风速频次、大风持续时间等4个方面分析了极端风气候特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达坂城风区瞬间风速≥17.0m.s-1的年大风日数以及极端弱风频次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发生频次显著减少,大风年时数与最长持续时间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2)阿拉山口风区极端强风的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与极端弱风频次均显著减少,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显著减少,风力可利用时间增加。3)十三间房风区仅极端弱风的频次显著增加、平均风速显著减小,其余变化均不明显。4)淖毛湖与哈巴河呈现出对称的极端强风强度显著减弱、极端强风频次显著减少、极端弱风频次显著增加趋势,大风日数、大风年时数、大风年最长持续时间等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5)十三间房风区平均风速的显著减小主要是弱风天数增加引起的,而其余风区则主要是由极端强风的强度减弱引起,极端风力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相对略小。

  • 标签: 极端风速 大风日数 气候变化 新疆
  • 简介:本文对在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局地发展的强对流天气92421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强对流是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真潜在不稳定层结中,地面低压发展和冷锋快速移动的触发下发生的。当时各稳定度指标反应集中明显,有很好的指示。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成因分析 大风冰雹 宁波市 触发机制 稳定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