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8月1日,数字济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举行成果发布与项目推广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南省测绘局、济源市市委、市政府、济源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领导专家参加了项目验收会和成果发布推广会。

  • 标签: 地理信息 建设项目 空间框架 武汉大学 国土资源局 中国科学院
  • 简介:2012年5月6日,河南省测绘局组织有关专家在河南省新郑市薛店镇召开“数字薛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应用示范项目”验收会,并进行了成果发布。郑州市薛店镇成为河南省首个建成的“数字乡镇”,并被河南省测绘局授予“河南省数字乡镇示范镇”称号。河南省测绘局副局长禄丰年到会并讲话。

  • 标签: 河南省 乡镇 示范项目 测绘局 空间框架 新郑市
  • 简介:分析了小区地下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验收的自动检测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利用ArcEngine开发GIS软件的优点,实现了小区地下排水管网的三维建模及其自动检测系统,即小区三维排水管网的验收系统;重点讨论了地下排水管网的三维建模方法,解决了以往三维场景中的三维模型只能显示、不能查询编辑的问题。

  • 标签: ARCENGINE 三维排水管网 三维建模
  • 简介:对阿尔3平1井进行地层测试,评价阿尔3断块主力油层,同时利用高精度电子压力计在二次关井后期完成接收阿尔3平2井压裂作业对测试井的干扰信息,实际完成地层测试和监测压裂动态干扰测试。按照科学的地质及工程施工设计,合理安排各阶段开关井时间,既取全取准测试井各项地质参数,又要获取邻井压裂对测试井影响的压力曲线,从产量、压力变化分析邻井压裂裂缝是否在纵向沟通至上部的测试井段。

  • 标签: 评价储层 压裂监测 动态分析 层间串通
  • 简介:针对一个航摄区的原始航片数据,利用摄区航片像主点坐标文件自动生成摄区航片索引图,并进行全测区航片快视图的动态镶嵌;在ArcGIS平台下,结合各类背景电子地图,实现了航片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及查询结果的实时浏览,提高了航片数据管理及分发服务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数码航片 航片检索 航片管理
  • 简介:2012年3月16日~17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南省测绘局与平顶山市、郑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在平项山、郑州市召开数字平顶山、数字郑州建设项目验收与成果发布推广会。平顶山、郑州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副秘书长胡五岳、河南省测绘局局长贾志伟、郑州市市长马懿、平顶山市副市长王富兴等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等有关专家与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南省测绘局、郑州市、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及各县区政府、各市直有关局委、各省辖测绘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平顶山市 郑州市 “数字城市” 建设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理信息
  • 简介:电缆地层测试作为新的动态测井方法,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动态资料,为测井常规解释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介绍该技术在低阻油气层中的应用,说明了电缆地层测试在判别地层压力异常与识别低阻油藏、分析油藏高度、确定地层流体密度,划分流体界面、划分压力系统,确定油藏垂向连通性、电缆地层测试流体取样识别流体性质等方面取得的较好应用效果。

  • 标签: 电缆地层测试 低阻油气层 流体界面 流体密度压力异常
  • 简介:使用德国脉冲电离室测氡仪,在海口已知全新世活断层上进行了一条剖面土壤氡试验测量,测量点距为10m,异常点附近加密为5m,测量结果显示高值异常点位与断层位置相吻合,说明仪器测量质量和效果较高,测量装置合理,为今后工作积累了经验。

  • 标签: 土壤氡测量 活断层试验 海口市
  • 简介:应用环空测试资料的流压段计算的油井各项参数,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对比相对误差较小。对未出现径向流井试井解释,首次提出了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联合解释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的试井解释的难题,打开了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试井解释的新局面。

  • 标签: 油井 稳定试井 潜产能 不稳定试井 吉林油田
  • 简介:通过系统试井了解张海5断块的产能,确定了油井产能方程、采油指数、米采油指数及最大产量,确定合理工作制度;压力恢复测试确定了油藏渗流参数、了解了油藏边界情况,为该断块开发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测试资料 产能 储层 评价 应用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地区裹体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认为复合地基试验中堆载反力梁装置及正确布设基准梁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裹体碎石桩 复合地基 压重平台 基准梁
  • 简介:冲积河流的粗颗粒河床,具有较大的渗透性,河床渗透对明渠水流运动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河床渗透对垂线流速分布的影响.距试验玻璃水槽进口10m处,设计一个长1.65m、宽0.7m的收缩段,由12层直径1cm的玻璃珠紧密有规则铺成,以模拟粗糙透水床面.其上下游铺上1层相同玻璃珠,形成粗糙度相同但不透水的床面.垂线流速分布通过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及配套的高精度坐标架系统测量.试验施放了3种流量,分别在不透水和透水床面进行垂线流速分布测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透水床面的垂线流速分布符合粗糙床面的对数分布公式;2)粗糙透水床面明渠流的垂线流速分布与不透水床面相似;3)相同水流条件下,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要大于不透水床面;4)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与积分常数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流速分布 试验研究 透水床面 明渠流
  • 简介: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NCEP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3)及其同化系统WRF-3DVar,设计了几组同化试验方案,对由090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的台湾南部2009年8月8—9日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预报。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对初始温度场、湿度场和风场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中连续循环同化试验的改善效果最显著,同化后初始场增加了暴雨中心上空对流不稳定性,同时风场也表现出更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中尺度特征。对比不同的辐射率资料发现,同化MHS资料对湿度场改进效果较好,同化AMSUA资料对温度场和风场改进效果较好,同时同化MHS和AMSUA资料改进效果整体上要好于前两者。在对降水预报定量检验中,同化试验的整体评分要高于控制试验,特别是降水临界值超过300mm后评分提高最为显著。连续循环同化试验对这次台风暴雨的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

  • 标签: ATOVS资料 WRF-3DVar 台风暴雨 数值预报
  • 简介:基于"地震区划概率水准确定与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研究"的成果,本文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境内核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从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察等室内、外分析工作的层面上,得出了湖南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7种划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湖南省抗倒塌地震区划预编原则。这一结果对相类似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区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湖南 抗倒塌 地震区划 潜在震源区
  • 简介:针对WRF模式中各非绝热物理过程,选用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2009年6月29—30日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做24h降水预报的敏感性试验,并组成18个成员做物理集合预报,分析了实况与模拟的24h降水量及其TS评分和离散度。结果表明,WRF模式的物理集合预报可成功模拟出3个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选用Linetal微物理方案、MRF行星边界层方案和Betts-Miller-Janjic积云对流方案对湖北省西南部地区暴雨中心的位置及强度的模拟最好;3个暴雨中心均对应于离散度的大值中心,在降水较强时段其离散度也较大;不同集合成员在某时段预报的降水量可较好体现该时段的降水概率,而由物理集合预报得到的逐时降水量则可为定时降水预报提供依据。

  • 标签: 暴雨 梅雨峰 物理过程 集合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