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参股的天银公司承担完成的奥运村再生水冷热系统工程,奥运期间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了奥运村运行的需要,受到各国“村民”一致好评。为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专门成立了由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成的指挥部;各责任部门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要求,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中心机房实行24小时值班,全力保障奥运村制冷工作安全运转。

  • 标签: 冷热源系统 奥运村 再生水 安全服务 正常运行 保障系统
  • 简介:由北京市勘察技术院承扭的《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工程》项目,总投资9725万元,总供暖、制冷面积为41.5万平方米,其中公寓58万平方米,公建约5.5万平方米。该项目工程于2006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30日按期完成。经调试,系统基本达到供暖设计工况,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奥运村冬季采暖需求。

  • 标签: 工程项目 奥运村 冷热源 水热泵 再生 运行
  • 简介:夏天来了,人们自觉地穿上单裤短褂。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三伏天,宿舍、办公室的电扇不住地转,空调不停地开。大街小巷满是凉冷饮。赶路爬山的游客,满头大汗,口干舌燥,途中有幸喝一碗凉白开,会顿觉神清气爽。冬天来了,人们又自觉地换上棉农、毛衣和皮衣。到了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宿舍、办公室火炉通红.暖气融融。大街小巷满是麻辣烫、涮羊肉。风雪夜归入,围着火炉,再喝一碗姜汤,浑身热烘烘的,元气逐渐恢复。冷和热是对立的,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炎热的夏季,人们想法降温,否则会中暑;严寒的冬季,人们设法加热,不然会感冒。严重时危害人们的肌体,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看来,冷热失调,遗患无穷。人们对待自然气候如此,对待社会

  • 标签: 人民群众 领导干部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批评和自我批评
  • 简介:【摘要】根据与传统蒸汽锅炉的对比,介绍了智能模块控制的蒸汽热源机的运行原理,通过在天津市新天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应用,证明了其高性能和节能的优势,为解决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提供了选择性的参考方案。

  • 标签:   智能 环保 热源机
  • 简介:摘要:本文对风冷热泵机组冬季制热运行时换热器表面结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冷热泵霜层形成的机理,介绍了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及换热器的结构对风冷热泵蒸发器结霜的影响,同时还对常见的除霜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最后提出了除霜问题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风冷热泵 除霜 结霜 蒸发器
  • 简介:摘要:地缘热泵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热源地泵技术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并且能够加快暖通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针对暖通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地源热泵技术也能够有效的将其解决掉,这不仅推动了暖通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暖通工程的性能。

  • 标签: 暖通工程 热源地泵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暖通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的恶化,节能和环保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特别是冬季采暖季的连续雾霾天气极大危害了公众健康,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当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然而,随着全国各地地源热泵项目的纷纷上马,也暴露出了很多运行能效低,可靠性差的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的系统组成,对比传统的空气源热泵技术,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的节能原理,并提出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中的改进建议。

  • 标签: 暖通工程 热源地泵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好,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质量不断提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暖通施工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常,暖通施工项目内容相对较多,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包含了人们工作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暖通工程中的热源地泵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暖通工程 热源地泵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时暖通空调系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空调方式,在国外的暖通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相对于其他供暖和空调方式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这篇文章是根据地源热泵技术理论展开研究,知道地源热泵技术针对别的暖通方式的优质性,整体的阐述地源热泵技术于暖通工程中的运行。

  • 标签: 暖通工程 地源热泵技术 暖通技术
  • 简介:一、摘要: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西15km处,海拔高度950m,属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区,最低气温-30℃,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1.8m。公司于2008年被山东黄金集团收购,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原采区办公室已经无法满足办公要求,新建800平办公楼一座,原计划采用燃煤锅炉方式供暖,但由于环保政策和地理条件,只能在电磁采暖炉和空气能采暖设备之间进行选择,由于电磁采暖炉的能耗较大,需要对供电电缆和变压器进行更换,成本较高,最终选择采用空气能热源泵供暖。

  • 标签: 柴胡栏子金矿 低温空气能热泵 采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地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我国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仍面临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待全面提升等问题,统筹技术创新,加强地质勘查,加强引领支持,保障深层地热开发利用有序推进。

  • 标签: 中深层地热 热源厂 吸收式热泵
  • 作者: ​ 张建华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21-04-21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20年第36期
  • 机构:  当前,国家、地方政府推出了许多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鼓励、奖励政策。为优化城市冬季供热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城市污水(中水)集中、量大、便于利用、可节能减排的特点,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建立热源厂,实现城区的集中供暖/冷,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30万吨污水,中水产量约10000吨/小时以上),建立污水源热泵的热源厂,可实现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与其它热源相比,在相同热价的条件下,其年收益可达2000万元。 利用污水源热泵做热源进行城区集中供热,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供暖/冷面积规模同等的情况下,其投资低于传统燃煤集中供热,运行费用低于传统燃煤集中供热(在济宁市工业燃煤的价格条件下)。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1983年,挪威的第一个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在奥斯陆SkøyenVest投入运行。如今,污水源热泵技术在北欧国家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技术及规模成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于1980-2016年的4套再分析资料(NCEP/DOE资料、MERRA2资料、ERA-Interim资料和JRA-55资料),采用计算大气热源的正算法和倒算法,研究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计算的不确定性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计算方法和资料均会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正算法只能得到整层热源,而倒算法可得到热源垂直结构,但其结果准确性依赖于再分析资料精度;(2)对比4套再分析资料计算结果发现,正算法结果较倒算法结果普遍偏高,采用ERA-Interim资料,基于两种方法计算的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化趋势一致。基于4套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的热源在1980-2016年呈现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3)夏半年(3-8月)强热源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东部,热源自下而上呈源-汇-源分布;(4)基于正算法和ERA-Interim资料估算的夏半年的降水潜热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显著偏小,高原西部地区和南部冈底斯山一带则明显偏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不确定性 正算法 倒算法
  • 简介:利用NCARCAM3.1模式及NCEP/NCAR(version1)再分析资料计算出来的几种大气热源分布情况,分别讨论亚洲各地区和南半球上空夏季大气加热场(热源或冷源)对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和印度季风环流系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亚地区上空的大气热源和澳大利亚冷源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关系密切,东亚大陆上空及西太平洋上空的非绝热加热可以激发北半球副热带季风系统(例如副热带高压系统),而南海上空的大气热源和南半球冷源是形成南海热带西南季风和澳大利亚反气旋及越赤道气流的主要机制;(2)亚洲地区西部和对应的南半球印度洋非绝热加热与印度夏季风环流关系密切,而对东亚夏季风影响很小。孟加拉湾的热源可使印度西南季风向东延伸,而副热带大陆热源也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系统形成的主要机制。

  • 标签: 大气热源分布 印度季风环流系统 东亚季风环流系统 数值试验
  • 简介:基于NCEP/NCAR1968~2009年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长期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a左右的时间尺度变化周期;(2)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强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多雨,气温偏低;当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弱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容易发生高温干旱;(3)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通过直接影响垂直上升运动场的异常,同时影响周围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强迫500hPa副热带高压,进而影响到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的夏季气候。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气候特征
  • 简介:本文对1982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逐月的视热源(Q1)及视水汽汇(Q2)进行了计算。发现视热源及视水汽汇的分布不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在1982年这一强厄尔尼诺年,视热源及视水汽汇分布和强度也有相应的异常变化。在1982年5~6月,厄尔尼诺开始时,印度尼西亚表现为视热汇及视水汽源,而赤道中太平洋为较强的视热源及视水汽汇。随着ENSO事件的发展,这一现象有增强的趋势。赤道太平洋的强视热源及视水汽汇也进一步向东发展。南海、西太平洋副热带及赤道东太平洋等区域强视热源和强视水汇的垂直分布相差很大;在海洋区域多为对流性降水

  • 标签: 视热源 视水汽汇 厄尔尼诺
  • 简介:利用1980-1997年6-8月NECP/NCAR月平均资料,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研究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严重早涝时期大气环流以及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异常特征,主要结果如下:在对流层中下层,来自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南风异常和长江流域以北的北风异常在长江中下游辐合。这两股异常气流分别与西太平洋上反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22°N,140°E)和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日本海)有关。在对流层高层,反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23°N,105°E,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朝鲜,两异常系统之间的西北异常气流在长江中下游辐散。而在印度西南季风区为偏东风异常,表示西南季风的减弱;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时,在对流层中下层,长江以北南风异常和长江以南北风异常从长江流域辐散,在以东的洋面上形成东风异常气流。这两股异常气流分别与西太平洋上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23°N,135°E)和西北太平洋上反气旋异常系统有关。在对流层高层,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南海,反气旋异常系统中心位于日本海,两异常系统之间的偏东异常气流在长江中下游辐合。热源异常的最主要特征是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涝时从西太平洋到南海热源异常为负,表示热源偏弱;正热源异常位于长江流域。而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时热源异常正好相反。垂直积分水汽汇和OLR表明西太平洋—南海热源以及长江流域热源异常均是由对流异常引起的。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涝时长江流域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孟加拉湾热源为正,严重干旱时为负。热源的性质是凝结潜热释放。辐散和辐散风的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涝时形成长江中下游低空异常辐合的气流是来源于西太平洋到南海的异常辐散偏南风,对应高空是从长江中下游进入西太平洋到南海辐合的偏北辐散风。而在长江�

  • 标签: 大气环流异常 热源和水汽汇异常 长江中下游严重旱涝
  • 简介: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在主要推广在较大规模的建设示范项目中。本文结合成都某办公楼空调方案,对风冷热泵与水源热泵系统优缺点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得出水源热泵系统在小规模建设项目中同样具有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标签: 风冷热泵 水源热泵 经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