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震低频信息能够提高分辨率与成像精度,改善反演质量,甚至直接进行油气检测,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拓展。对于子波而言,缺失低频信息会导致主瓣幅度降低、第一旁瓣幅度增加,并出现次级旁瓣呈周期震荡衰减的现象;从合成地震记录和典型地质模型来看,低频缺失会产生假同相轴,造成分辨率提高的假象,且模型不同位置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对缺失低频的模型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会造成构造失真、岩性改变的假象,特别是高陡构造和薄互层。针对缺失低频的地震资料,本文还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与稀疏约束的拓频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模块,并对实际CIP道集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地震子波 正演模拟 低频拓展 压缩感知 稀疏约束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的质量建设中主体工程占据较大部分,也是工程投资的建设中心,主体结构通常在地上,和基础一起构成建筑系统整体,作为建设工程安全使用、稳固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结构建设重要承受结构自身荷載,承接主体框架剪应力,发挥主体支撑作用,其次是建筑装饰围护结构,施工活荷载及其他荷载,这都对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提出了要求。本文就建设工程主体质量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建设工程主体质量优化措施 特征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工程作用在于防洪、节水、保障人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对于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但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复杂,需要在明确提出施工管理特征的基础条件下,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以发挥出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水利施工 施工管理 管理特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承载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体结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整个建设工程质量。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主体结构经常出现问题,笔者认为,建设工程主体结构问题的实质是建设单位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行文、中间产出或者最终产出达不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建设标准的要求。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施工,是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特征很多,主要有多发性、潜在性、严重性等七个特征

  • 标签: 建筑工程 主体结构 质量问题 特征
  • 简介:摘要:建设工程承载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体结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整个建设工程质量。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主体结构经常出现问题,笔者认为,建设工程主体结构问题的实质是建设单位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行文、中间产出或者最终产出达不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建设标准的要求。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施工,是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特征很多,主要有多发性、潜在性、严重性等七个特征

  • 标签: 建筑工程 主体结构 质量问题 特征
  • 简介:本文根据莆田地震台近几年来电磁波观资料的分析,震例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信号常在震前存在着起始异常-主异常-衰减异常-平静-临震异常、在平静时地震的特征。本文对闽台地区几次中强地震电磁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的短临预报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 标签: 电磁辐射 信息异常 综合分析
  • 简介:以两期Landsat7ET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对天津滨海新区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得到区域地表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发现地表温度变化与浅层地温能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浅层地温能。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热红外遥感 单窗算法 地表温度
  • 简介:利用淮河下游盐城市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雷达扫描范围内建湖县降水量资料,对2008年6月的6次小时内三等级降水过程进行环流背景和局地雷达信息特征分析,其中对不同等级降水又给出夜雨及午后雨降水日变化分类。在环流背景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对应各级各类降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降水回波的滤波强度分布特征,以及相应时空的雷达径向风场沿体扫倾斜面的分布结构,归纳出小时内降水量级的动力信息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类主导性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局地雷达要素空间分布特征为:同等量级降水,夜间的平均回波强度明显弱于白天;上游补充回波范围指示降水连续性质;上游长而强的回波带维持下一小时短时强降水;沿经建湖的局地雷达倾斜体扫半径剖面,径向风的风向风速辐合中心的高度越低,辐合层次越宽厚,对应的降水级别越大;在同等降雨量级中,沿倾斜的体扫半径的局地风速强切变,通过上下动量传递和水汽混合,维持着更强的降水。

  • 标签: 初夏小时内降水分级 环流背景类型 雷达降雨回波 局地体扫倾斜面 径向风风速风向 淮河下游
  • 简介:摘要: 电子信息技术的诞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改变了信息时代大众的生存和生产形态。电子信息技术以其智能化、数字化、快速化、高效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自身特点,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促进这项技术的长远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电子信息技术 应用特征 未来发展趋势
  • 简介: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总结了翡翠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并且讨论了各项矿物学特征与翡翠质量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翡翠 矿物学特征 翡翠质量
  • 简介:摘 要:侏罗纪时期气候发生过剧烈变化,能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早侏罗世我国北方为温暖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早期,气候属于潮湿类型;中侏罗世晚期,转变为半潮湿-半干旱气候;晚侏罗世时期,东北北部地区显示为潮湿气候,华北和西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干旱气候。东南地区早侏罗世以温湿气候为主;中侏罗世早期为半温湿气候,并存在短暂干热气候,中期开始逐渐向半干热气候过渡;晚侏罗世时期,南部气候为干燥炎热。西南地区早侏罗世早期为半潮湿温凉或湿热型气候;早侏罗世晚期为半干旱炎热气候环境;中侏罗世时期为以半干旱-干旱为主伴有湿润的气候特征;晚侏罗世时期,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西藏—滇西地区早侏罗世为偏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侏罗世时期,为炎热气候;在晚侏罗世羌塘盆地的气候演变为热-干型。

  • 标签: 侏罗纪 古气候 演化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展现除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这些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必不可少,这也是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已经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特征和结构,并对于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披露 制度特征结构 实现机制
  • 简介:以2016年8月26日Landsat-8OLI影像为数据源,针对特征变量数目可影响分类精度和运算速率问题,采用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了黄河口滨海湿地高精度信息。首先,采用Relief(relevantfeatures)-F算法,对全部特征变量进行权重排序,剔除不相关变量;然后,分别采用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最大似然方法和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提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信息,比较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与其它两种分类方法在滨海湿地信息提取应用中的精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滨海湿地分类效果最佳,总精度为86.39%,Kappa系数为0.81,明显高于最大似然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其中,河流湿地分类精度最高,为95.83%,盐田分类精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盐田与养殖池、水库/坑塘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极为相似,易于混淆;但与最大似然分类和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提取效果明显改善,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16.84%和4.44%。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Relief-F算法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模型提取滨海湿地信息的方法,具有分类精度高、运算速率快的优势,适用于滨海地区不同类型湿地高精度信息提取。

  • 标签: 黄河口 滨海湿地 Relief-F算法 随机森林模型 信息提取
  • 简介:地质力学分类方法是目前工程地质围岩分类中综合多因素分类方法中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完整的岩石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节理状态和地下水条件这五个参数来对岩体进行量化打分,最终通过总得分来对围岩进行分类。本文就是通过该分类方法对澜沧老厂铅锌矿的巷道围岩进行质量评价。

  • 标签: 铅锌矿 围岩 地质力学分类方法 岩石强度 澜沧老厂
  • 简介:利用哈尔滨市2014—2016年逐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及与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a间,哈尔滨空气质量为良级别的天数最多,占47%,达到污染级别的天数占31%,2016年空气质量最佳,优良级别的天数达到284d,占全年78%;春夏季AQI指数较低,秋冬季AQI指数明显偏高,9月空气质量全年最佳,1月空气质量最差;PM2.5是造成哈尔滨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物,其次是PM10、NO2和臭氧8h(O3-8h);AQI与气压之间以正相关为主,秋冬季最为显著;与风速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冬季尤为显著;与气温的关系受到采暖的干扰差异较大,年尺度及秋冬季呈负相关,月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日数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冬季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而5—9月为负相关。

  • 标签: PM2.5 AQI 空气质量 气象要素
  • 简介:利用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塔中开展了边界层风场探测研究,根据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连续的边界层风场探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850hPa、700hPa和500hPa特征层风场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地区850hPa特征层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风速年变化较小;700hPa特征层风速6月最大,9月最小,6、8、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500hPa特征层风速9月最小,11月最大;6、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

  • 标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中 特征层 风廓线雷达 空中风 风向
  • 简介:【摘要】工程质监信息化建设是注重前端和过程管理,转变“只注重事前事后资料审查”做法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工程质量监督  信息化
  • 简介: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DOM含量总体随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首次淋溶后淋溶液中的DOC和DON含量最大,分别占总淋溶量的平均值为67.90%和44.51%;淋溶液中前3次DOC和DON淋溶量总和分别占10次淋溶总量的87.40%~94.77%和68.46%~72.49%;且前3次淋溶次数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后差异性不显著。DOM的pH值和光谱指标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上升.总体上乔木树种DOM的数量和质量比林下植被要高,这是由于乔木树种的DOM含有更多的养分和芳香类和腐殖化的高分子量化合物,而林下植被的DOM含有较多低分子量化合物和易分解组分。

  • 标签: 叶片 乔木树种 林下植被 淋溶次数 可溶性有机质 光谱特征
  • 简介:摘要:新时期下,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交通建设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交通工程的类型的不断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工程的建设难度,使得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特别是质量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加强对交通工程的检测,加强对检测质量的控制,以此来提高工程质量,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 标签: 交通工程 质量检测 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