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浙江省综合性纯公益类农业科研单位,建于1911年。主要承担着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应用及开发研究和科技兴农服务。研究领域涵盖了除水产、茶叶外大农业各个领域,设有作物与核技术利用、园艺、畜牧兽医、蚕桑、食品科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亚热带作物等16个专业研究

  • 标签: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科学研究所 食品科学 加工技术 分中心 亚热带作物
  • 简介:以蓝色刺孢霉为出发菌株,利用复合(紫外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出发菌株,筛选凝乳酶高产菌株,并对其做遗传稳定性试验,研究蓝色刺孢霉产酶的酶性质。研究表明,先UV后DES复合诱变初筛,最可能为正突变株的有AI,A7,A15和A18;先DES后UV复合诱变初筛,最可能为正突变株的有B9,B12,B20,B22和B27。通过对上述菌株进行复筛,A18,B9和B20的凝乳酶活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0.80%,104.32%和37.51%,其中以先DES后UV诱变的菌株B9相对酶活最大,达到(115.95±7.20)SUmL~.酶活增加104-32%。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B9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酶抑制剂试验,确认蓝色刺孢霉产酶为天冬氨酸蛋白酶。采用SDS—PAGE电泳,制定标准曲线,由其方程得出该凝乳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400ku。通过与小牛皱胃酶酶切位点比较.得出水解产物和小牛皱胃酶的基本相同。

  • 标签: 蓝色刺孢霉 凝乳酶 诱变选育 酶学性质
  • 简介:研究小米粉对面团流变特性影响的基础上,用燕麦粉、苦荞粉、高粱粉分别与小米粉复配成35%的杂粮粉添加到小麦粉中,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分析燕麦粉、苦荞粉、高粱粉分别与小米粉复配的混合面团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杂粮 燕麦粉 苦荞粉 米粉 小麦粉
  • 简介:果胶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多糖,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胶剂,近来其清理肠道,抑制结肠癌等生理活性受到更多的关注。因其分子质量大,无法被肠道吸收而不能使其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对其分子进行大小及结构的改性,具有增强生物功能的前景。目前的研究众多,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果胶改性的几类主要方法,包括化学(pH)改性、酶改性、热改性、辐照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和取代改性;改性方法的特点、命名由来以及改性方法举例,并对各种改性产品进行调查归类,其中以化学改性产品居多。在改性果胶的生物功能方面,本文阐述了抗癌、降血脂、降重金属、运输细胞/药物、抗血栓等作用及机理,重点介绍抗癌活性的研究现状和机理争议与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开发新的改性果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果胶 改性方法 生物学功能 机理
  • 简介:目的:从海参体壁组织中分离提取蛋白酶体,研究其酶性质。方法:新鲜海参组织经匀浆、Tris-HCl缓冲液浸提后得到粗提物,再经(NH4)2SO4盐析、二乙氨乙基葡聚糖纤维素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分离纯化后得到海参蛋白酶体。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200ku。结果:海参蛋白酶体特异性最强的检测底物Boc-GAA-MCA,最适pH8.0,最适反应温度45℃。40℃时蛋白酶体活性稳定,在1h的孵育过程中呈现一定的热激活效应。在50~60℃,酶活力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K+、Ca2+、Mg2+、Zn2+均可明显抑制其活性。抗痛素、N-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化酮、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及E-64均可显著抑制该蛋白酶体活性。结论:海参体壁蛋白酶体具有典型的蛋白酶体的复合型活性,其中胰蛋白酶样活性较强,之后是糜蛋白酶样活性,而肽基谷氨酰肽水解酶样活性最弱。

  • 标签: 海参 蛋白酶体 纯化 酶学性质
  • 简介:面包防腐剂丙酸钙、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钠对面包的防腐保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面包防腐剂对面包的加工工艺也有一定副作用。目前面包防腐剂对面粉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很少,应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了丙酸钙、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钠对面粉流变特性的影响,为面包工业应用面包防腐剂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丙酸钙和山梨酸钾降低了粉质指标,而脱氢乙酸钠影响不大。含有山梨酸钾的复合防腐剂对粉质指标和拉伸指标均具有副作用。丙酸钙和脱氢乙酸钠提高了拉伸指标,而山梨酸钾降低了拉伸指标。丙酸钙和脱氢乙酸钠对面包面团具有改良作用,山梨酸钾对对面包面团具有恶化作用。

  • 标签: 复合防腐剂 流变学特性 面包面团 面粉 山梨酸钾 拉伸指标
  • 简介:以市售小麦粉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豆皮膳食纤维和麦麸膳食纤维分别进行粉质试验和拉伸试验,进而分析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证明,豆皮与麦麸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团的粉质特性均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对面团的拉伸特性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当添加1%-2%的豆皮膳食纤维和1%。4%的麦麸膳食纤维时,综合效果对面团流变特性能起到改良的作用。

  • 标签: 大豆皮 麦麸 膳食纤维 面团 流变学特性
  • 简介: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酶活,对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发酵条件和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乙酯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乙酯,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比酶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酶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酶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产氨基甲酸乙酯脱氨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酶,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目的:研究纳豆杆菌营养体和芽孢之间的生物特性。方法:营养消耗法制备纳豆杆菌芽孢悬液,以涂平板计数菌落法比较不同的温度、pH值、盐含量、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环境对纳豆杆菌营养体及其芽孢的影响,并采用药敏试纸法检测两者的药物敏感性。结果:纳豆杆菌呈二次生长,其芽孢对温度、酸碱、盐和模拟胃肠道环境等不利环境的耐受性均明显强于营养体,但对抗菌药物(除杆菌肽外)较营养体敏感。结论:纳豆杆菌芽孢对不利因素的耐受性明显强于营养体.但对药物的敏感性较营养体强。

  • 标签: 纳豆杆菌 营养体 芽孢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研究马铃薯全粉对面团的粉质特眭、拉伸特性、流变特性及面包色泽、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能提高小麦粉的吸水率,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弱化度先增加后降低;随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马铃薯全粉 流变学特性 面包 应用 拉伸特性 形成时间
  • 简介:里氏木霉RutC—30是一种腐生丝状真菌,能分解不同植物材料产生多种酶类。在里氏木霉RutC—30发酵过程中加入5%魔芋精粉时,β—甘露聚糖酶酶活有显著提高;加入5%果胶时,果胶酶酶活也有所提高。然而添加果胶时产生的其他4种NSP降解酶酶活比添加了纤维素粉和魔芋精粉的都要低。此外,添加不同底物诱导物对里氏木霉RutC—30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β—葡聚糖酶和木

  • 标签: 魔芋精粉 酶活 果胶酶 β—葡聚糖 生丝 发酵过程
  • 简介:食品物性在国内院校的食品专业里是一门开设不久的新课程。基于化学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食品物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改革措施,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四个方面系统探讨食品物性,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理解效果。

  • 标签: 食品物性学 教学方法 探索
  • 简介: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分析不同出粉率面粉和混合发酵剂制馒头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出粉率为40%、60%、100%的面粉中,干酵母馒头分别有27、32、48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发酵剂馒头分别有34、41、52种挥发性物质。

  • 标签: 挥发性物质 混合发酵剂 出粉率 馒头 面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