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汽车轻起来,油耗降下来。一身铝合金“行头”的挂车是节能高手,却遭遇应用瓶颈。如何让丛林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铝制挂车获得政策支持,实现产业示范应用?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组织的“高效节能全铝挂车产业及示范应用调研会”上,国务院参事、有关专家细算节能减排、高效运输两笔账,为其开展示范应用建言献策。

  • 标签: 产业化 挂车 全铝 轻量化 示范应用 助推
  • 简介:详细阐述了玻璃的物理钢化学钢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可将物理钢法分为气体钢法、液体铜法、微粒铜法。根据处理温度的不同,将化学铜法分为高温化学钢低温化学钢法。描述了两种铜玻璃的特点应用范围,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 标签: 钢化玻璃 物理钢化 化学钢化 机械强度
  • 简介: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是球形类球形晶体颗粒,粒径介于21.729~50.553nm之间。研究分析了纳米氧化锌的光吸收能力、光致发光特性催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nO粒子尺寸越小,紫外吸收越好,光致发光特性越强,表面结构氧空位越大,光催化反应活性越高。初步揭示了纳米氧化锌的催化机制在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以及表面丰富的吸附氧结构缺陷。

  • 标签: 纳米材料 氧化锌 制备技术 光催化剂 催化特性
  • 简介:2011年10月12~14日,在日本横滨举办了日本最大的电动汽车展——“电动汽车开发技术展(EVEX)2011”,有多家电动汽车(EV)锂离子电池(LIB)企业参展。由于电动汽车仅靠电就能行驶,环境负荷小,电费也比汽油费低很多,因此人们希望电动汽车能尽快普及。但从目前LIB的性能及成本考虑,很多人认为谈论电动汽车普及还为时过早。

  • 标签: 电动汽车 LIB 成本 性能 锂离子电池 汽车开发
  • 简介:当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主要体现在现有厂家的产能不断提升,而新参入的厂家源源不断,新市场开发远未跟上,造成市场低迷,许多企业面临微利或亏损的窘境。要想摆脱困境,唯有开发质量稳定、性价比高、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新工艺新技术,这方面国内外都在公开或秘密地展开。预期在2015年前,新的产业化成果会在我国不断涌现,这对在2020年前后改变全球碳纤维现有格局将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 标签: 聚丙烯腈原丝 碳纤维 新技术 市场开发 市场低迷 竞争力
  • 简介: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借助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较低的400℃进行热处理时,前驱体中的N、H原子即开始选出,产物中有层状g—csN4的衍射峰出现,但是前驱体分解不完全。在500℃及高于500℃进行热处理时,可制备出纯态的g-C3N4,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逐渐升高,所得产物的氮、碳原予比及其结构与理想层状石墨相g-C3N4差异逐渐减小。

  • 标签: 石墨相氮化碳 制备和表征 热处理温度
  • 简介: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杀菌防腐剂,因其杀菌防腐效果良好且无污染而被应用于防污涂料、工业用水、皮革、医药、化妆、造纸等领域。简单概述了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杀菌机理环境影响因素,重点概述了异噻唑啉酮衍生物近10年的制备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杀菌效果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异噻唑啉酮衍生物 杀菌剂 防腐剂
  • 简介: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a掺杂量的Ni—SiO2催化剂,研究了La掺杂量对Ni—SiO2催化剂的Ni活性金属粒径、还原性能、甲烷催化裂解寿命以及反应后生成碳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时,Ni-SiO2催化剂的寿命显著提高,而当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时,催化剂寿命在一定程度上略有降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6时,还原后催化剂Ni金属的平均粒径从26.43nm不断降低至10.57nm。不同La掺杂量Ni—SiO2催化剂甲烷催化裂解过程中Ni金属平均粒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n(La):n(Ni)=0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不断降低,而n(La):n(Ni)=0.3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则不断升高。碳纤维形态受掺La掺杂量影响较大,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纤维管径变粗,而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碳纤维变短。

  • 标签: 甲烷催化裂解 Ni—SiO2 LA掺杂
  • 简介:采用Sol—gel法合成了BaTiO3、BaTi2O5BaTi2O9粉末,利用XRDSEM研究了它们的晶相微观结构。在较低温度烧结得到的粉末都存在一定量的杂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杂相逐渐消失。在1000℃以上温度烧结,可以得到单相BaTiO3BaTi2慨粉末,而单相BaTi09粉末则在1300℃以上温度烧结得到。随着n(Ba)/n(Ti)减小,所得单相的烧结温度逐渐升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BaTiO3、BaTi2O5BaTi4O9粉末的晶粒逐渐长大。800℃以上温度烧结得到的四方BaT[03钙钛矿相粉末主要由方形圆形的晶粒组成;1100℃烧结得到的单斜BaTiO5相粉末主要由近似菱形的晶粒组成;在1200℃烧结得到的正交BaTi4O9相粉末基本由长形的晶粒组成。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烧结温度 BaTiO3粉末BaTi2O5粉末BaTi4O9粉末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颗粒,将获得的TiO2纳米颗粒制备成胶体,采用丝网印刷法在FTO表面刷涂制备染料敏太阳能电池(DSSC)光阳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电极表征电池光电性能测试,探讨印刷层数及入射光强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制备的光阳极组装成电池后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当印刷层数为8层、光强为80W/m2时,电池取得最好的光电性能。

  • 标签: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丝网印刷 水热法 光阳极
  • 简介:玻璃转变是决定聚合物改性与加工等综合性能的重要环节。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NPT(等温等压)正则系综,研究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玻璃转变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BS玻璃转变温度为243.7K,与前人实验结果较为吻合;二面角扭转能、非键能及分子内氢键强度在243.7K附近发生突变,对PBS的玻璃转变行为起到重要作用,是导致PBS出现玻璃转变的根源之一。

  • 标签: 分子动力学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玻璃化转变 力场能量项 氢键
  • 简介:初步探讨了以Yb2O3/TiO2鼓泡空降解有机染料,研究了鼓泡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含量、气体流速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染料的降解率及可能的降解过程。

  • 标签: 纳米TIO2 纳米Yb2O3 刚果红 空气鼓泡 降解率
  • 简介:【本刊讯】(记者何伦英)为总结“十一五”及2011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表彰“十一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推进《“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落实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工业信息部、国家能源局“十二五”标准化工作任务,研究部署2012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机械工业标准各项工作。

  • 标签: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十一五” 工业标准 机械工业 先进集体 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