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海洋沉积物监测是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的一部分,是水质监测的补充。沉积物分析的样品消解方法随着监测目的的不同而异。《海洋临测规范》(17378.5——1998)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中对样品消解陈述简单,在具体操作中难把握,常因在消解过程中样品飞溅而造成很大误差以至舍弃数

  • 标签: 测定技术 海洋沉积物 重金属样品 消解方法
  • 简介:20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公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养于不同环境温度(28℃、15℃)下的代谢笼内,饲喂含有不同剂量安普霉素(0、90、150mg/kg)的日粮.试验期为2周.后7d进行全收粪代谢试验,观测安普霉素时仔猪物质表观代谢率及氮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日粮中添加安普霉素可抵御寒冷应激,改善仔猪日粮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增加机体氮的沉积,其中150mg/kg安普霉素可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70.5%(P〈0.05)、改善饲料转化率32.7%(P〈0.05),并能提高采食量、降低发病死亡率。在低温环境下,应适当加大抗生素的添加剂量。

  • 标签: 安普霉素 物质表观代谢率 氮沉积 仔猪
  • 简介: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n、cr、cd、cu、Ph、№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0—63.70mg/kg、27.90-38.70mg/kg、0.138~0.192mg/kg、23.10~29.50mg/kg、8.75~17.20mg/kg、O.0221-O.0384mg/kg,和8.29~10.70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2.15±12.03)rag/ks、(32.83±3.14)mg/kg、(0.16±O.02)mg/kg、(26.50±2.11)rag/ks、(13.94±2.87)mg/k卧(0.03±0.01)mg,kg和(8.90±0.66)mg/kg;沉积物中主要潜在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d和cu,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As〉cr〉Hg;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以低污染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As〉Cu〉Hg〉Pb〉Cr〉Zn,Cd为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57.36±4.14),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表明目前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 标签: 滨州浅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目前网箱养殖水域的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危害表现日益严重,海水网箱沉积物中SRB分离鉴定尚属空白,针对不同属种的SRB开展生物修复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沉积物中分离出25株硫酸盐还原菌纯菌株,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含有脱硫弧菌素,被鉴定为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其中CSRB2、CSRB4、ESRB2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Desulfovibricans),ASRB4、BSRB1菌株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河口亚种(DesulfovibrioDesulfovibricanssubsp.aestuarii),其余菌株鉴定为需盐脱硫弧菌种(Desulfovibriosalexigens)。此海区SRB种类数量特征是需盐脱硫弧菌〉脱硫脱硫弧菌〉脱硫脱硫弧菌河口亚种。

  • 标签: 海水网箱沉积物 硫酸盐还原菌 分离纯化 鉴定
  • 简介: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骨刺。其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老少成宜的鱼鲜品。几年前台山市极少养殖,市场上出售的鲫鱼一是靠江河捕捞.二是鱼贩从外地购入,满足不了广大市民对鲫鱼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鲫鱼的销售量越来越大,而且价格稳中趋升。

  • 标签: 鲫鱼 养殖 肉质 捕捞 鱼类 营养
  • 简介:色彩斑斓、体型肥硕……原产于中国,盛极于日本的锦鲤成为湖城市民的新爱。上午,记者在湖城“洪宝花木”就遇到了几位专程从南浔赶来购买日本锦鲤的市民。

  • 标签: 日本锦鲤 龙门 鲤鱼 市民 花木
  • 简介:对福建南安某猪场自2004年1月份至2005年5月份生产母猪各月份的配种率、死胎数、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激对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影响,其中以8月份母猪的繁殖力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就减少母猪应激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母猪 热应激 繁殖性能 配种率 死胎数
  • 简介: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 标签: 三倍体 热休克 压力刺激 不育性 硬头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