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饲草是人类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饲草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饲草的利用。建议,应当借助生物技术等不断提高饲草的利用效率。

  • 标签: 饲草产品 生物技术 利用率
  • 简介:论述了青海湖流域湿地的生态功能及退化特征,认为青海湖湿地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泥沙出露、草原退化等逆向演替特征明显;青海湖湿地的退化是在诸多因素驱动下发生的全方位、多层次、时间漫长的系统性行为,其恢复和治理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和手段进行长期而全面的整治。

  • 标签: 青海湖 湿地退化 原因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退化草地数量的统计以及草地类型、分布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草地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草地不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资源,而且对发展高效、持续的生态农业是不可缺少的.对改善和保护一个地区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 简介:早霜冻害是制约我省高寒牧区燕麦种子生产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选种早熟品种,调节栽培措施,可避免或减轻霜冻的危害,是促进燕麦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早霜冻害 燕麦种子质量 栽培措施 品种
  • 简介: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以草定畜,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应对措施。

  • 标签: 草地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兴海县
  • 简介:尝试利用德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灾害不大。

  • 标签: 环湖北岸 草原生态系统 德尔菲法评价
  • 简介: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密闭箱式法,并通过设置开顶箱(OTCS)增温装置来模拟增温状态,研究了2017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高寒湖滨湿地7~9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NEE、ER、GEP均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且在整个研究阶段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2)增温对NEE、GEP抑制作用明显,对ER的影响较小,增温处理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与对照相比较弱,从而降低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 标签: 小泊湖 高寒湖滨湿地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品种老化、种植水平落后的实际,对21个饲用玉米品种的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2个,对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营养价值高的饲用玉米品种将可以节省更多的配合饲料,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饲用玉米 产量 质量 分析 评价
  • 简介: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学原理、GIS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解决三江源区多层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科学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关于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区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为3S技术在青海草业科技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三江源区 人工草地 建植适宜区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为提高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内蒙古草原工作站于2016年11月29日-12月5日,在呼和浩特分东西部两期在呼和浩特举办“草原鼠虫害监测与上报系统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区16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技术培训班 呼和浩特 鼠虫害 监测 系统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的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的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的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三个N肥水平的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
  • 简介:为规范全区草种生产经营秩序,有效打击和防范市场各类假冒伪劣种子产品,推进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5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组织召开了“全区草种质量追溯认证技术培训班”。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质量追溯 呼和浩特 草种 认证 生产经营秩序
  • 简介:以4种常见的叶面肥为材料,研究了其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冲滴灌专用肥和螯合态微量元素水溶肥对紫花苜蓿株高、叶片含量、茎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增幅作用;4种叶面肥在紫花苜蓿质量上表现不一,但是紫花苜蓿干草均达到国标一级草标准;在产量表现上,大力士肥料促进剂增产率最高为9.43%。综合以上因素,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的叶面肥为大力士肥料促进剂,亩用量250ml稀释120倍喷施。

  • 标签: 叶面肥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以进口紫花苜蓿阿迪娜为材料,研究了美国林赛ZN00562指针式喷灌机的三个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灌灌溉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增加、茎粗减小;以年灌溉量5925m~3/hm~2时,紫花苜蓿叶片含量最高,产量最高;三个灌溉量下,紫花苜蓿品质之间差异较小,但都达到紫花苜蓿干草一级标准。综合上面几项指标分析,可知紫花苜蓿在喷灌模式下全年的最佳灌溉量为5925m~3/hm~2。

  • 标签: 喷灌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微量元素锌、锰是维系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栽培草地高产优质的必需营养元素,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锌、锰微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锰配施组合Mn1Zn2(低锰高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产量、植株性状以及质量都达到各个处理的最优,且与对照(Mn1Zn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配施组合Mn1Zn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97%,此处理下株高达到最大,为65.19cm;粗蛋白最高的处理是Mn。Zn2和Mn2Zn2,含量同为18.3%,且Mn,Zn。处理下茎叶比最低为0.97。

  • 标签: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为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动态管理,切实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补奖政策落到实处。内蒙古农牧业厅于2015年12月9—11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系统培训班”,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呼和浩特 信息系统 内蒙古 培训班
  • 简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给金塔地区紫花苜蓿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安琪酵母、磷肥、重钙、钾肥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安琪酵母450kg/hm2、磷肥600kg/hm2、高钙150kg/hm2、钾肥150kg/hm2时,紫花苜蓿产量表现最好,可以推荐为大田施肥使用.通过同-水平下的高钙和磷肥相比较,可以看出高钙处理下的产量都高于磷肥处理,可见高钙可以代替磷肥使用.

  • 标签: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