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县。是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24884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75%。境内山清水秀,松竹连绵,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是赣东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1994年获得了维也纳世界发明协会的“世界科学与和平贡献奖”;1995年3月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1996年3月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1996年5月,绿色食品“大鄣山茶”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AA级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推广良种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二等奖;1998年10月有机茶获英国“有机食品金奖”;1999年6月天佑有机婺源绿茶获’99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博览会金奖。

  • 标签: 生态农业建设 规划设计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
  • 简介:生态农业观光园既具有丰富的景观观赏和游憩活动内容,又有特殊的生产特性。分析了其与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传统农业观光园等的关系,结合观光农业的本质深入研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本质,并总结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征。

  • 标签: 生态农业观光园 观光农业 本质 特征
  • 简介:<正>最近,我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到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市,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感到他们的经验、做法很好,效果显著,颇受启发。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过去这里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危害极其严重,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被流沙侵蚀,建国初期林草覆盖率仅为1.8%。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地区在国家的支持下,坚持不懈地开展固沙治沙,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6年底,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46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8.9%,沙漠腹地营造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风

  • 标签: 建设生态农业 陕北地区 水土流失面积 榆林地区 综合治理 林草覆盖率
  • 简介:<正>江泽民总书记批示看了这个调查报告,感到很高兴。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和经验是好的。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包括甘肃、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利多”就是古来描绘陕西一带

  • 标签: 陕北地区 建设生态农业 姜春云 土流失 西北地区 朱镕基
  • 简介: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比较新的遗产类型,关于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在国内尚无先例可以借鉴。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旅游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生态旅游是有效进行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选择,其对遗产的保护性倾向是开发旅游的应有之义。文章将农业文化遗产界定为介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之间的一种特殊遗产类型,并从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中获得启迪和借鉴经验,以指导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最后,本文从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环境保护和经营管理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 简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我们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农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农业基础 创意 国务院总理 政府工作 粮食增产 经济社会
  • 简介:概括地说,生态新人就是指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与目标愿景相契合的“绿色公民”、“生态新人”或“社会主义新人”。就像文明的根本性体现是人的素质一样,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体现也是人的素质。

  • 标签: 生态文明 新人 社会 素质 本性
  • 简介:背景:森林管理者必须处理固有的随机生态和经济过程。树木的未来成长是不确定的,所以他们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低冲击、高频率或罕见的森林增长的灾难性冲击的随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塑造树种和森林景观的组合。此外,木材价格的波动影响很大的森林收入。方法: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模型提供了一种严谨和实用的方法,优化管理策略,给出了这些风险的来源。结果:例子说明这样的管理方针与组合生态和经济目标问题,包括树种和大小,景观多样性,古老的保存,和碳封存。结论:研究结果说明MDP方法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的能力。他们认识到,未来是最好的看在概率方面。考虑到这些可能性,MDPS领带最佳自适应行为严格的决策时间的森林和木材价格的状态。该方法是理论上严谨,高效,实用的现场实施。

  • 标签: 生态管理 经济生态 风险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森林景观 森林资源管理
  • 简介:在综述了生态补偿概念及其补偿类型划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概念,并对国内外水源涵养功能区、防风固沙与土壤保持功能区、调蓄防洪功能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发展趋势,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及制定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参考。

  • 标签: 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类型 生态补偿模式
  • 简介: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协办,酒泉金锁阳沙漠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全国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3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学者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智慧”“现代性”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 标签: 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 政治哲学研究 泉金 甘肃省酒泉市 生态哲学
  • 简介:阐述了绿色植物的保健作用,提出了利用医院环境构建植物体疗群落,营造生态保健医院的建设思路。

  • 标签: 植物群落 生态保健 医院
  • 简介:生态文明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或是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特定时代文明的特征性事实的表征或指代。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与体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积极弘扬,与生态文明相应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等。

  • 标签: 文明 生态 内涵
  • 简介:目前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是全球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生态政治运动、绿党的异军突起以及国际环境组织作用的增强成为生态政治产生发展的基础.生态政治成为解决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生态政治也将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 标签: 生态政治 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
  • 简介:现代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缺陷和人的伦理道德的丧失。生态学是一座巨大的文化资源和理论宝库,基于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无疑为当代哲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主客关系、认识路径等方面与当代流行的哲学观点存在差异,显出当代哲学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有利于开阔思路、活跃思维、创新方法,促使人们从哲学层面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护持家园的稳定和宁静。

  • 标签: 哲学 生态文明 生态转向
  • 简介:深层生态学之所以是“深层”的,就在于它把全球生物圈的一切存在物看成是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并具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其理论旨趣在于深度反思并追问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种种失误及其背后的深层根源,真实目的在于寻求人类社会生活的真正价值以及现代生态型生活方式的合理构建,最终目标是包括人类共同体与大地共同体在内的生态自我实现。它的出现是人类现代环境运动,特别是生态意识形态由浅层向深层转换的时代标志。我国学者既关注对其理论具有的可能缺陷开展必要的学术批判,又注重其合理理论内核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价值。

  • 标签: 深层生态学 生态创新 生态自我实现 生态中心主义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