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茭白又名茭瓜、茭笋或菇首,为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罗江村开始种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余姚市茭白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5000亩(1亩=1/15公顷)发展到2004年的5.2万亩,产品已远销全国13个省市,并出口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余姚市绝大部分茭白采用露地栽培,采收季节比较集中,农民增产难增收.为了提早茭白上市时间,增加农民收入,2003~2004年进行了茭白大棚窝栽培技术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大棚茭白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

  • 标签: 栽培技术 茭白 大棚 20世纪80年代 优质高产栽培 产业结构
  • 简介:为探明甘蔗滤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作用,根据前期广西设施土壤盐渍化调查结果,模拟6种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对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各施用3种梯度甘蔗滤有机肥,研究甘蔗滤有机肥对作物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牛角椒"桂牛5号"作为供试作物。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牛角椒的产量、株高、开展度及茎粗先升后降,在T1处理达到最高。对不同盐渍化土壤栽培的牛角椒施用甘蔗滤有机肥,均能提高其产量、株高、开展度及茎粗,高用量(F2)甘蔗滤有机肥的作用优于低用量(F1)。但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甘蔗滤有机肥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甘蔗滤有机肥对盐渍化土壤具有修复作用。

  • 标签: 甘蔗滤泥有机肥 牛角椒 盐渍化 产量 性状
  • 简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以张掖广泛栽培的耐莫尼塔为试验材料1.2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16年6—11月在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1.3试验处理与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将幼苗定植于盆径30cm、高35cm的塑料盆内,每处理9盆。等番茄定植缓苗后进行处理,按照植株的蒸腾蒸发进行处理,分别为蒸腾蒸发的80%、100%、120%,以称重法控制灌溉

  • 标签: 灌溉量 番茄产量 日光温室 缓苗 塑料盆 灌水量
  • 简介:为探索遵辣8号最佳的栽培密度和施肥,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密度、施氮、施磷及施钾4个因素对遵辣8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各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施氮、施磷、施钾的提高,辣椒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区产量高于7.82kg,即单产高于258.72kg/667m^2的最佳农艺优化栽培方案是:栽培密度9092~9815株/667m^2、施氮28.33~33.4kg/667m^2、施磷13.78~16.51kg/667m^2、施钾29.46~34.92kg/667m^2。

  • 标签: 辣椒 遵辣8号 产量 栽培模式
  • 简介:葡萄与葡萄酒中的香气物质,是指具有芳香气味的,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挥发的物质的总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主要存在于葡萄果皮中,葡萄酒的品种香气直接源于葡萄果实,赋予葡萄酒个性。葡萄果实的香气种类很多,以具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和不具挥发性的结合态(可变成游离态)芳香物质两种形态存在,只有游离态的芳香物质才具有气味,也就是同时能引起味觉和嗅觉的挥发性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可根据其代谢路径分为萜烯类(terpenoids)、

  • 标签: 葡萄果实 香气物质 贵人香 载量 芳香物质 芳香气味
  • 简介: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果实中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Sweet(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BB或者aa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Salad.MaruSalad果实的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DW.同时MaruSalad的果实比CH-19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 标签: CH-19 SWEET dCAPS SCAR 假定的氨基转移酶 假定的酰基转移酶
  • 简介:为探索辣椒新品系ZJ1-12的高产优化农艺措施,运用4因素(完全实施)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密度、氮、磷、钾肥对辣椒新品系ZJ1-12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表现正向增加作用,作用大小排序为密度〉K20〉N〉P2O5肥用量。单产达156.93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密度10235~10813株/667m2,纯N13.525~14.855kg/667m2,P2O58.232~9.748kg/667m2,K2010.875~12.6kg/667m2。当最高产量为278.84kg/667m2时,纯收益高达4149.04元/667m2。

  • 标签: 辣椒 产量 密度 氮磷钾肥 品系
  • 简介:我们用辣椒(Capsicumannuum)栽培种(已导入了灯笼椒CapsicumchinenseL^3基因)的种内F2代群体(2016株)和种间F2代群体(3391株)(由灯笼椒与Capsicumfrutescence杂交产生)对灯笼椒抗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的L^3基因进行定位。通过L^3基因抗性紧密相关的AFLP分子标记的BAC文库的分析,揭示出番茄抗病同源基因12的存在。通过简并PCR技术,对来自35株不同辣椒的同源基因12的部分或全部编码序列进行克隆,且在种间组合中产生了17个遗传标记。图谱显示:L^3基因位于12同源基因标记IH1—04和BAC—end标记189D23M中间,L^3基因定位于包含两个不同BAC重叠群的区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4个和1个无性系组成。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揭示这两个重叠群被约30kb隔开。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和BAC无性系的Southern杂交表明在高度重复序列中富集包含L^3基因位点的区。Southern杂交表明两个BAC重叠群包含多于十个的12同源基因拷贝体。相反,对于种间F2代群体,,重组后代没有结合位点,在种内F2代群体中,该结合位点存在于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内,这两个不同的BAC重叠群分别由7个和2个无性系组成。而且,两个群体间结合位点分配的不同表明在含有L基因位点的区域连锁不平衡。

  • 标签: 抗烟草花叶病毒 荧光原位杂交 高度重复序列 DNA纤维 基因定位 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