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人参疫病菌进行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参根接种试验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瑞毒霉500倍液和1000倍液参苗消毒,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4%和70.1%,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效果达64.0%。参苗消毒效果好,方法简单易行,对参根安全无害,是防治人参根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人参根 防治效果 疫病防治 人参疫病 甲霜灵锰锌 可湿性粉剂
  • 简介:搭防雨棚、参床覆盖,避免淋雨、漏雨、潲雨、降低湿度,改善田间生态条件等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参地上部疫病流行。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瑞毒霉、甲霜灵锰锌、乙磷铝对人参疫病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代森锰锌只有保护作用。土壤和参苗药剂处理是防治人参疾病烂根的有效方法。可供土壤消毒有效药剂:瑞毒霉、甲霜灵锰港、TPN、乙磷铝、代森锰锌;可供参苗消毒有效药剂为:瑞毒霉、甲霜灵锰锌、Sando铜粉、乙磷铝、TPN、参苗消毒的防效高简易行、节省药剂,用生物制剂11371、多氧霉素防治人参疫病无效。

  • 标签: 人参疫病 生态防治 治疔作用 参苗消毒
  • 简介:本试验选用大生M-45,仙生,代森锰锌,代森铵在人参上进行防治人参斑病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4种农药均有防治人参斑病效果,其中仙生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8.9%,并且具有治疗作用。大生M-45防效达97.1%,代森锰锌防效较差,防效为86.3%,代森铵防效最差仅为40.3%。

  • 标签: 人参斑病 药剂防治 药效试验 仙生 大生M-45
  • 简介:我公司与加拿大合作大面积栽培西洋参迄今已有7年,我们饱尝了坎坷和艰辛,在生产实践中终于闯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彻底改变了生产技术水平差、单产低的落后面貌,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栽培基地。我们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项生产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西洋参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和措施。

  • 标签: 西洋参 病害防治 非侵染性病害 生产技术 生产实践 土壤含水量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黑灰净对人参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7.26%。显著高于多少年来一直延用的杀菌剂——代森铵、代森锰锌及其同类产品腐霉利。

  • 标签: 人参 灰霉病 防治效果
  • 简介:平贝母又名平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栽培平贝母最好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并靠近水源的砂壤土。前作以大豆、玉米或肥沃蔬菜地为好。

  • 标签: 平贝母 营养失调 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治 缺素 止咳化痰
  • 简介:施保克25%乳油是进口的新型广谱杀菌剂,对水稻等农作物苗期病害防治有特效.在人参上应用尚属首次.试验证明,施保克25%乳油2500倍液防治人参炭疽病、黑斑病效果最佳,对病害有治疗和控制作用,防效达83.06%,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农药.

  • 标签: 人参 黑斑病 炭疽病 防效
  • 简介:人参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对人参生产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文研究了多菌灵与碱式硫酸铜混用对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多菌灵的处理,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平均发生率为18.8%,多菌灵与碱式硫酸铜混用病害平均发生率为7.2%,较对照下降了11.6%,达到显著标准;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6.7%,达到显著标准.

  • 标签: 多菌灵 碱式硫酸铜 人参 病害
  • 简介:40%"多菌灵.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的复配药剂,2007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多菌灵.恶霉灵"对人参立枯病防治效果优于95%恶霉灵和50%多菌灵及敌克松。为了进一步探讨、验证不同年份40%"多菌灵.恶霉灵"对人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施药量及施药技术,以便为生产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2008年按照2007年的试验方案继续开展了“多菌灵.恶霉灵”可湿性粉剂防治人参立枯病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标签: 可湿性粉剂 防治效果 药效试验 多菌灵 恶霉灵 立枯病
  • 简介:为方便花卉爱好者掌握盆栽人参技术特介绍如下;一、参盆的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5厘米左右的泥盆,也可根据参栽的大小适当调整。盆深要在25厘米左右,不能少于20厘米。盆底必须有出水进气孔。这里特别说明,有的人在花盆的下面放一个托盘,直接向那里浇水,这样做直接影响根部的透气利水,时间稍长易烂根,使人参死亡。

  • 标签: 吉林人参 盆栽 生长发育 种胚发育 根系分布 栽植方法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人参栽培根据温度全年进行五次调光,取得了很大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一年五次调光只能按季节,不能解决每天的人参生长发育适宜的光强度,为了挖掘每天的光能潜力,在县人参专家组的指导下栽培操作,进行了用纱布帷幕调光试验。经连续三年的试验,成效显著。帷幕调光是指全日按照早、午、晚不同的温度进行三次调光,以温度高低挖掘每天的光能潜力。这种调光技术的作用:一是帷幕调光可以达到光照均匀的目的,利于秋天直接撤膜放雨,防止人参在日光下暴晒;二是帷幕调光起到了伏天高温季节降低棚内光强度和温度作用,保持人参生长需要的合理光照和热量;三是帷幕调光人参产量、质量和产值成倍增加。二、操作指标在六月下旬,人参展叶后,距离棚膜20厘米左右处顺串拉上三道铁线为支撑,三道铁线的弧度与棚膜的弧度相等,然后在参棚内苫上纱布,可以拉动,形成帷幕,在阴雨天时,必须及时拉开帷幕,进行调光。在晴天每日都要进行三次调光。(详见表一)

  • 标签: 调光技术 人参栽培 光能潜力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光试验
  • 简介:通过对防风的生长习性和发育规律的了解、以及防风对外界生长条件的要求。探讨出防风人工栽培的生产技术

  • 标签: 防风 栽培 技术
  • 简介:蒲公英(Taraxacummonglicum)别名婆婆丁。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生长在山野、田边、路旁、生命力极强。是早春较好的野生蔬莱。由于它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无公害,又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一直走俏,是一种新的名优特菜。深受市民的欢迎。但目前市场上的蒲公英,基本上都是从野外采集的,数量少,上市集中,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开发蒲公英的资源,我所经多年的栽培研究,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 标签: 蒲公英 栽培技术 野生经济植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维生素C 通化市
  • 简介:天麻为兰科(Ore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ae)、天麻亚族(Gastrodinae),是多年生共生草本寄生植物,又名定风草、离合草、仙人脚、鬼督邮、赤箭、独摇芝等,是主产于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以块茎入药,其药用历史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就将其列为上品,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天麻的种类、分布、药性、

  • 标签: 天麻种子 蜜环菌 萌发菌 密环菌 柞树叶
  • 简介:为规范苦碟子药材生产,根据苦碟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种子采收、贮藏、播种、管理及采收等生产环节,可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 标签: 苦碟子 栽培
  • 简介:由于东北地区西洋参种子成熟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西洋参种子比人参种子成熟晚,不能象人参种子那样当年采种就播,第2年春就出苗,而是需要1年多的后熟过程,到第3年春出苗.常规是西洋参种子正常处理作隔年种子使用,裂口率高,出苗齐,生长健壮.近几年西洋参种子需求量大,就开始使用新种子,但须催芽,现将2种处理种子的技术介绍一下.

  • 标签: 西洋参 种子处理 催芽技术 隔年种子 新种子 温度管理
  • 简介:农田栽参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田栽参成功与否与选地、土壤改良、种子处理、播种复盖、田间管理及棚式等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把握好以上几项技术环节农田栽参是完全可行的。例如:集安人参研究所推广的复式棚种参技术、集安大地参业有限公司农田参种植技术都是非常成功的。

  • 标签: 栽培技术要点 人参 田地 土壤改良 种子处理 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