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作为色谱分析仪器,建立了水样中甲草、乙草和丁草3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方法。对影响微萃取效率的各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的微萃取条件为:在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20mL水样和50μL甲苯,在2800r/min下漩涡1min。该方法线性范围在0.02~5μg/L之间,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方法的富集倍数大于500倍。按照信噪比为3时估算的检出限在3.0~4.5ng/L之间(纯水),方法的报告限为0.05μg/L(自来水)和0.5μ/L(雪水)。使用该方法进行了自来水和雪水中的添加回收试验,在0.5,0.05μg/L添加水平,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74.2%~9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9%~12.1%之间。

  • 标签: 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 酰胺类除草剂 残留分析
  • 简介:鉴于呋虫良好的市场与应用前景,针对国内外杀虫剂品种更新较快的特点,国内相关机构应加大呋虫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大新型烟碱类杀虫剂的创制工作。呋虫是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株式会社开发、并在2002年上市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它是烟碱类杀虫剂唯一不含氯原子和芳环的,被称之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超高效、广谱、用量

  • 标签: 研究开发 呋虫胺 烟碱类杀虫剂 品种更新 开发力度 株式会社
  • 简介:2005年,住友Valent美国分公司计划开发基于三井公司烟碱类杀虫剂呋虫的两个产品,一个用于农业作物,商品名为Venom;一个用于观赏植物,商品名为Safari。

  • 标签: 美国市场 三井公司 产品 农业 计划 商品名
  • 简介:加拿大害物管理局(PMRA)已经建议道农业科学公司的除草剂EF-1343(双氟磺草,50g/L)正式登记用于春小麦、大麦和燕麦上。2001年12月双氟磺草在加拿大临时登记,该有效成分在2002年即以与2甲4氯、

  • 标签: 2甲4氯 春小麦 大麦 除草剂 燕麦 临时登记
  • 简介:3月份共484项制剂加原药产品获得登记,登记项分别为:211项除草剂、121项杀虫剂、123项杀菌剂、13项植物生长调节剂、10项卫生杀虫剂、2项杀菌剂/杀虫剂、1项杀虫剂/杀螨剂、l项杀虫剂/杀菌剂、1项杀线虫剂、1项杀螨剂。

  • 标签: 农药产品 五氟磺草胺 呋虫胺 卫生杀虫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 简介:乙草为除草剂骨干品种,由此受到众企业关注,至2003年上半年已有参与生产企业201家,成为双百企业竞争品种。近2年原药登记企业激增,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至去年,全国23个省、区、市230家企业登记产品484个厂次(原药19个厂次、单剂116个厂次、复配制剂349个厂次)。按产品登记时段划分,1990年7年时间有49家企业登记产品66个厂次(原药5个厂次、

  • 标签: 乙草胺 品种 2003年上半年 概要 产品登记 1990年
  • 简介:“叮铃铃、叮铃铃”,连日来,我国粉体设备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的三部热线电话0575-3105888、3185888、3100888铃声不断,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使得经营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电话都是要求购买同一类设备,即特别适宜于粉碎废、旧塑料管材、型材的WDJ系列涡轮式粉碎机。用户一个比一个迫切,纷纷要求先行发货。

  • 标签: 粉碎机 涡轮式 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 PVC管材 热线电话 龙头企业
  • 简介: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酸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苯肽酸不同浓度处理对辣椒植株抗逆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mg/L质量浓度的苯肽酸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抗逆性,与空白对照相比,辣椒叶片中类黄酮、总酚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6%~21.19%、7.42%~16.95%以及8.46%~241.26%;丙二醛含量下降了28.58%~52.7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31%~9.00%、4.20%~471.72%和34.98%~121.19%。200.0mg/L的苯肽酸处理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3.91%。研究表明,苯肽酸的生物学效应与芸苔素内酯类似,可诱导辣椒抗逆性增强,且具有一定增产效应。

  • 标签: 苯肽胺酸 辣椒 抗逆性 芸苔素内酯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梨中噻虫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并对20%噻虫悬浮剂在梨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经乙腈匀浆提取,NH,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2.5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在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0%~3.3%;噻虫在梨中的定量限为005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噻虫在梨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12.0~16.4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有效成分质量浓度0.06和0.09g/L,施药2~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d后采样,梨中噻虫的残留量为<0.05~0.13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4mg/kg)。

  • 标签: 噻虫胺 残留 消解动态 最大残留限量
  • 简介: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给农药行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很多农药产品的登记局势随着新政策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噻虫就是一个这样的产品。噻虫由日本武田(即现住友化学)开发,后又迎来了拜耳等国际农化公司的加入。2002年首次在日本获得登记。

  • 标签: 噻虫胺 《农药管理条例》 突出 国内 农药产品 农药行业
  • 简介:近日,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究有限公司刘长令团队取得了嘧啶类杀菌剂开发的重大突破。经过近10年时间三代化合物的研究(涉及二十多种不同结构),成功解决了困扰行业近半个世界的毒性难题,这也是团队研究30年的首次突破。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得到嘧啶类化合物,完全符合各大研发公司的期望和产业发展的方向:毒性低、结构新颖,性能好,性价比高。

  • 标签: 胺类化合物 杀菌剂 嘧啶 开发 衍生化方法 中间体
  • 简介:为评价呋虫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在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在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mg/kg。在0.05~2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6.5%之间。呋虫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d,距末次施药后7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 标签: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