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例行监测是农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农产及投入品质量安全水平、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的放矢地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是全面实施农产质量安全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2005年以来,山东省充分发挥已建的各级检测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蔬菜等农产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测工作 山东省 农产品农药残留 保障 安全管理工作
  • 简介: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用农产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将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列出13类食用农产禁止销售。这13类食用农产分别是: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 标签: 食用农产品 高毒农药 监督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 禁售 化学物质
  • 简介:在采用气相或液相色谱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时,基质效应会严重影响对某些待测物的准确定量与定性,对基质效应进行考察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或补偿,是进行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农药残留分析中基质效应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重点对基质效应的补偿与校正措施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基质效应 农药残留 色谱分析
  • 简介:农药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投入品,也是一类有毒化学品,农药施用于农田后,一部分作用于靶标生物,起到防治作用,另一部分残留于食物链,即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和生态环境安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过量施用农药致使农产有毒物质的残留给人们带来的威胁也比较突出。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农药残留 安全链 监管 锁紧 风险
  • 简介: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现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对农药残留进行有效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产品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监控 劳动生产率 农用化学品 现代农业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农产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安全,根据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决定开展国家农产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创建国家农产质量安全县的重要意义农产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农产质量安全状况总体稳定、逐步向好。但是,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农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问题隐患依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 标签: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部 活动方案 农村工作会议 安全监管体系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简介: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农业部农产质量生物性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郑永权研究员主持的2015年国家农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农产病虫害残余物和致病微生物污染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启动会于7月5~6日在北京召开。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安全性评估 致病微生物 污染调查 残余物 病虫害
  • 简介:7月份,全国化学农药总产量为170554吨,同比下降11.1%。产量最高的省份有:江苏59530吨,河南21954吨,浙江17843吨。同比分别,江苏下降22%,河南增长0.1%,浙江增长35.1%。

  • 标签: 总产量 除草剂 杀菌剂 化学农药 江苏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