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影响甘薯护效果的工艺每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甘薯护效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护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柠檬酸〉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最佳护工艺条件为A3B3C2,即复合护液的各成分分配比为:柠檬酸0.8%,亚硫酸氢钠0.6%,抗坏血酸0.4%。此外,甘薯在贮藏加工中温度应低于25℃,护时间为1h。

  • 标签: 甘薯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护色
  • 简介:荔枝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亚热带水果,营养丰富,色泽艳丽.但采后极易发生褐变和果实腐烂,造成荔枝商品性快速降低.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为解决这些问题,在以色列亚硫酸盐熏蒸褪色和酸性液体复色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褪色和复色工艺均为熏蒸处理,使用塑料大帐,处理速度快且方便,不着水,护效果好,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二段熏蒸护保鲜技术,其优点为:  (1)既可防止荔枝果皮的酶促褐变,又可抑制微生物引起的腐烂;  (2)熏蒸而不需浸水处理,可有效地防止由浸水造成的过度潮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处理简单、省工,一次处理量大.

  • 标签: 荔枝 二段熏蒸护色保鲜技术 CT-荔枝熏蒸护色保鲜剂
  • 简介:对酶法制备的汉籽多肽粉进行急性毒性研究,以期为汉籽多肽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GB15193.3—2014),采用限量法对每只小鼠按20mL/kg·bw体积于12h内经口灌胃2次上述汉籽多肽粉的混悬液,2次总剂量达20000mg/kg·bw。对受试小鼠进行连续14d观察,期间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和表现,亦无死亡发生;对小鼠进行大体病理学观察,未见脏器异常改变。结果表明,汉籽多肽粉对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20000m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

  • 标签: 汉麻籽多肽粉 小鼠 经口急性毒性
  • 简介:为有效控制新鲜葛根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酶促褐变,研究了新鲜葛根中多酚氧化酶(PP0)的部分酶学性质,包括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化学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葛根PPO的最适pH值为4.4,最适温度为55℃;在90~100℃下热处理1-3min,可使该酶基本失活,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0.75%的柠檬酸和0.3%的氯化钙配成的复合护液,对葛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加工过程中,采用复合护液对切分成型后的葛根半成品进行护处理,可使其维持原有组织的洁白色泽。

  • 标签: 葛根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