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及其杂交子代的光合特征进行测定,比较其亲本及子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中国沙棘及俄罗斯沙棘呈"双峰"型,杂交子代呈"单峰型";全天蒸腾速率以俄罗斯沙棘最大,中国沙棘最小;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三者相似,均在14:00达到最小值;全天气孔导度以俄罗斯沙棘最大。

  • 标签: 沙棘 杂交子代 光合特征
  • 简介: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 标签: 沙棘叶 提取物 提取方法 提取率 茶多酚 儿茶素
  • 简介: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与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薄,具湿生植物属性;中国沙棘的特点是:叶面积小,叶绿素含量低,百果重小,果实成熟期长,干物质积累慢,产量低;光合速率低,蒸腾强度小,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但水分利用效率高;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厚,具旱生植物属性。在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是影响沙棘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俄罗斯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是获得优良性状互补且杂种优势显著的杂种沙棘的有效育种方法。

  • 标签: 俄罗斯沙棘 中国沙棘 果实发育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午休
  • 简介:利用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扦插皆可生根,但生根率差异较大;1~2节(1~2芽)插穗生根率低,3节(3芽)以上生根率较高,生根率随节数(芽数)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6节(6芽)插穗,生根率最高。

  • 标签: 节数 插穗 嫩枝 扦插 生根率
  • 简介:使用Li-6400Q光合仪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沙棘6树种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及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6种树种光饱和点均较高,较适应当地高光强环境,乔木光补偿点低于灌木,乔木对光能利用率较高。所测定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沙棘呈双峰曲线,其它为单峰型曲线,日进程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综合或交错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明显,乔木的较灌木的高,且日变化相对稳定。所测定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节律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沙棘、山杏、山桃较低,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高。同时测定树种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沙棘、山杏、山桃较高,而河北杨、小叶杨和柠条的较低。

  • 标签: 沙棘 其他树种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沙棘抑瘤抗癌问题,一直是世界沙棘主产国前苏联与中国在开发利用中十分关注欲求解决的迫切问题。前苏联和俄罗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沙棘提取物、制剂抗肿瘤具有明显活性,不同沙棘提取物对不同类型肿瘤具有单向性的效应。通过对沙棘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的测定,试图解释沙棘提取物中抑瘤抗癌的活性成分。

  • 标签: 俄罗斯 沙棘提取物 抑瘤抗癌
  • 简介:沙棘作为观赏性植物已经在圣约翰斯纽芬兰纪念大学生长了30多年,因此,人们断言沙棘果可以在加拿大纽芬兰东部,凉爽、湿润的北方生态带环境下大量生产。该岛的气候条件深受北部海岸拉布拉多猎狗寒流的影响。7~8月的平均气温为15℃,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无霜期植物的生长期只有130d。年降水量超过1500mm,其中75%为降雨。2001年,一家加拿大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10种"少棘刺"的沙棘品种,并将它们栽到了北纬47°47′,西经53°12′,比海平面高17m,面积为0.2hm2的无其他树木的试验土地上。该地pH为4.5的灰化土,由于有浅硬的土层,所以有上层滞水面,因此将此层打碎,添加石灰中和土壤,并建立排水系统。"Aley"(雄株)和雌株"Rodnitchok"、"Chuiyskaya"、"Karima"、"Vitaminnaya"、"Obilnaya"、"Samarodok"、"Zolotistaya"、"HR-1414"和"HR-66",种植的雄雌比为1∶11,种植密度为1850株/hm2,株行距为1.5m×3.6m。2002年的第一个冬季有16棵(325棵雌株中的11棵,22棵雄株中的5棵)沙棘受霜冻的影响,根部患病死掉。其他所有的植株生长良好,并在第2个生长季生长的很茂盛。2003~2006年冬季的存活率为98%。雌性品种的生长态势很强,但"Aley"没有开始几年的生长旺势。树木高度每年生长40cm,盖度增加30cm。一旦被栽种,所有的沙棘品种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2007年,沙棘产量为9.4t/hm2,这就表明大规模种植沙棘是可行的。

  • 标签: 沙棘 俄罗斯品种 大西洋海洋气候 北方生态带
  • 简介:沙棘纯果是沙棘果加工工艺中的一道关键工序.采用速冻方式,解决沙棘果难与枝条脱落、分离以及保鲜贮藏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该项技术的可行性.

  • 标签: 沙棘纯果 冻结量 下果率
  • 简介:沙棘产品的开发关系到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已开发的一些主要沙棘产品,指出沙棘产品的开发有赖于沙棘基础原料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好的沙棘原料是沙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保证,并预测了沙棘产品未来的开发方向。

  • 标签: 沙棘 产品 研究 开发
  • 简介:本实验将沙棘枝条从顶端依次向下剪取5段,每段3cm。选用5种生根素(ABT1、ABT2、GGR6、GGR7、硝普钠+ABT1)对3cm的沙棘嫩枝处理,并采用3种育苗方式(土培、水培、沙培)进行微扦插实验。结果表明:土培、水培、沙培的生根率依次为49%、65%、80%。在土培、水培、沙培三种基质中,对比5种生根素处理的沙棘枝条生根率,生根素GGR6处理的枝条生根率最高,依次为:55%、83.8%、96.8%。在土培、水培、沙培三种基质中,比较不同段的生根率,第3段生根率最高,依次为:67.36%、73.75%、84.33%。在土培、水培、沙培三种基质中,同一时期根的长度土培、水培、沙培依次为:1.90cm、3.60cm、6.45cm;根的数量依次为:2.10条、2.75条、4.45条;根的直径依次为:2.35mm、2.60mm、3.25mm。本试验为沙棘的大规模产业化种植提供理论性依据。

  • 标签: 沙棘 微枝扦插 生根率
  • 简介:本试验主要研究低度沙棘酒配制的最佳调制工艺。对主要因素基酒用量、沙棘清汁用量、香料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采用L18(37)正交试验全面考查酒精度、基酒用量、糖用量、沙棘清汁、高粱香精、清香型香精、乙基麦芽酚等因素对酒质感官质量影响,获得最佳配方是:酒精度38%、酒基35%、沙棘清汁16%、冰糖4%、清香型香精0.015%、高粱香精0.015%、乙基麦芽酚0.013%,质量指标达到企业标准优级要求。

  • 标签: 沙棘 低酒精度配制酒 工艺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沙棘叶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及其沙棘叶生理功能、作用和已完成的沙棘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具有产量大、易收集、采集周期长、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易贮藏等优于果实的自然优势,对沙棘叶进行开发和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沙棘资源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沙棘叶 营养成分 功能
  • 简介:在半干旱地区九成宫研究了"太阳"、"楚依"和"优胜"与"蛮汗山"杂种F1代无性株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优势表现为:提高了单株果枝数、新梢数、叶面积指数和百果重,并增强了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杂种生理优势表现为:光合强度偏向母本,水分利用效率偏向于父本,没有"光合午休"现象。

  • 标签: 沙棘 杂种优势 表型指标 光合生理特性
  • 简介:伤口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身体的一定数目的细胞进行的变异反应,反过来又受一些控制系统的控制。然而,一些正常的变异会以各种方式来影响身体。一般而言,可以利用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和其他的许多身体的养分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各种生病的过程和无数的外部条件同时也会出乎意料的影响这一进程。

  • 标签: 软组织 动物 修复 沙棘 控制系统 外部条件
  • 简介:沙棘是药食同源的功能植物,果实中含有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黄酮醇、原花青素等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溃疡、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沙棘抗氧化活性物质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标签: 沙棘 抗氧化 抗坏血酸 黄酮醇 原花青素 维生素E
  • 简介:俄罗斯已经有250名科学家进行了俄罗斯联邦沙棘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沙棘生态学、植物学和形态学;基因和遗传学;生物化学;可种植环境延伸研究。160年前的苏联,沙棘最初是作为一种绿化美化的植物种植。野生沙棘的产量低,并且沙棘的生物化学组分分布也不均匀,同时由于具有棘刺,果实的收获方式也不同,因此,发展果园种植的模式很重要。俄罗斯的植物繁育者坚持不懈的收集并研究沙棘的基因组成,同时不断改良使沙棘繁育的方式更加有效。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沙棘繁育的方法。

  • 标签: 沙棘 研究 俄罗斯联邦 导入 遗传学 繁育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
  • 简介:通过沙棘良种基地建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以及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裸地不同设施嫩枝扦插育苗和苗木繁育率技术试验,探索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良种低成本、快速繁育技术,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为主体,配套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抗旱增肥、反季节扩繁等为特征的配套快速繁育技术,在一年的时间内塑料大棚苗木数量翻一番,日光温室苗木数量翻两番.

  • 标签: 良种 沙棘 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 快速繁育技术 嫩枝扦插技术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
  • 简介:1《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是综合性的农林技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有关沙棘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报道国际沙棘协会工作进展,同时刊登沙棘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中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介绍、经验总结、动态、译文及文献综述等。

  • 标签: 研究与开发 沙棘 征稿简则 国际 科学研究 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