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检验过程中予以FMEA方法的风险。方法:经组建分析团队、分解流程等步骤,对发生度进行估算、确定检测度,计算风险优先数,确定量化分析药品检验中的若干个风险点。结果:经分析,确定药品检验单位RPN超过150总共具有9个失效模式,包括检测标准不使用检验样品等,对于不同失效模式予以针对性纠正措施和预防干预措施。结论:在药品检验期间,予以FMEA方式,可对其间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管理,从而显著提升检验单位风险防控能力。

  • 标签: FMEA方法 药品检验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慢性病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慢性病药学服务,并将其归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其FMEA模式慢性病药学服务,并将其归为观察组,对比组间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药物相关问题,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用药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治疗药物相关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FMEA模式慢性病药学服务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加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FMEA模式慢性病药学服务 血压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FMEA质控管理对于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5月份至2021年9月份收治的40例住院病人,使用随机平衡法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病人的数量为20例,甲组住院病人的病案终末质量控制为常规管理,乙组住院病人的病案终末质量进行FMEA质控管理,比较两组病案的质量。结果:进行了FMEA质控管理后,乙组住院病人的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效果更好,P

  • 标签: FMEA质控管理 住院病案 终末质量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筛选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结果: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中,接收患者较多,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占有很高的比例。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筛选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为临床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可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FMEA 风险评估法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防控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至12月收治的290例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于FMEA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肺功能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