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褥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好发于卧床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如臀部、髋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及肩胛部和足跟等处,其中以髋部和骶尾部最多见.现将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褥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仍居首位。产妇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险,预后严重,休克时间过长,可使产妇在短时期内死亡,即使获救,也会因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显(席汉凡)综合征,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自孕期及分娩后各个时期的预防或观察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做好每个时期的护理工作,

  • 标签: 产后出血 观察护理 预防 严重并发症 产妇死亡 垂体前叶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方法对社区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后生理、心理、社会、个人因素密切相关。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积极主动做好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脐静脉用药后血肿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产科经剖宫产娩出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交替法,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脐静脉用药方法与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并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抢救时间、疼痛感、统计静脉血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Y型留置针和预防护理干预后,抢救时间缩短、NIP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静脉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及预防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静脉进行用药,产生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缩短患儿抢救时间、降低疼痛感,并且减少静脉血肿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用药 血肿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其适用体会。方法:在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5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择取资料完备的72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双盲选法随机分为2组,各有36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就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状况进行统计,且就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ICU综合征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可进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预防 ICU综合征 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我院治疗的116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8例,B组采用精细护理,A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成功概率。结果:A组中预防有效患者例数为48例,预防有效概率为82%,B组中预防有效患者例数为56 例,预防有效概率为96%,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患者,两个组差异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提前预防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明显降低,可广泛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5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纳入研究,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25例,参考组进行一般护理,试验组进行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VAP发生指数以及护理前后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结果:试验组VAP发生指数低于参考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取一般护理联合预防护理有助于预防VAP,同时促进病情稳定发展。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危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预防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5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纳入研究,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25例,参考组进行一般护理,试验组进行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VAP发生指数以及护理前后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结果:试验组VAP发生指数低于参考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采取一般护理联合预防护理有助于预防VAP,同时促进病情稳定发展。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危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孩子最喜欢夏天了,因为可以自由地玩耍,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照在孩子身上可以使血流量增加,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孩子的皮肤也会显著吸收阳光而制造维生素D,并帮助吸收钙和磷。不过,晒伤的危险也会找上孩子。

  • 标签: 孩子 晒伤 预防 血流量增加 新鲜空气 抵抗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护理风险评估以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份医院接收的200例心血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实验开始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评估与预防。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93.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72.3%,所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是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评估,可以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并且增加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所以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风险评估 预防
  • 简介:目的总结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13例癌症化疗患者使用PICC155例次,应用6种(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刺激性化疗药物,统计其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155例次PICC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9.03%;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1.94%。结论PICC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

  • 标签: 化疗 PICC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开展宫颈病变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宫颈病变的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实例和具体建议。

  • 标签: 宫颈病变 预防措施 HPV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