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检测萘普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WatersXBridge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36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0)-乙腈(50∶50),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萘普峰与相邻杂质峰达到有效分离;样品溶液室温放置24h,峰面积无明显变化,溶液稳定性较好;各杂质的回收率在94.1%~100.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药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萘普生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前临床微生物室肩负着微生物病原体检测、抗生素药敏试验、院内感染监测以及耐药菌流行趋势监测等重任。而传统的临床微生物进修单一的技术传授带教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笔者将现代临床微生物和微生物进修的特殊性进行结合,在带教方式和带教理念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技术传授为主的带教模式,让进修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还培养了将临床微生物与临床各科室紧密联系的思维。

  • 标签: 临床微生物 进修生 带教
  • 简介:儿童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epilepsy,RE)也称药物RE,至今其定义没有明确标准,癫痫患者中约20%将成为RE。国内诊断标准是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而且治疗6个月,发作率仍〉50%。国外早就应用酮饮食(KD)来治疗儿童RE,且其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肯定,但其机理至今尚不清楚。KD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可以积极预防和经对症处理缓解。

  • 标签: 生酮饮食 难治性癫痫 疗效
  • 简介:对植物内真菌团青霉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酸乙酯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手段、理化常数以及与文献对照的方法,化合物被鉴定为6-acetyl-2α,5-dihydroxy-2-(2-hydroxypropyl)-3α,8-dimethylchroman(1),communolB(2),communolE(3),communolG(4),4-phenylcarbostyril(5),viridicatol(6),3-Omethylviridicatin(7),trans-ferulicacid(8),1,2-benzenediol,4-(2-methoxyethenyl)(9)。其中化合物1和5–9为首次从团青霉的大米发酵产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团青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分析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毕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利用QQ群进行实习管理的可行性,详述如何将QQ群主要功能应用于药学类本科毕业实习管理工作。

  • 标签: QQ群 药学类 毕业实习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性睾丸损害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病机制.方法给雄性大鼠足垫、背部及睾丸多次分别注射同种异体精小管匀浆与弗氏佐剂混悬液及结核菌素,诱导免疫性睾丸损害.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精小管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检查并对管腔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睾丸质量及精小管管腔液中大多数化学成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精小管无精子,组织学检查基底膜出现增厚及透明样变性,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可见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结论由注射同种异体精小管匀浆与弗氏佐剂混悬液及结核菌素诱导的免疫性睾丸损害可导致精小管管腔液成分出现显著变化,精小管病理改变及精障碍型无精子症.

  • 标签: 大鼠 生精小管 免疫组织化学 精子发生
  • 简介: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型药物传释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在临床上发挥巨大的治疗作用.药物靶向传释系统是一门讲授新型药物传释系统的设计思想、制备方法、基本特征、体内动力学及药效评价的课程.为了适应新型药物传释系统的发展,培养本科英文文献阅读的能力,分析药剂学专业本科英文专业文献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文献教学、文献阅读和文献汇报四者有机结合,通过英文文献阅读中对三个要素一Why,What和How的思考、批判性的阅读、差异化的文献阅读目标的设定,训练本科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药剂学专业本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英文文献 阅读 汇报
  • 简介: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含果糖注射液规范化使用的效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按季度提取2015—2016年佛山市高明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含果糖注射液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2015年(干预前)、2016年(干预后)使用含果糖注射液的患者各120例,对比分析药学干预前后含果糖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药学干预包括专项点评、沟通建议、用药宣教等一系列措施。结果:2015年(干预前),我院含果糖注射液使用金额达128.66万元、限定日费用高达206.51元、药物利用指数为2.64(远〉1.0);含果糖注射液不合理使用率高达79.17%(95/120)。2016年(干预后),我院含果糖注射液使用金额大幅降至60.64万元;药物利用指数降至1.21,接近标准值1.0;限定日费用降至172.61元,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幅减轻;含果糖注射液不合理使用率仅19.17%(23/120)。结论:药学干预大大促进了含果糖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含果糖注射液 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Ⅲ期患者术后5年存率的影响因素。我们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经组织学证实的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NSCLC术后患者共220例,且存活期大于3个月。影响因素有多个变量,如年龄、性别、吸烟、酒精、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抗糖尿病药物、肿瘤分期、病理学、治疗方式、发病部位(左侧或右侧)以及脂质水平。通过单变量分析,我们发现肿瘤分期与Ⅰ~Ⅲ期NSCLC患者的5年存率相关。此外,糖尿病、高血压和发病部位(左侧或右侧)分别与NSCLC患者Ⅰ期,Ⅱ期和Ⅲ期的5年存率相关。由此可得,慢性病及其治疗药物可能对肺癌患者术后5年存率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非小细胞 肺癌 5年生存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病区专项整治后近3年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下一步的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提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汇总,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结果:2014—2016年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7.24%、44.32%、41.25%,呈逐年下降趋势;AUD分别为33.35、34.45、34.21DDDs/(100人·d);治疗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4.94%、55.35%、59.76%,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6.75%、55.35%、66.06%,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100.00%、93.10%、93.33%;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30.18%、22.45%、28.63%;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663.30、678.56、855.00元,呈增长趋势。结论:专项整治后我院病区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大部分符合卫生部要求,但抗菌药物目录尚需调整,抗菌药物知识培训需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菌药物监控系统的建设也需加强。

  • 标签: 专项整治 病区 抗菌药物 现状调查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西藏自治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IS系统统计该院2016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金额,以用药频度为指标,分析用药合理性。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每月上、中、下旬每周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采用EXCEL软件逐张录入处方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西藏自治人民医院2016年使用麻醉药品12种,精神药品11种,共计23种。全年使用量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阿普唑仑片。处方点评共收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1642张,确定不合理处方共计373张,占比22.72%。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相关规定(23.32%)、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0.91%)、无适应证用药(15.55%)。结论:西藏自治人民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确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 用药频度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