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儿童良性中央一颞区棘波灶性癫痫(BECCT).近年来在国际上已正式列为原发性部分癫痫中的一个独立形式,十几年来,在我们所做37例典型的BECCT脑电图中,发现有3例局灶放电与两侧对称的爆发性活动同时存在的特殊表现,国内报道不多。病例1施×,女,12岁,患儿从8.5岁起,家人发现睡眠时右面部抽搐,发作期不定,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左右,刚入睡后发作,查体智力正常,神经系

  • 标签: 儿童良性癫痫 常规脑电图 局灶放电 两侧对称 特殊表现 局部放电
  • 简介:本研究对2000年7月-2006年10月间,确诊为鼻窦炎的214例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以探讨脑电图与鼻窦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电图 鼻窦炎 头痛 炎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儿童睡眠脑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部分剥夺睡眠法对57例年龄4~48个月的足月CP儿进行睡眠脑电图描记。结果53例EEG异常(93.0%),主要异常为睡眠纺锤波缺失(80.7%),见于各型CP,3个月时即可检出;两半球脑波明显不对称占22.8%,主要见于偏瘫以及存在左右差的双瘫型CP;痫样放电占19.5%,见于合并癫痫发作者。结论睡眠EEG检查有助于CP早期诊断、分型、合并癫痫的诊断,可作为高危儿随访及早期CP患儿常规评价内容。

  • 标签: 脑性瘫痪 睡眠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检查及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可见α慢化、θ波增多、广泛低电压、不对称等情况,脑电图的异常率达到了58%(29例),数据较之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见α慢化、θ波增多、广泛低电压等多种异常脑电图表现,这可能是导致患者抑郁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可将其作为诊断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参考指标,为临床提供神经生理学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脑电图 脑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癫痫发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新生儿科中的66例惊厥发作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对其采取视频脑电图监测,随后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经监测其中有20例患儿在惊厥发作时伴随出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癫痫发作;还有11例患儿在发作期间并未监测到癫痫样放电,判断为非癫痫发作。根据20例患儿的相关检查结果及表征将其分类,确认其癫痫发作的所属类型,其中14例为局部痉挛性、3例为肌阵挛性、3例为局部强直性。患儿在睡眠期可检测到的癫痫样放电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清醒期。随后对监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结论:在新生儿癫痫发作时的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分类信息,起到更好的甄别作用,对于早期发作及预后均具有积极帮助作用,可持续深入研究。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惊厥 癫痫发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动态脑电图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34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脑卒中后无继发癫痫者34例作为常规组;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和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动态脑电图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检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P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脑卒中 癫痫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典型与不典型失神发作(AS)儿童的脑电图(EEG)及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AS患儿4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分为典型失神发作(TAS)组与不典型失神发作(AAS)组,各2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控制率。结果:同TAS组患儿比较,AAS患儿起病年龄更小,患儿发作频率更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更长,合并其他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异常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的占比均更高,过度换气诱发发作占比更低(P<0.05)。随访6个月,其中TAS组出现1例擅自停药;AAS组出现1例连续服用3个月后自行停药复发。TAS组控制有效率为94.74%(18/19),AAS组控制有效率为52.63%(10/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长、有无合并其他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表现、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情况、EEG背景活动、发作期EEG表现在TAS与AAS患儿中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鉴别两种发作类型的诊断依据。另外TAS药物控制有效率好于AAS。

  • 标签: 儿童 失神发作 脑电图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研究显示,我国有癫痫患者达到900万,有600万左右的患者是活动性癫痫,每年新增病例有40万,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患者未进行正规的临床治疗,很多人对癫痫疾病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癫痫承受极大的压力,本次就针对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主要研究癫痫病症,筛选研究主体为癫痫病症患儿,有90例,针对所有的患儿均进行了视频脑电图诊断,并给予常规脑电图检测,针对临床诊断数据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此次共筛选研究目标有90例,运用不同的方式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诊断,观察患儿痫性放电情况,视频脑电图检出率是86.67%,常规脑电图是55.56%;通过痫性放电同步检测,显示临床发作检测病患,视频脑电图检出率偏高,有比较性(P<0.05)。结论:此次针对癫痫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数据显示视频脑电图诊断更具有临床优势。

  • 标签: 视频脑电图监测 癫痫患儿 诊断 定位 作用
  • 简介:脑梗塞(cerebralembolism)是危害人数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早期防治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高压氧(HBO)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潜力的一种方法.我院1997年以来对7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HBO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脑电图改变,以探讨脑电图可作为在HBO治疗中了解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和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脑电图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在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期间,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n=39)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药前记为对比组,用药后记为观察组,比较患者用药前后α频率、高幅度 θ波、 θ节律减慢的影响情况。结果:患者用药前后 α频率、高幅度 θ波、 θ节律减慢的变化情况明显高于用药前( P< 0.05)。结论:采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的脑电图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影响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疑似癫痫发作但在发作过程中无明确癫痫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的病例进行明确诊断.方法对36例临床上疑似癫痫发作,但常规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及MRI)均未见异常的患者做24h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结果36例患者中30例24hVEEG记录到至少1次发作,6例无发作.间歇期记录到典型癫瘸样放电20例(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有不典型异常脑电改变者5例(慢波或电压改变).全部患者中26例(72.2%)诊断为癫痫,3例(8.3%)诊为晕厥,2例(5.6%)诊为假性发作,2例(5.6%)诊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3例(8.3%)不能明确.结论针对疑似癫痢样发作但发作过程中无明确癫痼样放电的病例,可以通过做24hVEEG结合间歇期脑电特点、视频记录到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的参数调节和病史帮助明确诊断.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癫痫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结合皮层脑电图在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定位癫痫灶的意义。方法对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其临床发作类型、体征、磁共振波谱分析、皮层脑电图定位癫痫灶,同时对癫痫灶进行手术干预。结果随诊6个月~5年。根据1996年Engel疗效分级标准评测:Ⅰ级为10例、Ⅱ级为2例、Ⅲ级为3例、Ⅳ级为1例。Ⅰ级、Ⅱ级12例为临床治愈,Ⅲ级3例为好转,治愈率为75%,治愈好转率为93.8%。结论磁共振波谱分析可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皮层脑电图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率,提高手术的效果。

  • 标签: 癫痫 磁共振波谱分析 皮层脑电图 致痫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脑电图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已经选取了68例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需学习脑电图相关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脑电图教学效率和质量,将采取“摸球法”对68例学生分组,最终分配为使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观察组,分析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经考核数据分析,观察组学生有关脑电图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5.1±3.4)分、(98.4±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4±1.6)分、(86.9±1.4)分(P<0.05)。同时也评估了两组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图实习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及自学能力。

  • 标签: 脑电图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成绩 自学能力
  • 简介:目的探索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脑电图在癫痫病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以及两者的优势。方法对196例癫痫患者进行脑CT扫描和脑电图常规描记。结果196例中原发性癫痫140例(71.43%),继发性癫痫56例(28.57%)。脑CT异常率66.66%,脑电图异常率96.36%,痫波检出率23.47%。脑电图以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CT和脑电图的符合率80.95%。结论CT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病因的有效方法。而脑电图对癫痫病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

  • 标签: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电图 癫痫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的准确性以及对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6月10日-2020年6月10日收治的83例病毒性脑炎为探究对象,先后给予83例患者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MRI(核磁共振)以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检查的检出结果,同时分析不同预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5.18%;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85.54%;CT检查异常率为80.72%;MRI检查异常率为81.93%。脑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脑脊液、CT以及MRI检查,且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0.05;预后越差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越为严重,重度异常率越高,且痊愈患者的正常率高于致残患者,组间具有差异,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实施脑电图检查,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可作为诊断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准确性 评估预后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