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及普外科1200份肿瘤住院患者的病历,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病历医嘱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合理病历为972份(81%),不合理病历228份(19%).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溶媒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用药等.结论通过对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肿瘤住院患者 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评价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使用药历管理软件,对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消耗金额排序/DDDs排序(B/A)。结果: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药物主要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用药,药品价格不断降低。结论:我院在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颅内恶性肿瘤 临床用药 DDDS DDC B/A
  • 简介: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以人的健康马中心的护理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健康人一旦进入患病者角色,往往由于人院後诸如环境陌生、人际关系改变、缺乏信息交流等因素,使患者产生消极的心理。这种心理平衡的失调有时甚至会超过实质性器官对身体的损害。笔者认为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的心理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住院患者 实质性器官 健康人 护理模式 护理观念
  • 简介:目的:对我院5年中39岁以下住院肿瘤病人进行统计分析,为本地区的低龄化肿瘤的研究提供数据和信息。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39岁以下住院肿瘤病人8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9岁以下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5~35岁年龄段发病率上升较快,比一般文献资料报告提前约10年;②39岁以下病例占住院病例的1.06%(812/76601);③39岁以下低龄肿瘤位居前9位的顺序依次是:肝癌、脑瘤(颅内肿瘤)、鼻咽癌、肺癌、霍奇金病、白血病、宫颈癌、肠癌、骨瘤;④伽玛刀治疗头部肿瘤、肝癌、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结论:医院应加强相关科室和主要病种的诊疗,尤其是伽玛刀治疗肿瘤的科研工作;有关部门应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水平。

  • 标签: 低龄化肿瘤 构成比 顺位 伽玛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 分类及病因 ,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借鉴压疮及皮肤其他损伤流行病学调研工具 , 根据 住院 老年患者特点进行改良,制作患者皮肤损伤调查表,对在院老年患者 皮肤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648 例 老年住院患者中,皮肤伤发生率达 22.53% ,且与年龄成正比。皮肤伤类型以压疮最为多见,为 40.41% ,其次是失禁相关性皮肤损伤及抓伤。皮肤伤 病因 报告中, 65.07% 为糖尿病患者、 35.62% 为脑梗塞患者。结论 住院老年患者皮肤伤发生率高,损伤类型呈多样性,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皮肤伤;发生率 全球 人口老龄化 越趋严重,根据 WHO 的数据, 到 2050年 6 0 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预计从 10%增至 21%, 其中增长最迅速的是发展中国家 [1] 。 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年增长率高达 27.48% [2] 。随着老年护理需求的逐渐增加,改善老年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年龄、疾病、生理改变等原因,在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皮肤健康问题更为明显,如若不及时干预甚至对其整体健康状况都会造成巨大损害。为了解住院患者皮肤伤的现状,特对老年科住院患者发生皮肤伤的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入住我院老年科的患者。纳入标准:①住院时间≥ 24h;②年龄≥ 60岁。③住院后发生皮肤损伤。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借鉴压疮及皮肤其他损伤流行病学调研工具 [3] , 根据老年患者特点进行改良,制作患者皮肤损伤调查表。对于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损伤的患者即刻运用此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1 )一般资料: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 2 )疾病资料:住院天数、进食方式、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用药情况。( 3 )皮肤损伤情况资料:皮肤损伤类型(包括压疮、医疗器械相关性损伤、失禁相关性皮肤损伤、粘膜器械相关性损伤、撕脱性皮肤损伤)、皮肤损伤程度、损伤部位、损伤原因。( 4 )皮肤预防及护理措施:减压装置使用、受压部位敷料及减压时间、警示标识、失禁及皮肤撕脱伤预防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1.2.2 研究方法

    成立住院患者皮肤损伤调查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选取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护士 5 名,经过统一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情况的辨别及处理方法。调查开始前能全面掌握调查内容,掌握老年患者沟通技巧,能够在调查中与患者有效沟通 ,并依照研究工具的记录流程完整严谨的统计数据。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频数和百分比等指标对皮肤损伤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秩和 检验 ,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老年住院患者共计 648人,其中住院患者后发生皮肤损情 148例。现总结结果如下: 2.1 皮肤伤患者年龄分布 见表 1 表 1 各年龄段住院患者皮肤伤发生率比较 60-70 70-80 80-90 >90 住院患者( 648 人 ) 156 208 223 61 皮肤伤患者( 146 人 ) 3 47 61 35 比例( % ) 1.92 22.60 27.35 57.38 2.2 皮肤伤类型 见表 2 表 2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伤类型分析 项目 数量 比例( % ) 压疮 59 40.41 失禁相关性皮肤损伤 32 21.92 抓伤 28 19.18 医用胶黏剂相关皮肤损伤 11 7.53 撕脱性皮肤损伤 9 6.16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3 2.05 其他 4 2.73 2.3 皮肤伤患者疾病情况 见表 3 表 3 老年住院皮肤伤患者疾病调查 疾病 数量 比例 % 冠心病 118 80.82 糖尿病 95 65.07 脑梗塞 52 35.62 阿兹海默病 43 29.45 肾功能不全 41 28.08 帕金森病 23 15.75 其他 8 5.48 3 讨论

    3.1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伤年龄的分析

    根据调查 2018 年 1 月 -12 月住院的 648 例老年患者中,我们发现 22.53% 的患者住院期间有皮肤伤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损伤的出现呈递增趋势, 9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皮肤伤发生率可高达 57.38% 。 以 70 岁为年龄分水岭,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皮肤伤发生率较不足 70 岁的病例,呈现大幅提高。

    3.2 老年住院患者皮肤伤类型统计

    本次调研的 146 例皮肤伤事件中,发生压疮 59 例,占在院皮肤伤患者的总数的 40.41% ;其次为失禁相关性皮肤损伤,占总数的 21.92% ,抓伤居第三,为 19.18% 。数据表明,虽然国内外有大量对压疮的研究,临床对于其预防及处理也趋于成熟,但是其发生率仍居榜首。这与老年患者自身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缺失有关 [4] 。同时,老年人大脑功能减退,感知能力下降,住院患者由于身体原因导致生活活动力度下降,也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疾病影响、智力减退等原因,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研究显示 65 岁以上并发尿失禁的患者 成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高发人群 [5]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退化,皮脂腺分泌不足,体内固有水份及细胞中的水份减少,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的情况,同时老年患者表皮细胞减少,皮肤再生能力减弱,稍有挠抓后容易出现皮肤破损。老年患者静脉条件差,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穿刺及 PICC 等使用较多,老年患者皮肤薄脆,留置导管使用的敷料、心电监护护的电极片等也易造成皮肤损伤。 3.3 老年住院皮肤伤患者疾病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 146 例皮肤伤报告中,老年住院患者中以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居多。由于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不可恢复,冠心病成为我国老年慢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 5 ] ,故皮肤伤患者中患有冠心病的比例 这一数据存在假阳性可能 。糖尿病患者 从该疾病病因及病理机制角度分析,存在 皮肤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及排汗异常,容易合并皮肤瘙痒进而抓伤。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末梢循环障碍,加之老年患者对温、痛觉感觉减退,也会出现压疮、烫伤的情况。很多脑梗患者会留有运动功能障碍 [ 6 ] ,偏瘫后的行动不便及长期卧床易增加压疮的风险。另外,阿兹海默病患者由于智力衰退和精神衰退,也会出现自伤、跌倒等情况的发生。 4 小结

    住院老年患者皮肤伤发生率高,且与年龄成正比。老年疾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存在多病种并存的情况。患者损伤类型呈多样性,其中以压疮最为多见,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重视。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脑梗,更易发生皮肤损伤,在护理脑梗患者时应及早做好干预,防止皮肤破损等情况的发生。老年患者反应迟缓、智力下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 针对年龄,皮肤伤高发类型及病因危险因素这三大方面,制定 更为细致耐心 的护理路径 ,以期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感染,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WHO 2015.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Switzerland. 曹丰,王亚斌,薛万国 , 等.中国老年疾病临床多中心报告 [J]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 , 17(11) : 801 - 808 .

    郭艳侠,蒋琪霞 .Delphi法在压疮及皮肤其他损伤流行病学调研工具构建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 2015,29(8 ):2829-2832. 沈洪霞 .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分析 [J]. 中国医疗美容 , 201 4 , 5 : 154 - 156 . 唐旭丽 .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研究进展 [J].中西医结合护理, 2018 , 4 ( 4 ): 185 - 189 . 张春 , 金芳霞 , 张银雪 , 等 .应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 9 , 1 9( 8 ): 2 9 0 -2 96 . 王艳秋 .脑梗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 18 ( 76 ): 251 -2 53 .

  • 标签:
  • 简介: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近年来,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统计,我院收住的恶性肿瘤病人也呈明显的逐年上升之势,尤其近5年,从2005年的839例,上升到2009年的1415例,增长了68.7%。其中肺恶性肿瘤,是收住比例最大的一种,5年当中占全部住院恶性肿瘤病人的19%,一直排列第一。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病例统计分析 住院 恶性肿瘤病人 2009年 人类健康
  • 简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已成为眼科护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专科护士在做好专科护理的同时,更应加强老年人安全护理,确保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笔者对老年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安全护理 住院患者 眼科 护理工作 老年人 安全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城镇职工住院患者疾病特点及药品费用情况,为有效控制医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及药品费用提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市城镇职工参保住院患者10%的样本,统计分析住院费用前10位系统疾病和10个常见病种的个人负担及药品费用情况。结果:系统疾病中的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常见病种中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支和肺炎的药品费用比例都超过了个人负担的50%。结论:住院费用前10位系统疾病和常见病种中的大多数应成为今后费用控制的主要对象,需要探索按病种付费、药品目录调整、药品分类给付等手段来控制费用。

  • 标签: 系统疾病 病种 个人负担 药品费用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询问或调查表形式对120例老年患者常见的孤独、恐惧、焦虑、悲观、行为退化等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和心理护理效果评估。结果:62.5%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负性表现,(孤独寂寞型占41,33%、焦虑恐惧型占30.67%、悲观失望型占17.33%、行为改变及偏执心理型占10.67%)。经相应心理护理后,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多数伴有负性情绪,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利于老年住院患者的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2014年6月至9月我院住院医嘱问题用药的构成.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并总结药师干预的医嘱,归纳用药不合理类型.分析其中原因。结果:在所有不合理医嘱中.药品的溶媒选择错误和用法用量错误的医嘱占所有不合理医嘱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6.89%和41.30%。结论:药品的溶媒选择和用法用量非常容易出现错误.药品的相互作用、重复用药和配伍禁忌问题更不容忽视,值得临床注意。

  • 标签: 住院医嘱 不合理用药 溶媒选择 用法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2011年1—6月1289份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采用Excel表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转归、不良反应、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以静脉滴注为主(96.6%),联合用药率为25.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37.9%和18.6%;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的用药频次分别居前3位。联合用药集中在大环内酯类和卢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不足3%。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运用selectsample应用程序,对医院2002—2005年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免疫调节剂的销售金额排第一,且均采用国产药品,其中香菇多糖占有极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其临床应用广,单价也比较高。抗肿瘤抗生素排在第2位,其中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丝裂霉素都以进口为主。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排第三,其进口药所占比例为43%。结论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相对合理。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恶性肿瘤近年来呈年轻化上升趋势,化学药物的应用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杀死生长中的肿瘤细胞,可以减少或防止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提高疗效.但是它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所以在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肿瘤患者 临床护理 术后肿瘤复发 恶性肿瘤 化学药物 肿瘤细胞
  • 简介:妇科肿瘤的治疗方法虽仍以手术和放疗为主,但应用化学药物作为其辅助治疗或晚期及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较重,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从而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所以加强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保证治疗、减少副反应造成的危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妇科肿瘤患者 化疗药物 静脉穿刺 妇科恶性肿瘤 造血功能障碍 胃肠道反应
  • 简介: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适,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 标签: 肿瘤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告,女性50%以上癌症死亡率、男性30%以上癌症死亡率均与营养素有关;美国妇女癌症60%及男性癌症40%,病因均与饮食有关;在我国与饮食直接有关的肿瘤有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乳腺癌,以上各种癌症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5%。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调配饮食,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其更好的接受化疗,改善身体状况。

  • 标签: 肿瘤化疗 饮食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