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斑量胶囊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实验依据。方法对模型实硷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复方斑量胶囊对其移植性肿瘤S180、H22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的影响。结论复方斑量胶囊可明显抑制S180肿瘤生长,对H22腹水瘤抑制作用较弱。但时其生存期有一定延长作用;时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药效学 免疫功能 肿瘤生长
  • 简介:目的:筛选那格列奈片的处方、优化工艺,并对本片进行质量研究.方法:处方及工艺研究采用比较法,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有关物质检查采用HPLC法.结果:所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HPLC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控制本片的质量.结论:按照该处方及工艺压制的那格列奈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新药报批提供了制剂研究资料.

  • 标签: 那格列奈片 糖尿病 药物制剂学
  • 简介: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剂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但若使用不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人们早已对常见的毒性中药,如砒霜、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蟾酥等引起的不良反应予以了重视;但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在历代本草著作中无毒性记载的药物,因使用不当也可引起毒性反应。如马兜铃、关木通、广防

  • 标签: 毒性中药材 毒性中药制剂 药动学 生物效应法 药物累积法 药理效应法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新药加巴喷丁(GBP)的主要药效.方法抗惊厥试验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法(MES)、士的宁惊厥法及戊四唑最小发作法(MET).结果GBP片剂(30~960mg·kg-1,ig)呈剂量依赖性对抗小鼠的MES及MET;GBP片剂(60~480mg·kg-1,ig)也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结论GBP片剂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 标签: 加巴喷丁 药理学 癫痫 药物疗法 惊厥
  • 简介:随着影像技术及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神经影像学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无论从传统的二维平面成像到三维的立体成像,还是从解剖成像到功能成像,神经影像尤其缺血性卒中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CT、MRI、DSA、SPECT、PET、超声等成像技术不断改进或涌现出新的成像方法,以及各种医学成像的联合应用,或者将同种或不同种图像经过图像融合,从比较中获取更多信息。这些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对缺血性卒中(IS)病理过程的了解,及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 神经疾病 脑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研究灯盏乙素在家犬体内的药动.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只家犬静脉注射灯盏乙素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灯盏乙素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参数.结果灯盏乙素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其T1/2pi、T1/2α和T1/2β分别为1.05±0.80min,6.99±2.76min和51.61±28.78min;Vc为880.1±508.3mL;CL为189.6±53.8mL@min-1;AU0-90和AUC0-∞分别为574.43±133.95μg@min@mL-1和599.34±132.00μg@min@mL-1.结论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灯盏乙素浓度迅速下降.灯盏乙素在家犬体内消除较快,提示临床给药方法或给药间隔时间的确定、制剂开发的剂型选择都应该考虑其T1/2.

  • 标签: 灯盏乙素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肝硬化患者合并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较为常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病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细菌培养、细菌迁移、抗感染及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细菌病原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肝硬化 合并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细菌学 研究进展
  • 简介:由双向电泳、质谱、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组成的蛋白质组的技术体系具有高通量、高分辨率和高重复性的特点,能对微量样品进行全面自动定量分析.并在药物作用靶标、安全性评价、耐药性机制、疾病动物模型研制和中医药现代化等方面有新颖而重要的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将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我国应尽快将蛋白质组技术用于药物研究中。

  • 标签: 蛋白质组学技术 新药研究 药物研究 临床应用 双向电泳 质谱
  • 简介:在20例成人标本上进行腰椎小关节的解剖观测,发现每一关节突关节接受相邻的三个节段的腰神经的后内侧支配,形成三个节段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腰椎小关节损伤后的环形封闭模式,经临床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腰椎 小关节 封闭 治疗
  • 简介:目的验证肝精补血素口服液的药效。方法建立血虚模型,测定小鼠、大鼠失血前、失血24h及灌胃给药后的RBC,Hb,吞噬功能和游泳时间。结果低剂量(19.4g/kg)和高剂量(38.9g/kg)的肝精补血素口服液均能明显增加失血性贫血小鼠的RBC和Hb,提高贫血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功能,提高小鼠的耐受力,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对失血性血虚模型大鼠,剂量分别为15.6g/kg和31.1g/kg的肝精补血素口服液也能显著升高RBC和Hb。结论肝精补血素口服液能明显提高贫血动物的RBC和Hb,并有提高免疫力及抗疲劳作用。

  • 标签: 肝精补血素口服液 药效学 实验研究
  • 简介: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部性,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础组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TCMGenomics)”与“中药化学组(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其对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 标签: “中药基因组学” “中药化学组学” 含义 研究策略
  • 简介:裙带菜作为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可食性海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等特点,不仪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许多生物功能,本文检索并阅读了国内外近20年的资料,从其免疫调节、抗突变、抗肿瘤及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加以概述并提出一些见解。

  • 标签: 裙带菜 生物学功能 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 降血脂 降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泛昔洛韦(famciclovir,FCV)缓释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条家犬随机交叉灌服FCV缓释微丸和FCV普通片375mg后,应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对其进行药动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FCV缓释微丸和普通片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80±0.84)h和(1.80±0.27)h,峰浓度(tmax)分别为(2.62±1.14)μg/mL和(4.50±0.63)μg/mL,AUC→∞分别为(25.59±7.58)mg·h·L^-1和(26.77±5.53)mg·h·L^-1,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9.85±2.47)h和(4.96±0.7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09±16.64)%。结论:FCV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 标签: 泛昔洛韦 迟效制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 简介:跟骨(Calcaneus)是人体足部最大的一对骨骼.人站立时,每侧跟骨约负担体重的1/4.临床上跟骨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预后较差,即使精心治疗也总有部分患者遗留持续性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1~3],其原因在于跟骨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骨折畸形愈合.因此,力求恢复骨折后跟骨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作者通过阅读与总结大量有关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损伤机制等文献,综述跟骨形态结构上的易骨折性和发生骨折的复杂性,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形态结构特点 跗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左旋咪唑经鼻腔给药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寻找新的药物.方法: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的模型;以雷诺考特为阳性对照药,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经鼻腔给予盐酸左旋咪唑后,观察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分泌物、抓痒和喷嚏情况,鼻粘膜的组织病理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组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布地奈德组和左旋咪唑各剂量组经治疗均未能有效地改善豚鼠AR的临床症状.左旋咪唑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治疗后均能极显著抑制嗜酸细胞,与布地奈德组无显著性差别.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左旋咪唑治疗后能显著性地降低鼻粘膜中组胺的含量,且与布地奈德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盐酸左旋咪唑经鼻腔给药对豚鼠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疗效,有可能成为新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盐酸左旋咪唑 嗜酸性粒细胞 组胺
  • 简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时遇到一些新问题,如近几年来由于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涌现,技术的不断提高,经常将以前的诊断更改或推翻或出现一些新病种等。也确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医疗的前进和发展。所谓的知识五年一更新及知识爆炸时期也就是这个意思吧。下面我在平时遇到的关于透明隔的几个问题写出来,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放射学诊断 先进仪器设备 日常工作 新病种 透明隔 知识
  • 简介:目的考察肺炎宁颗粒剂对抗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抗病毒胶囊为对照,采用鸡胚中和法和Hep—2细胞体外培养法进行抗流感病毒FM,株和合胞病毒Long株试验。结果体外中和试验中,肺炎宁抗流感病毒作用是抗病毒胶囊的3.02倍,是利巴韦林的9.15倍。结论肺炎宁颗粒剂的对抗二种病毒作用明显优于两种对照药物。

  • 标签: 肺炎宁颗粒剂 药效学 流感病毒 合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