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英国在1986年证实第一头感染牛海绵状脑病(BSE)症状的牛只,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而引起疾病的大规模传染。但有关方面一直引用一份1989年研究报告的结论,宣称疯牛病不会传染到人类身上。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从1989年起禁止用牛的脑和脊髓等制作供人消费的物品,但缺乏有效手段保证这一禁令的实施。1990年5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宣布,在猫身上发现了类似疯牛病的疾病,科学界由此开始严肃对待疯牛病是否可能传染给人的问题,并逐渐确认了疯牛病传染给人后可能表现为新型克雅氏症。到1995年末,英国科学家实际上已经发现了新型克雅氏症,但直到1996年3月,英国政府才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类。新型克雅氏症和疯牛病一样,均是由普里昂的毒蛋白变异而引起的海绵状脑病。食用过被疯牛病污染的牛肉、牛脑髓的人,有可能染上新型克雅氏症。由于新型克雅氏症潜伏期可能长达20年,又难以进行早期诊断,现在还无法准确判断全球有多少人遭受感染。

  • 标签: 克雅氏症 传染 疯牛病 感染 疾病 脑髓
  • 简介:摘要癫痫动物模型种类繁多,本文从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离体性模型三方面对当前癫痫实验模型作了回顾,评述了部分模型的优点和局限,重点综述了遗传性癫痫模型,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标签: 癫痫 动物模型 神经元 基因模型
  • 简介:纵使相逢也不识,原来牡蛎即生蚝一眨眼,毕业已经一年了,抓紧时间与几个特别熟的同学聚餐。由于我去晚了,大家已经点完了第一轮的菜。看着一盘接一盘端上来的芝士煸生蚝、

  • 标签: 医生 生蚝 饮食健康 保健知识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应用于动物药鉴定研究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经验鉴定法、薄层扫描鉴别法、红外与紫外光谱法、HPLC色谱法、蛋白电泳技术鉴别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DNA分子诊断技术法、生物芯片技术、发酵技术法、免疫技术等。

  • 标签: 动物药 鉴别 进展
  • 简介:蛇蜕、天龙均为动物类中药材,药用量不多,属于小三类药材之列,多年来未引起商家的注意。近年随着需求量增加,市上常出现供不应求,销势不断看好,价格不断向高位攀登,经营利润较丰而引起了商家们重视。广西是上述两种药材的主产区之一,现将近期这两种药材在产地市场走势信息提供如下,供药界同仁们参考。

  • 标签: 广西 动物类品种 中药材 市场价格 市场销售
  • 简介:门店的会员制营销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大而全”,成为“惠及众生”的降价演绎,而是要做成具有针对性和专属性的会员服务,即门店只会为一定比例的会员提供专属化服务,而不是每个进店的顾客部可以享受到这种服务。比如,会员制不能“零槛”,每人拿张身份证就可以申请会员卡的做法缺乏创意和实际意义。

  • 标签: 会员制 服务 专属性 身份证
  • 简介:2009年岁末,张艺谋的大片《三枪拍案惊奇》引起了影迷们的极大关注。几乎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正在上演一出三方都喊冤的“砒霜”大剧,可谓“三‘冤’之拍案惊奇”。

  • 标签: 砒霜 饮食健康 食品安全 中国
  • 简介:目的:探讨肝部胆管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肝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浸润型9例,外生型11例,管内型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CT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扩张,平扫仅35%显示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缓慢持续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部胆管癌最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肝门 胆管癌 CT诊断
  • 简介:随着工农业、建筑业及交通的发展,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脊髓是许多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治疗困难,因而致残率与死亡率非常高。不仅患者本人要受功能废损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对脊髓损伤的研究相对缓慢,其治疗效果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功能损伤 病理生理反应 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 简介: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的动物模型仍有很多缺陷,需要不断地完善,对疼痛的观察方法也需要改进。

  • 标签: 动物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损伤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建设一个符合国家标准并能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动物中心,是进行高水平生物医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并向社会提供各级实验动物资源、专用动物饲料以及可靠的动物实验环境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

  • 标签: 动物实验中心 设计模式 小动物繁育站 公用系统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虾青素油对实验小鼠抗氧化功能的辅助增强作用。方法 动物实验设3个剂量组(12.5、25.0和75.0mg/kg·bw)和1个溶剂对照组,观察虾青素油对老龄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试验初始、中期、末期,3个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及增重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末期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蛋白质羰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结论 来源于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油,对实验动物有抗氧化功能。

  • 标签: 抗氧化实验 老龄小鼠 氧化应激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16年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3897张门诊用药处方,根据相关部门处方药品规定、药品说明书和重要文献分析处方。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是否规范;处方用药是否适宜。结果本院2016年诊抽查处方共13897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处方不规范205张;处方不适宜247张。书写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不合理数量逐渐降低,趋于低水平。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数量逐渐减少,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逐渐降低,处方平均金额呈上升趋势。处方不规范205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占17.07%;诊断书写不全81张,占39.51%;药物用法用量不清89张,占43.41%。处方不适宜247张,其中药品选择不适宜51张,占20.65%;给药途径不合理29张,占11.74%;用法用量不适宜47张,占19.03%;重复给药38张,占15.38%;适应证不适宜41张,占16.60%;联合用药不适宜41张,占16.60%。结论有效处方质量分析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促进门诊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 用药安全
  • 简介:目的:针对解放军第309医院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院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及药物利用研究系统,对我院2009年全年门诊7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75岁以上患者,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6680人次,这些老年患者用药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的药物为主,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的特点,应对有关药物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进行重点研究,并且药师与临床医生应加强合作和对老年患者用药的指导。

  • 标签: 门诊 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 简介:海螵蛸,常用动物类中药材。广西防城、钦州、北海三市是主产区之一,越南也是产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广西边境贸易的恢复和发展,越南产的海螵蛸也陆续进入到广西边贸市场且数量增多。2003年海螵蛸上市销量是正常年份,市场上的销势时平时畅,呈交替出现,但价格却稳定在5.5~6元(千克价,下同)之间。

  • 标签: 广西 药材市场 动物药材 海螵蛸 红斑蛤蚧 边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