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19岁男性肺结核患者因大咯血入院。入院当日血电解检查示钾3.5mmol/L、钠137mmol/L、氯104mmol/L。给予其甲磺酸酚妥拉明20mg、垂体后叶素24U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以5ml/h速度每日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入院第5天患者出现乏力、头痛,血电解检查示钾3.1mmol/L、钠122mmol/L、氯88mmol/L、磷0.65mmol/L。垂体后叶素减量至18U,1次/12h,同时补充电解,其他药物维持不变。第6天检查示血钾2.8mmol/L、钠117mmol/L、氯83mmol/L、磷0.54mmol/L、钙1.99mmol/L。停用垂体后叶素,补充电解。入院第10天,患者电解恢复正常:钾4.3mmol/L、钠136mmol/L、氯101mmol/L、钙2.17mmol/L、磷0.82mmol/L。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水电解质失调
  • 简介:目的:评价混合糖电解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混合糖电解注射液应用状况、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混合糖电解注射液在临床上对手术后、肿瘤、休克及创伤患者,均能有良好的预后改善功效。从产品组份来看均属于安全性较高的成分,同时混合糖电解注射液上市以来未检测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较好。混合糖电解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糖电解输液,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电解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电解紊乱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对比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下离子水平的差异。结果:2级心功能患者的Na+、K+、Cl-水平与3级、4级心功能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高龄 慢性心力衰竭 电解质紊乱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血清心肌酶与电解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1例HIE新生儿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与钠、钾、氯、钙离子的浓度,以2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LDH,G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组间CK,CK-MB,LDH,GOT均有显著差异(P<0.05),(2)HIE患儿存在低钙,低钠,低氯血症,血钠,血钙与HIE的程序密切相关(P<0.05),且轻度与中,重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血氯与HIE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轻,中,重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血钾与HIE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IE时心肌酶异常增高与轻重呈正相关,心肌酶增高程度可做为判断HIE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HIE可合并电解紊乱,HIE程度越重,血钠,钙,氯降低越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 心肌酶 电解质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对电解、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受生化检验的50例患者为探究对象,空腹采集肘部浅3-5ml的静脉血,后依据血样是否呈现溶血情况,分成溶血组(n=25)、非溶血组(n=25),再经离心处理后取两组血清分别行生化指标测定,并比较两组多项测定结果,评估溶血对检验指标项目的影响。结果 溶血组心肌酶、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溶血组(P

  • 标签: 溶血 指标 生化检验
  • 简介:目的:建立转化糖电解注射液中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FAAS)测定样品中镁元素的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0.05~0.25μ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n=9)。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转化糖电解注射液中镁含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目的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聚乙二醇电解散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便秘型IBS患者,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治疗8周。比较患者腹痛、腹胀和大便次数和性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P=0.018),腹胀(P=0.000)程度显著治疗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粪便性状和排便次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聚乙二醇电解散可改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和排便次数和性状。

  • 标签: 气滞胃痛颗粒 聚乙二醇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窒息新生儿代谢紊乱及血电解变化,促进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方法分析151例新生儿窒息治疗前血电解及观察第3、7天动脉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特别是重度者多存在低钠、低氧、低钙,总发生率分别为26.4%、16.6%、40.4%。血钙在第3天最低。电解紊乱窒息程度相关。结论电解紊乱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机制直接有关,应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血电解变化。积极纠正血电解紊乱。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血电解质紊乱 代谢紊乱 低钙血症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与甘露醇溶液联用对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清洁的疗效。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治疗;对照组予甘露醇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清洁肠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95.00%,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符合优良级的占79.00%,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散较甘露醇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效果更好。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甘露醇 肠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结肠镜检查患者采用聚乙二醇电解散不同服药方案对于肠道准备效果及舒适度。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均接受聚乙二醇电解散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组,分别施行不同服药方案,对照组:结肠镜检查当日清晨一次性口服。观察组:结肠镜检查前1晚及检查当日清晨分2次口服。将两组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右半结肠、中间结肠、左半结肠、结肠总液体量评分、Ottawa评分总分分别为:(0.31±0.12)分、(0.22±0.13)分、(0.29±0.08)分、(0.23±0.13)分、(1.23±0.2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I级:48.78%、II级:46.34%、III级:4.88%、IV级:0.00%)和耐受度(95.12%)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Kolcaba评分量表评分(90.89±4.52)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服药方案聚乙二醇电解散在结肠镜检查中效果不同,采用分次口服的方式不会影响肠道准备效果,还会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不同服药方案 舒适度
  • 简介: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法测定32例喉癌患者血清过氧化(LPO)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LPO含量较对照组增高(P<0.001),Ⅲ、Ⅳ期患者血清LPO较Ⅰ、Ⅱ期者高(P<0.05)。结果提示检测血清LPO含量对喉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观察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喉肿瘤 过氧化脂质类
  • 简介:[摘要] 糖尿肾病(DN)是一种由糖尿引起的发生于肾微血管的病变,这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在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发现氧化应激与DN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还是抗氧化剂活性降低,都可能导致过多的氧化应激和随后的组织损伤。肾脏细胞对所供给的氧含量十分敏感,在高糖状态下,活性氧物质介导的损伤可以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管状结构。随着葡萄糖过滤的增加,导致管状细胞与葡萄糖形成一种负载状态,导致能量传递障碍并加速氧化应激反应。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糖尿病中氧化应激的来源,猜测抗氧化剂对DN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期通过抗氧化的治疗手段获得更好的DN治疗方案,并为糖尿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抗氧化
  • 简介:[摘要] 糖尿肾病(DN)是一种由糖尿引起的发生于肾微血管的病变,这种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在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发现氧化应激与DN的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活性氧是氧气代谢的产物之一,在细胞信号、衰老和退化性疾病等过程中至关重要。无论是活性氧生成量增加还是抗氧化剂活性降低,都可能导致过多的氧化应激和随后的组织损伤。肾脏细胞对所供给的氧含量十分敏感,在高糖状态下,活性氧物质介导的损伤可以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及肾小管管状结构。随着葡萄糖过滤的增加,导致管状细胞与葡萄糖形成一种负载状态,导致能量传递障碍并加速氧化应激反应。本文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糖尿病中氧化应激的来源,猜测抗氧化剂对DN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期通过抗氧化的治疗手段获得更好的DN治疗方案,并为糖尿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抗氧化
  • 简介:目的建立液-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他林洛尔的浓度。方法空白血浆加他林洛尔和内标,用乙腈直接沉淀,然后用谱进行检测。色谱柱为CosmosilC18(2.0mm×150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1甲酸胺水溶液(含0.05%甲酸)(60:40,v/v),流速为0.2mL·min^-1,进样量为20μL,采用正离子方式扫描,他林洛尔的监测离子为m/z:364.3→308.1,内标普萘洛尔的监测离子为m/z:260.1→184.2。结果他林洛尔的线性范围为1.00~522.40ng·mL^-1,r^2=0.999,最小检出浓度为1.00ng·mL^-1,绝对回收率在80%左右,相对回收率在80%~115%,日内、日间RSD均〈1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适用于他林洛尔血药浓度检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 标签: 液-质联用 他林洛尔 血药浓度 沉淀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谱联用法测定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为临床监测泊沙康唑血药浓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使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分步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血样经乙腈沉淀蛋白、离心后直接进样测定,以罗红霉素为内标;检测器为TSQVantage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干燥气(N2)温度400℃,电喷雾电压为4000V,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好,运行时间为6min,泊沙康唑在2~1000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能准确灵敏地测定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在±15%以内,室温、冰冻、冻融实验证明泊沙康唑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检测及其药效学、药动学研究。

  • 标签: LC-MS/MS法 泊沙康唑 血药浓度 治疗药物监测
  • 简介:建立了适用于测定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浓度的液相色谱-谱(LC-MS)法,并将其应用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人血浆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内标为对乙酰氨基酚。采用依利特C_(18)柱,以乙腈-水(35:65,v/v)为流动相,选择离子监测负离子模式检测,厄贝沙坦m/z为427.25,氢氯噻嗪m/z为295.95,内标对乙酰氨基酚m/z为150.05。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低于14.5%,准确度(RE%)分别低于1.9%和-2.0%。厄贝沙坦在10-50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氢氯噻嗪在1-2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所建立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HPLC-MS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药代动力学 人血浆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串联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方法:采用Waters公司SYMMETRY^TMC18(3.9mm×150mm,5gm)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0.6mL/min。串联谱条件: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2min。结果:阿昔洛韦在20.0~1000.0n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20.0ng/mL;日内、目间RSD均〈15%;准确度RE均在±15%范围内。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人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的检测。

  • 标签: 高效液相 串联质谱 阿昔洛韦 血浆
  • 简介:摘要 目的: 更进一步对在胃食管流疾病中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 择取过去一年( 2015.7-2016.7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80 例胃食管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对每位胃食管流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治疗的观察组,评价二者不同临床效果。 结果: 无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 24h PH 改善情况方面, 观察 组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的对照 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论: 对于胃食管流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结合疗法见效快、临床效果佳,应予重视推广。

  • 标签: 雷贝拉唑 联合疗法 胃降逆胶囊 胃食管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