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系统神经心理学及头颅MRI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探究病变部位与脑卒中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颞叶病变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右侧颞叶病变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病灶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颞叶卒中、额叶卒中、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左颞叶、非额叶卒中、非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左侧颞叶病变部位、病灶数目相关性明显,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干预,全面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按头颅CT或MRI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应用HD12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观察其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大小以及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皮质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皮质下组(χ^2=10.04,P〈0.01),皮质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严重于皮质下组(χ^2=8.44,P〈0.01)结论皮质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关系更密切,且随着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增加,皮质脑梗死的危险性也增加。

  • 标签: 内科学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关系 脑血管超声 脑梗死 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给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开展宫颈病变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宫颈病变的预防措施,并提供相关实例和具体建议。

  • 标签: 宫颈病变 预防措施 HPV疫苗
  • 简介:晒后背可提高免疫力膀胱经行走于后背,大部分伤风、感冒等疾病都源于膀胱经受凉。中医认为,人体前为阴,后为阳,经常晒后背,能疏通膀胱经,在增强免疫力的同时,让你健康又长寿。

  • 标签: 增强免疫力 养生 膀胱经
  • 简介:瘢痕部位妊娠(CSP)是子宫手术或剖宫产术的一种严重性远期并发症[1]。随着我国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CSP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研究报道CSP发生率达到0.45%。国内报道其发生率达到4.4%[2]。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能导致大出血、瘢痕穿孔性腹腔出血,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临床治疗及护理都比较棘手。

  • 标签: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脉输液使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用途,由于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及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均可导致穿刺部位肿痛及液体外渗,临床中常用湿热敷,50%硫酸镁湿热敷来帮助吸收,促进消散,但操作繁琐,显效较慢,我科自2008年至今,对50例液体外渗采用马铃薯片给予局部湿热敷,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液体外渗 穿刺部位 马铃薯片 外敷治疗 硫酸镁湿热敷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给药的显药速度。方法将136例患者,按穿刺部位随机分为上肢组和下肢组,上肢组穿刺手背静脉,下肢组穿刺内踝前方大隐静脉,每公斤体重用药量相等,注射方法和速度相同。结果琥珀胆碱上肢组显效时间平均为(37.40±13.10)S,下肢组为(61.35±17.09)s,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品上肢组显效时间平均为(77.20±12.41)S,下肢组为(104.58±5.17)S,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抢救患者给药时,应首选上肢静脉给药。

  • 标签: 、下肢 静脉给药 显效速度
  • 简介:目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是属特殊形态的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前常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本文在于对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能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分析了2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情况,CT诊断及血肿演变过程。探讨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血肿形态。结果为避免误诊,讨论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结论重点论述了CT表现及CT诊断。为今后认证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脑镰小脑幕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血肿 CT诊断
  • 简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由于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CSP如不能早期诊断、处理不当、延误诊治,则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此疾病要有足够认识和掌握。目前CSP确切发病原因不明,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基层医院临床处理困难,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部位 异位妊娠 子宫破裂 临床处理 CESAREAN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例误诊病例。结果1例误诊为宫内孕不全流产,清宫术中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1例误诊为绒癌,化疗后行病灶切除术。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诊断及鉴别诊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 标签: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 诊断及鉴别诊断 处理措施
  • 简介:目的讨论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以及在盲目刮宫下造成的后果。方法16例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0mg后在超声监护下刮宫。结果16例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患者中12例单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另4例加用甲氨喋呤治疗,亦获得成功。结论应用此法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刮宫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经济简单,毒副作用小,且较安全。

  • 标签: 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 米非司酮B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卒中后发生抑郁(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入院的PSD患者112例,依据脑卒中定位方法进行卒中部位定位,脑卒中后抑郁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与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结果PSD患者中,左侧病灶明显多于右侧病灶,额前部病灶明显多于额后部病灶,皮质病灶明显多于皮质下病灶,PSD与脑卒中部位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与患者脑卒中部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病情变化及个人因素等都会影响脑卒中后发生抑郁。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卒中部位
  • 简介:目的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抽取的方式选取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根据抽取方式选取80例患者进行调查,本次抽取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对比组观察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5%。对比组护理满意率和观察组相比较低,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组间有明显差异,存在对比价值和意义,且P小于0.05。结论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忧虑和抑郁度下降,同时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子宫疤痕 临床应用 妊娠护理
  • 简介:笔者单位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在手术时应用大张中厚皮覆盖非功能部位创面80例。不仅覆盖Ⅲ度创面,而且改善局部外观,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功能部位 创面 局部 手术 效果 改善
  • 简介:我院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57例,其中有合并伤者120例,占14%,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合并损伤
  • 简介:由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专家单兆伟、刘沈林等完成的益气清热活血逆转胃癌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这是近年来江苏省中医医疗单位中唯一获此奖项的单位。

  • 标签: 中药 胃癌 癌前病变 益气清热活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