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对羟喜树碱注射液药品中的有关物质与含量展开有效检测。方法:设定甲醇 -水为流动相,采用 Ultimate XB-C 18柱实施检测,设置值为 4.6×250mm, 5μm,检测波长设置为 370nm,流速数值是 1.0mL·min-1,柱温设定为 35℃,完成检测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检测。结果:检测有关物质的结果如下:杂质与羟喜树碱物质之间的分离度达到相应标准,喜树碱为主要杂质,其与羟喜树碱的实际线性范围检测在 0.2到 1.0μg·mL-1间,相关系数大于 0.9997,最低检测限 0.3ng与 0.2ng。含量检测的结果如下:在 4.0至 36.3μg·mL-1的范围中,羟喜树碱呈现出现象相关系数是 1.0000,针对 3个厂家提供的处方工艺,实施了高中低三种围绕浓度的回收率检测实验,检测结果均未超过 100%到 102.0%的范围, RSD数值高于 0.02%,低于 0.7%。结论:本次试验中使用的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水平高,专属性相对较强,可帮助增强羟喜树碱注射液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系统化,实现全面的药品质量控制需求。

  • 标签: HPLC 羟喜树碱 有关物质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 (13例 )与实验组 (12例 ),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 PS,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 OI、 a/A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 24h时实验组 OI、 a/AP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实验组治疗后24h、 48h、 72h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SP-B浓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效果
  • 简介:【摘 要】测量头孢西丁钠中的有关物质时,需要采用梯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时,采用的色谱柱为 Phenomenex-Phenyl,流动相 A为水、流动相 B为要采用乙腈,需要对头孢西丁钠将进行梯度脱洗,设定的紫外线检测波长为 235nm,流速为 1.2ml/min,相较于其他测定方法而言,这种测定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分离度好的特点,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头孢西丁钠中的未知杂质与头孢西丁含量。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梯度洗脱 头孢西丁钠
  • 简介:【摘 要】目的:采用 HPLC法进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并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选用超纯水代替流动相作为稀释剂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色谱柱选择: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流动相选择: 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 pH值至 3.5) -甲醇水( 20:80);液相流速: 1.0ml/min;柱温 30℃;波长: 310nm。结果:选用超纯水代替流动相进行样供试品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分析结果与原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超纯水替代流动相进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制备,测试结果与原制样方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且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更简单、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达到减少实验人员接触有机溶剂的机会。

  • 标签: 替硝唑 HPLC法 方法改进 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