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胶体金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辖区内定点治疗医院咨询门诊HIV抗体阳性患者1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与胶体金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准确性,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最大稀释比例,为ELISA比胶体金高(P<0.05)。结论: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应用胶体金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ELISA的准确性相比于胶体金更高,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可互相补充,进一步提升HIV抗体检测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 准确性 HIV抗体
  • 简介:摘要:在进行微量的检测时,存在诸多检验细节,其中放置时间和标准曲线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抗增液溶解鲎试剂后应在2分钟之内使用,鲎试剂与样品溶液混合后,应尽快上机检测,放置时间越长,对结果的影响越大,内毒素含量越高,对结果的影响越大。不同标准曲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近年来由于鲎资源日益紧缺,凝胶使用的鲎试剂量较大,微量动态显色法所使用的鲎试剂量为凝胶的1/4,故尝试使用微量动态显色法替代传统凝胶检测内毒素。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诸多限制及影响因素应尤其注意。

  • 标签: 微量动态显色法 时间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 简介:摘要:HPLC是现代医药分析之中广泛使用的分析方式之一,其主要用于分析中成药的成分,从而实现药物质量的控制。然后,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通过分析HPLC检验中成药常见问题后,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临床技术人员的HPLC在中成药检验中的准确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就常规HPLC检验中成药常见问题研究进展如下阐述。

  • 标签: HPLC法检验 中成药 常见问题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药物分析是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而薄层色谱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薄层色谱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等优点,是快速准确判定药物成份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以及药品的复杂性增加,对薄层色谱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 标签: 薄层色谱法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的价值。方法:实验对象90例为体检者,入院后以随机双盲分为健康体检者即参照组(n=45)、肿瘤患者即实验组(n=45)两组,均予以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并对比检验价值,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5月。结果:实验组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结果和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价值较高,可提高阳性率,给临床医师提供可靠依据,推荐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采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高效液相色谱在药品成分分析中地位显赫,它能精确测定药品中的关键活性成分以及微量杂质,从而为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供坚实保障。然而,为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采取优化策略。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并探讨了色谱条件优化、样品前处理改进以及仪器设备维护等优化策略。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有效提升分析性能,为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成分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传统煎药与中药煎药机在复方中药煎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煎制的六味地黄汤复方方剂纳入研究并作为观察样本,样本为60付,参照随机分组将这60付六味地黄汤复方方剂分组,其中常规组内的30付六味地黄汤复方方剂采用传统煎药煎煮,研究组内的30付六味地黄汤复方方剂采用中药煎药机进行煎煮,并设置两组方剂的煎出率与总煎出物质量;煎药成本、平均加水量与煎煮用时;芍药苷、没食子酸、马钱苷以及丹皮酚等主要成分含量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煎出率与总煎出物质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煎出率与总煎出物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煎药成本、平均加水量与煎煮用时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煎药成本、平均加水量与煎煮用时低于常规组(P<0.05);芍药苷、没食子酸、马钱苷以及丹皮酚等主要成分含量的测评结果表明,研究组芍药苷、没食子酸、马钱苷以及丹皮酚等主要成分含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用中药煎药机进行复方中药煎煮可以改善煎出率与总煎出物质量,降低煎药成本、平均加水量与煎煮用时,并提升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传统煎药法 中药煎药机 复方中药煎煮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后动脉穿刺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胫后动脉穿刺穿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瘀斑半径(0.10±0.02)cm、1次穿刺成功率96.88%、血肿发生率3.13%、哭闹行为发生率50%、家长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胫后动脉穿刺穿刺,并加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1次采血成功率,降低血肿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临床应于采血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疼痛及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胫后动脉穿刺法 新生儿 采血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优化中药材仓库饮片储存和养护效果,可结合现有工作实践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有效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避免中药材饮片的质量和药性因储存和养护不当受到影响。文章围绕根本原因分析法系统分析中药材仓库饮片储存与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工作实践经验,为中药材仓库饮片储存与养护的整改措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中药材 储存与养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档案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档案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心理档案沟通模式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档案沟通模式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基于根因分析的手术室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50例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拆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前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后者实施基于根因分析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生理应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根因分析的手术室护理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手术室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结合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尿液潜血检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单独检验与联合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单独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1.72%(15/29)、61.90%(13/21)、56.00%(28/50),单独应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40.63%(13/32)、44.44%(8/18)、42.00%(21/50),联合检验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24%(20/21)、89.66%(26/29)、92.00%(46/50);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单独检验方法较高(P<0.05)。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应用尿液分析仪结合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检验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尿液潜血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的应用及阳性率情况。方法:以2022年05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肿瘤疾病患者49例并纳入患病组。选取同一时段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9例并纳入参照组。二组纳入者均同意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且检验方法即化学发光免疫。评析指标:二组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含量、各标志物阳性率。结果:在检验后,患病组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含量高于参照组(P<0.05);患病组的各标志物阳性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肿瘤疾病患者诊断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能够更好的了解标志物含量,反映机体状况,对确诊肿瘤病变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在药学服务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在药学服务质量、用药安全、药学服务满意度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药学服务和PDCA循环药学服务管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不合理率、药学服务质量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的药学服务管理,能够使用药安全性提升,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药学服务满意度 药学服务质量 用药安全 药学服务管理 基于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BL健康教育模式和反馈式教育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乱数表将本体检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健康体检者共200例划分为参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其中参照组主要实施常规、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以PBL健康教育模式和反馈式教育联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体检中心可以通过知信行教育、PBL教育以及反馈式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来对体检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体检者的健康信念以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PBL健康教育 反馈式教育 知信行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 结合万古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药动/药效(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2种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由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引起的细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两年内通过VITEK2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的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并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分别模拟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共4种给药方案对“5000名肠球菌致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氨苄西林以(f%T>MIC)>50%为靶目标,万古霉素以fAUIC≥400为靶标得到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并计算各方案抗感染成功为目标阈值的累计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结果 共计分离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菌分别39株与30株(共计69株),其中给药方案为每次3g,每8小时一次(以下简称3g q8h,下同)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对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PTA>90%的MIC为2mg/L,给药方案(3g q6h)时的PTA>90%的MIC为8mg/L;给药方案为2g/d的万古霉素对于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的PTA>90%的MIC为0.5mg/L,3g/d给药方案的PTA>90%的MIC为1mg/L;两种给药方案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对屎肠球菌的CFR均小于90%,3g/d的万古霉素对屎肠球菌的CFR大于90%;给药方案3g q6h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及2g/d的万古霉素对粪肠球菌的CFR值大于90%。结论 对比这2种药物的4种给药方案,对于粪肠球导致的尿路感染,可以使用g q6h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及2g/d的万古霉素来进行治疗。对于屎肠球菌感染可以使用3g/d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失败,但同时需要加强患者肾功能的检测,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

  • 标签: 肠球菌性尿路感染 蒙特卡洛模拟 给药方案 肠球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