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实习教学中应用路径管理的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有60例儿科实习护士参与研究,经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教学,2022年1月-2022年12月,30例)、观察组(路径管理,2023年1月-2023年12月,30例)。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路径管理,可提高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 路径管理 常规教学 考核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先设定的护理计划,在增强CT检查中,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方法:1. 制定护理路径表格。2. 培训护理人员:护士掌握路径的原理和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影像护理路径,笔者取得了如下结果:1. 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2.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20%以上。3. 康复时间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平均缩短了5%以上。结论:综上所述,在增强CT检查中采用影像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CT增强检查,影像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药品监管正逐步迈向数字化时代。本文探讨了基层药品监管数字化应用及其实施路径。数字化有助于提升监管效率、确保药品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实施路径包括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优化监管流程等。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层药品监管将实现更加精准、高效和透明的监管,为公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基层药品监督 数字化 实施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社区康复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40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者中实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对于保障科学、合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纪检与行风协作监督在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立医院发展质量的好坏影响重大。因此,对党建引领下公立医院纪检与行风协作监督的工作路径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党建 公立医院 纪检与行风协作监督 工作路径
  • 简介:摘要:当前的药物不合理运用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变相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卫生资源浪费。为此,我们需要全面了解社区基层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 标签: 社区基层医院 临床用药 合理性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023年普外科实习生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生经过带教后的临床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将其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临床护理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发现,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具有积极效果,可以使实习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带教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 普外科 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开展研究,取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进行输液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筛选其中80例,运用随机划分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研究组),最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观察结果变化及差异所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低,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优,组间P值显示<0.05,说明统计学意义突显。结论:护理风险因素与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急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其焦虑不良情绪,有效促进医疗和谐发展,应用价值明显,建议临床广泛采纳。

  • 标签: 急诊输液 护理风险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 月~2021 年1 月某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86 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 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急诊护理路径。 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间隔时间均缩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 评分、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抢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其护理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 抢救过程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23年1月起,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以2022年9-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4月为实施后,回顾性分析实施前后调配中心工作效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各个病区对调配中心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后,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 ,工作效率及病区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升 (P<0.05) 。结论 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资本对共情疲劳的影响。方法:共计抽取护士60例,急诊科护士30例入组观察组,另外30例为内外科护士,入组对照组,实施压力源量表及心理资本量表、救助人员生活质量量表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压力源量表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观察组心理资本量表、救助人员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较低,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资本均会影响共情疲劳,应注重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

  • 标签: 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心理资本 共情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之间收治的7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7)。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哮喘患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模式转型。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对于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协调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仍然存在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不足。

  • 标签: 大安全大应急 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共选取2023.2.21-2023.12.30内入组患者总计108例,对患者进行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并记录入院时期,康复运动后初期和出院后复查时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经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后,心肺功能提升效果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测试结果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结论: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有着积极有效的提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康复水平及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临床上应重视其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临床路径 心脏康复运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联合人文关怀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的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联合人文关怀,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人文关怀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