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微笑设计、3D扫描、3D打印、虚拟架等技术逐步进入牙周美学治疗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的过程,更加精准、简便、快速,为临床医生的工作和医患、医技沟通带来了便利。文章就牙周美学治疗中的数字化概念的研究与发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数码微笑设计 DSD 3D扫描 3D打印
  • 简介:目的探究理想笑弧理论是否适用于各类下唇线(即下唇上缘),尤其是水平、反向下唇。方法将男、女性口外图中三种下唇线和口内图中三种上牙线合成为九种形态的笑弧,请正畸医师和普通人主观评价笑容美观度(0~10分)。结果正畸医师和普通人对各下唇线中上牙线美观度的评价一致,均为:1.正向下唇线中,正向上牙线最为美观,反向上牙线美观度最差。2.反向下唇线中,反向上牙线不如水平和正向上牙线美观。3.水平下唇线中,水平上牙线和正向上牙线并列为最美观,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理想笑弧理论最适用于正向下唇,在水平下唇中较为适用,不适用于反向下唇。

  • 标签: 下唇线 笑弧 笑容美观度 小组评价
  • 简介:目的:评估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上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DSD设计指导下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记录两组临时/最终修复体调改时间,采用Kay牙齿美学分类及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临时/最终修复体临床调改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Kay牙齿美学分类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美学评估,试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可以帮助医技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牙齿动态美学信息,便于医患沟通,指导整个治疗流程,有效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修复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数字化微笑设计 前牙美学修复 Kay牙齿美学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24例患者25枚种植体,其中平台转移组12例(12枚种植体)、平台对接组12例(13枚种植体)。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拍摄临床照片和X线片检查,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并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台转移组与平台对接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平台转移组MBL为[(0.38±0.39)mm],低于平台对接组[(0.98±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5,P=0.002)。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PES分别为(9.33±2.61)和(8.15±1.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52.5,P=0.168)。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WES分别(6.83±1.59)和(7.15±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2.5,P=0.437)。结论采用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均可获得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平台转移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MBL,但其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美学 牙科 骨质吸收 平台转移 牙种植 红色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 简介:目的:初步研究蒙汉不同民族中老年人群微笑美学相关数据的差异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100名蒙古族和汉族中老年人,其中每组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45-67岁。运用数字化微笑设计软件(DSD)测量全部受试者的微笑美学数据,并进行分组对比,将全部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蒙汉不同民族中老年人群的微笑类型男性组有显著差异,蒙古族以高位居多占46%;微笑时牙齿暴露的数量,蒙古族显露的牙数较汉族人群多,其中男性为(9.12±1.30颗),女性为(9.12±1.30颗);笑容指数和牙龈暴露指数与汉族相比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蒙古族和汉族中老年人微笑美学数据有差异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民族差异性及患者的主观意愿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为内蒙地区中老年人群提供更好的口腔美学解决方案。

  • 标签: 蒙古族 微笑美学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骨性Ⅱ类患者代偿矫治后侧貌美学变化及与美貌人群的侧貌美学差异.方法对骨性Ⅱ类代偿矫治患者及中国美貌明星各60名进行美学评分.比较矫治前后美学评分及软硬组织指标差异,比较矫治后高分患者与高分明星的美学评分及软组织指标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与美学评分密切相关的软硬组织指标.结果骨性Ⅱ类患者代偿矫治前美学评分为3.22±1.25,矫治后为5.77±1.27,明星为7.98±0.89.矫治后SNA角等31项指标与矫治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矫治后高分组美学评分及G-Pm-Pos角等12项指标与明星高分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骨性Ⅱ类患者侧貌美观程度与U1-APog距、LLA-E距、ULA-E距、G-Sn-Pos角密切相关.结论正畸代偿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骨性Ⅱ类患者侧貌美观程度.

  • 标签: 骨性Ⅱ类错(牙合) 正畸代偿治疗 侧貌美学 正畸正颌
  • 简介:口腔美学修复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修复的基础上与美学完美结合是口腔修复追求的目标。精确微创的牙体预备是美学修复的基础,也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临床上牙体预备的突出问题包括:牙体预备过量、牙体预备不足、牙体各个面预备不均衡,特别是目前缺少客观评价备牙效果的手段和仪器,达不到精确微创的口腔美学修复的基本要求。由北京口腔医学会主办,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博雅伟业国际会议服务中心承协办的“美学修复与显微牙体预备及标准化评估学习班”定于2019年1月9-11日在北京举办,学习内容涵盖美学修复全过程,包括理论授课、标准化显微牙体预备操作示范和实操培训,全程使用可数字化评估的标准牙齿及精确评估系统,分步实操,从仿头模备牙+精确评估,到显微镜+仿头模备牙+精确评估,一步一步进行标准化牙体预备,采用数字化评估系统全程量化评估,与多名专家评估相结合,使医师能够观察到自己临床的操作误差,及时准确了解牙体预备的不足,精确改进,即时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对精确牙体预备的认识水平。本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牙体预备 美学修复 标准化 学习班 口腔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