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正畸治疗现代概念美国芝加哥T.JAoba以前,口腔正畸学矫治技术重点主要在矫治器本身,人们所发明矫治器形状和大小类型非常之多,且每一种其发明人都自称有其独特优越性,以致被称为"托槽之战"。但随着现代正畸技术研究进展,人们对正畸治疗解...

  • 标签: 正畸治疗 基本原理 生物力学 矫正器 优越性 口腔正畸学
  • 简介:随着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数码微笑设计、3D扫描、3D打印、虚拟架等技术逐步进入牙周美学治疗领域。口腔医学数字化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过程,更加精准、简便、快速,为临床医生工作和医患、医技沟通带来了便利。文章就牙周美学治疗中数字化概念研究与发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数码微笑设计 DSD 3D扫描 3D打印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设计基本要求,强调保护基牙为设计首要原则,并从支持、固位、稳定、连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义齿设计要点,供口腔医生在进行临床义齿修复工作中参考。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设计 临床要点
  • 简介:口腔软腭区域是腭部整形手术涉及区域,作者在长期进行唇腭裂手术基础上,观察到在腭裂修复术、软腭成形术等手术时,如果能在术前测量得到准确软腭长度数据,则有利于手术者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更好恢复软腭功能和语音功能。在目前国内常规手术器械中,尚无用于腭部测量专用尺。由此作者根据人体口腔及软腭形态设计了一种软腭测量尺,为临床软腭测量提供便捷工具。

  • 标签: 腭裂 软腭 软腭测量尺
  • 简介:目的:探讨将数码摄影和Photoshop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前设计临床效果和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为利用Photoshop进行修复设计组,对照组为常规修复设计组。实验组于修复前拍摄数码照片,并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出预期效果图,经与患者沟通和调整后将二者传递给技师指导最终修复体完成;对照组常规修复设计完成最终修复体。利用满意度评分表进行包括修复体形态、颜色、切端半透明性、表面结构和个性特征在内满意度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修复体形态和表面结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修复体颜色、切端半透明性和个性特征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hotoshop预期效果图可快速、直观地增进患者对修复后效果理解,提高医患沟通有效性,并能指导技师制作出更完美的修复体。

  • 标签: 美学 牙科 图像处理 数码摄影 瓷修复体
  • 简介:目的设计制造出结构相对简单正畸矫治力三维测量装置。方法采用口内取模和口外模型测量相结合方法,根据机械力学原理结合三维空间力学和高等机构学理论设计制造正畸矫治力三维测量装置。结果设计出正畸矫治力三维测量装置结构图纸并加工成简易实体。结论测力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测量任意时刻、空间下正畸力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于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 标签: 正畸 三维测量装置 空间力学
  • 简介:当病人基牙相对完好且不适于种植修复时,树脂粘结桥(RBFPDs)是一种值得考虑修复方法。但是,由于长跨度树脂粘结桥较单桥体树脂粘结桥修复成功率低,对于2个或更多牙齿缺失病例,传统树脂粘结桥修复预后不佳。通过使用改良非刚性连接体可以减少基牙间与固位体脱粘有关有害应力,从而很好提高长跨度树脂粘结桥成功率。对于这样长跨度修复体,应使主固位体至少包绕基牙3个面或者预备对称轴向沟槽以达到辅助固位目的。连接体应允许基牙间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这样固位体会具有更好抗力形和固位形,应力减少,而且辅固位体不会脱粘。非刚性连接体自上而下就位方式和阴型一主固位体联合应用对于修复体成功是至关重要。如果由于主固位体遭受大载荷而脱粘,修复体可以被容易取下并重新粘结。

  • 标签: 长跨度 树脂粘结桥 设计 牙齿缺失 修复体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及牙齿美学意识增强,牙外伤应急处理及美学修饰效果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医生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差异和局限,文章结合牙外伤国际规范化治疗原则,贯彻微创美学治疗理念,提出牙外伤微创美学治疗设计,以期提供牙外伤微创美学诊治完善思路。

  • 标签: 牙齿外伤 微创 美学 治疗设计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室体外模拟咀嚼力疲劳负荷来研究改良设计树脂粘结固定局部义齿(RBFPD)抵抗脱位能力,以及不同粘结剂对于固位影响。材料和方法每个样本组由1颗前磨牙和1颗磨牙组成,2个离体牙间留出相当于1颗磨牙大小间隙。样本分为5组。第1组样本按照传统RBFPDs进行牙体预备,包括领面沟、He支托窝和舌侧翼板。第2组和第3组按照带有固位槽改良设计进行牙体预备。第4组只预备固位槽。第5组除了以嵌体洞型替代固位槽以外,其余设计与第2和第3组相同。制做铸造支架,组织面酸蚀。第1、2、4、5组样本以Cement-It作粘结剂,第3组用Panavia21粘结。第2、3、4组固位槽洞型用复合树脂修复。样本保存在水中作230000次压力负荷循环,频率为4Hz。在拉力负荷下铸件与基牙分离。结果平均分离力大小:第1组=361N,第2组=525N,第3组=562N,第4组=449N,第5组=417N。第2组和第3组明显高于第1组和第5组。与第1组相比,第2组和第3组铸件分离时还伴有较高比例基牙断裂。第2、3、4组样本较少发生粘结失败。结论第2和第3组改良设计RBFPD固位性较好。改良设计RBFPD抗脱位能力增强与铸件面积或树脂粘结剂类型并无直接联系,而是和铸件与固位槽复合树脂修复体之间机械锁结有关。

  • 标签: 改良设计 后牙粘结桥 固位性 局部义齿
  • 简介:《口腔正畸临床治疗设计》(ISBN:978-7-5591-1024-4)由德国著名正畸教授AndreaWichelhaus主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秦科教授主审,高丽霞医生(杭州口腔医院)和田玉楼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译,内容非常实用,基础到临床均有涉及。将于2019年4月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口腔正畸 临床治疗 新书介绍 设计 中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 简介:可摘局部活动义齿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大众化传统实用方案,尽管价格平民化,但由于微笑或言语时唇颊侧金属卡环臂暴露而缺乏美感,造成了患者不愿选择,且不少医生也缺乏热情设计、专业体会肤浅,活动义齿几乎成为不美观修复体代表。如何按不同层次需求,设计改良各档次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方案,挖掘各种可行修复技术方法,有效地提升活动义齿修复美观效果,已经成为我国修复专业下一步发展思路中不能继续淡忘专业途径。本文将对不同类型档次美观活动义齿进行总结归纳,为美观活动义齿修复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美观修复 活动义齿 卡环 牙列缺损
  • 简介:本文报道了应用一种新开发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专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观测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方法。首先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三维数字化模型.然后确定数字化就位道.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个组件数字化设计。将设计完成支架数据存为三角面片即STL(stereoIithography)格式文件。STL格式为将CAD数据进行快速成形加工常用数据格式。最后,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技术制作出金属支架。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 软件设计 应用 数字化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选择性激光
  • 简介:因牙周病致全口缺牙义齿修复极其困难。本文主要通过病例分析阐述如何使牙周病致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治疗有系统性和前瞻性,以及如何进行合理修复设计并获得理想效果。

  • 标签: 牙周病渐进性拔牙 无牙颌 种植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评估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50例需要上前牙美学修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DSD设计指导下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记录两组临时/最终修复体调改时间,采用Kay牙齿美学分类及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临时/最终修复体临床调改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Kay牙齿美学分类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美学评估,试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可以帮助医技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牙齿动态美学信息,便于医患沟通,指导整个治疗流程,有效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修复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数字化微笑设计 前牙美学修复 Kay牙齿美学分类
  • 简介: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用正畸矫治器,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器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以赝复体为指导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颅颌面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中行虚拟残耳切除,获得种植导板并确定赝复体位置。利用导板定位行残耳切除术及种植体植入术,制作卡杆附着体及树脂支架。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进行面部三维成像,将CT数据和三维数据拟合,获得最终义耳赝复体三维模型数据,通过选域激光烧结技术制作义耳蜡型,并翻制成硅胶义耳。结果:最终完成义耳赝复体与种植修复前赝复体形态位置完全一致,组织面与缺损区表面完全贴合,其形态、高度与对侧完全一致,患者对颜色、外观非常满意。结论:基于赝复体指导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办法和理念,值得在颜面部缺损赝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三维光学扫描技术 种植修复 义耳
  • 简介:选择种植修复患者,关注不是种植体,而是种植体所支持修复体功能与美观效果,同时希望尽可能提高性价比和缩小手术创伤。如今,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美学效果已经能做到非常逼真.和天然牙难以区分。因此.在评估种植修复体时,要将其与传统牙支持式固定桥在美学和功能上进行比较。种植修复上颔切牙缺失是口腔种植学中最具挑战性工作之一。种植体数目和种植体位置对于能否获得最佳最终修复效果尤其重要。本文阐述将2颗平台转换种植体植入到中切牙位置,使修复体获得足够生物机械性能和最佳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切牙缺失 上颌前牙 种植体植入 设计 治疗
  • 简介:目的:进行颞区及腮腺区解剖学研究,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中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提供依据,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利用5具经4%甲醛固定成人男性标本,对颞区及腮腺区相关解剖进行观察、摄像,同时结合1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近发际缘冠状切口实施手术。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1a,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知颞区及腮腺区解剖,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及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骨折 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深覆[牙合]患者全瓷冠修复采用舌隆突上边缘变异设计合理性。方法:选取36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60颗上前牙进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修复体舌侧边缘位于舌隆突上,6个月后根据改良USPHS标准复查全瓷冠。结果:全瓷冠修复后6个月,96.67%全瓷冠在全冠完整性、边缘密合、边缘着色、颜色、外形、继发龋、牙龈等指标达到A级计分。结论:深覆[牙合]患者上前牙全瓷冠舌隆突上边缘变异设计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深覆[牙合] 全瓷冠 变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