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异位甲状腺(ETG)是由发育缺陷引致的一种罕见异例,全身许多部位均可发现,以占总病例约90%的舌根异位甲状腺最为常见。本文介绍2例女患者,1例为舌根部ETG;另1例为颈上部ETG腺瘤。舌根部ETG,根据症状、肿块形态、影像学扫描、甲状腺激素检查及同位素试验确诊。颈部ETG的诊断,需与常易误诊的甲状舌管囊肿鉴别,且需除外转移性癌,确诊:通过细针抽吸活检、影像学扫描(首选“彩超”)、甲状腺激素检查及同位素试验。ETG的治疗:酌情选用合适的手术(如甲状腺移植)、必要的甲状腺制剂疗法和定期随访。

  • 标签: 异位甲状腺 细针抽吸活检 彩超 甲状腺移植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Thetherapeuticeffectofselenium(Se)hasalreadybeenproveninthyroiddiseaseand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InspiteofclearscientificproofofitsbenefitsinTAO,thereappearstobenoclearagreementamongthecliniciansregardingitsoptimumdose,durationofthetreatment,efficacyandsafetytodate.Inthisreview,theauthorsummarisesthefindingsof135Englishlanguagearticlespublishedonthissubjectoverthepastfourdecadesfrom1973to2013.TheregulationandmetabolismofthyroidhormonesrequireasteadysupplyofSeandrecentstudieshaverevealedseveralpossiblemechanismsbywhichSeimprovestheseverityofthyroiddiseaseandTAO.Thesemechanismsinclude1)inhibitoryeffectofHLA-DRmoleculeexpressiononthyrocytes;2)profoundreductionsof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receptorantibodies(TSHR-Ab)andTPOantibodies(TPO-Ab);3)preventionofdysregulationofcell-mediatedimmunityandBcellfunction;4)neutralisingreactiveoxygenspecies(ROS)andinhibitionofredoxcontrolprocessesrequiredfortheactivation,differentiationandactionoflymphocytes,macrophages,neutrophils,naturalkillercellsinvolvedinbothacuteandchronicorbitalinflammationinTAO;5)inhibitionofexpressionofproinflammatorycytokinesand6)inhibitionofprostaglandinandleukotrienesynthesis.AnincreasedoxidativestresshasbeenobservedinbothacuteandchronicphasesofthyroiddiseasewithraisedtissueconcentrationsofROS.ThebenefitsofSesupplementationinindividualswithTAOappeartobeproportionatetothedegreeofsystemicactivityofthethyroiddisease.ThemaximalbenefitofSesupplementationisthereforeseeninthesubjectswhoarehyperthyroid.RestorationofeuthyroidismisoneofthemaingoalsinthemanagementofTAOandwhenanti-thyroiddrugsarecombinedwithSe,thepatientswithGraves’disease(GD)andautoimmunethyroiditis(AIT)achievedeuthyroidismfasterthanthosetreatedwithanti-thyroiddrugsalone.SestatusofnormaladulthumanscanvarywidelyandSe

  • 标签: SELENIUM SELENOPROTEINS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Graves’
  • 简介: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扭曲基因(Twist)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通过对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作用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9例喉鳞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2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5%)(P〈0.01);Twist在喉癌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0.93±0.3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7±0.24)(P〈0.01);Twist在喉癌中蛋白及mRNA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病理学分级、临床分型及年龄无关。在mRNA及蛋白水平,Twist与E-cadherin,N-cadherin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负相关;Twist与N-cadherin均呈正相关。结论Twist在喉鳞癌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N-cadherin和下调E-cadherin的表达,进而在喉鳞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喉鳞癌 扭曲基因 上皮型钙黏附蛋白 神经型钙黏附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白内障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白内障的病因学及影响因素,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有力措施。白内障主要是因晶状体的透光性改变所引发;晶状体的透光性是由晶体蛋白的有序结构所决定的。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晶体蛋白的组成与结构、翻译后修饰及热休克蛋白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

  • 标签: 晶体蛋白 白内障 翻译后修饰 热休克蛋白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喉癌与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Takai蛋白浓度梯度,通过同位素放射活性测定PKC活性。结果癌组织胞浆中PKC比活性(6.63±0.64pmol/mg.min)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胞浆中PKC比活性(4.73±0.54pmol/mg.min)。结论提示癌组织中PKC活性升高很可能是被癌基因激活。

  • 标签: 喉肿瘤 蛋白激酶C
  • 简介:【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英文名称:eproteinisedCalfSerumEyeGel。【成分】本品主要成份:本品含50%的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主要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低分子肽和寡糖。

  • 标签: 去蛋白提取物 小牛血清 眼用凝胶 奥德金 SERUM 游离氨基酸
  • 简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3%,占头颈部肿瘤的5.1%。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腺癌(60%~80%)、滤泡状腺癌(20%)、髓样癌(3%-10%)及未分化癌(15%)。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发病率高,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由于基层医院在术前诊断方面的欠缺,术中往往没有冷冻病理检查,造成手术不规范,需要再次手术修正。现对我院52例需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次手术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头颈部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比较少见[1],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多见。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外科治疗的43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患者4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4例;年龄19~80岁,平均50.3岁;病程1d~20年,平均17.7个月。

  • 标签: 双侧甲状腺癌 滤泡状癌 外科治疗体会 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7例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3例行颈清扫术,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144例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对比.结果微小型与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2/23(52.2%)、108/144(75.0%),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9.7%、37.8%;Ⅵ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23(39.1%)、43/58(74.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58.4%;Ⅰ-Ⅴ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23(47.8%)、93/144(64.6%),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2%、34.9%,三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意义.10例临床颈部N0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例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比非微小型低,以颈静脉链为常见部位,其次是气管食管沟.对一个确诊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都应行颈清扫术.

  • 标签: 临床研究 甲状腺 微小癌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和泪液中黏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组38例38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36眼的结膜组织和泪液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表达情况,ELISA检测泪液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A值,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2、MUC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315、0.156);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5AC、MUC16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MUC2的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4、MUC5AC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16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和泪液中MUC5AC和MUC16均下降,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黏蛋白 结膜组织 泪液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121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我科术前确诊的单发甲状腺腺瘤患者26例,肿瘤最大直径〈4.0cm,均行鼻内镜辅助颈前小切口腺叶切除术,观察疗效,并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经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9.139,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大(t=12.648,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瘢痕长度、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并发症少、微创、美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封闭剂(fibrinsealing,FS)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63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分成FS组、Merocel高膨胀材料组和凡士林油纱条组,比较不同填塞材料的术后临床表现及远期影响。结果FS组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止血效果差于高膨胀材料及凡士林油纱条组,但术后头痛及鼻腔疼痛较轻,鼻黏膜反应轻,创口愈合快,鼻黏膜上皮化快,鼻腔粘连少。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应用FS术后头痛及鼻黏膜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纤维蛋白封闭剂 Merocel高膨胀海棉 鼻出血 鼻腔粘连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制作面神经切断和阻断30s的Wistar大鼠面瘫模型,应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检测术后1d至4周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面神经切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切断后第7天最高,1—7dcaspase-3的阳性率为25%-62%,7—28dcaspase-3的阳性率为0~62%;面神经阻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与面神经切断组相似,1—7dcaspase-3的阳性率为23%-58%,7—28dcaspase-3的阳性率为0~58%。结论caspase-3可反应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提示可以利用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干预凋亡,达到治疗面神经损伤造成的面瘫。(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12.14)

  • 标签: 面神经 运动神经元 CASPASE-3 细胞凋亡
  • 简介: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内重要的结构蛋白,多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PTM)可引起晶状体蛋白结构、溶解度的改变并最终导致白内障形成,而另一些翻译后修饰则可能与晶状体蛋白的保护作用相关。特别是琢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下降可导致其他晶状体蛋白的凝聚和酶的失活,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为多因素疾病,目前确切病因不明,手术仍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尚无有效可以延缓或预防该疾病的药物。本文就目前主要的晶状体蛋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晶状体蛋白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 简介: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及眼外肌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前后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08-01/2010-12于我院眼科就诊的26例42眼TAO患者,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或眼外肌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第一眼位及上视时的眼压变化。结果:患者16例32眼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治疗前平均眼压第一眼位时为21.13±4.10mmHg,向上注视时为23.75±5.67mmHg,治疗后分别为16.81±3.69mmHg(P〈0.05),18.50±4.03mmHg(P〈0.05);10例10眼采用眼外肌斜视手术,术前平均眼压第一眼位时为18.40±2.49mmHg,上视时为24.70±3.63mmHg,术后分别为17.30±1.55mmHg(P〉0.05),18.60±2.20mmHg(P〈0.01);术前眼压≥21mmHg的TAO患者眼压下降明显(P〈0.05)。结论:两组患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眼压显著下降,但是眼外肌斜视手术前后眼压在第一眼位时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别。

  • 标签: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眼压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眼外肌手术
  • 简介:  一、MMP和TIMP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是自然界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类酶,广泛分布各种生物中,它几乎能够降解除多糖以外的全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并能激活多种其他的MMPs,形成瀑布效应.……

  • 标签: 中的作用 作用机制 发病中的
  • 简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表现,是〈75岁成年人的首要致盲眼病。定期随访检查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都有助于降低因视网膜病变而致失明的发生率,但其机制仍不明确。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蛋白质水平上研究DR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强有力手段,该技术可以一次性研究大量蛋白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DR并不是由单一蛋白质启动的疾病,而是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的病理过程。目前,绝大多数鉴定出的差异性蛋白质其功能都不太明确,而且各蛋白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调节关系。我们就其在DR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质 谱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C-MYC蛋白表达在雏鸡耳蜗毛细胞庆大霉素损伤后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MYC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雏鸡内耳基底乳头庆大霉素损伤后修复1、3、7、14、21和28天时C-MY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后修复的早期,C-MYC蛋白首先在基底乳头的部分支持细胞中高水平表达,随后腔面细胞亦有明显表达,修复第七天时,C-MYC蛋白在基底乳头中表达水平达高峰。结论C-MYC蛋白高水平表达可能与毛细胞再生的前体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 标签: 毛细胞 再生 C-MYC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利用DNA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显色探针技术建立一种新型、高灵敏的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早期先天性白内障的筛查。方法:选取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患者14例,取静脉血并提取mRNA,建立CRYAB的捕获探针及显色探针。利用DNA探针,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形成三明治结构(捕获探针-DNA探针-显色探针)检测入选者的血样。1家系6例患者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琢B-晶状体蛋白。结果:最佳条件下,双特异探针技术可检测到最低浓度的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的突变基因,各突变位点检测率为99.5%~99.7%;ELISA法检测样本琢B-晶状体蛋白上调,阳性率为85.9%。双特异探针技术敏感性更高,检测位点更多,ELISA法仅局限于蛋白检测水平,精确性不高。结论:双特异探针检测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重复性高,经济实惠,在临床上用于产前诊断、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特异探针技术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蛋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