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交通动脉瘤通常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在我国的颅内动脉瘤中所占的比率居第一位。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发病前无明显先兆、起病急、症状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重视颅内动脉瘤的早期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其破裂出血的根本途径。动眼神经自脑干发出后,

  • 标签: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首诊眼科 颅内动脉瘤 致残率高 早期症状
  • 简介:目的分析早产儿眼底疾病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筛查时机和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眼科检查的1348例早产儿的眼底检查结果,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348例早产儿中,正常者23.8%,未成熟视网膜者46.4%,ROP者17.5%,眼底出血者7.1%,渗出者3.7%,其他1.5%。且体重越低、胎龄越低、吸氧时间越长、全身疾病越重严重的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结论低体重、胎龄小、吸氧时间过长、窒息史、严重全身疾病、多胎等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早产儿眼底筛查时间应适当提前、范围应适当放宽。

  • 标签: 早产儿 眼底筛查 分析
  • 简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5年全国防盲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全国防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开展防盲工作的重点和策略;研究制定2006-2010年全国防盲工作规划。同时,还要对“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启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中期评估事宜和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两天的时间,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我希望大家借此机会,广泛交流各地防盲治盲工作情况,借鉴各地有益的工作经验,在充分研讨,制定出我国2006-2010年防盲工作规划的同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政策措施、有效途径。

  • 标签: 防盲治盲 白内障复明手术 白内障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 眼科医生 工作研讨
  • 简介:儿童盲的诊治是视觉2020的优先治疗区域,因为视力障碍的孩子们将面对的是长达一生的失明。全球各种研究表明,有1/3到1/2的儿童盲是可避免或者可治疗的,白内障是可治疗儿童盲的首位病因。

  • 标签: 白内障 儿童 盲/预防与控制 统计学 国家健康计划
  • 简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最为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明.长期以来,早期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只是单纯控制血糖,但这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全身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全身因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此方面成果,总结必须严格控制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最终通过全身综合干预以早期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糖控制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链脲素 血压
  • 简介:<正>今天许多种类的内窥镜已应用于临床诊断。由于优良的光源和光导系统使得精确的观察成为现实。手术可以在电视屏幕下操作,并获得优质的屏幕影像和内窥镜手术像片资料。1959年HopkinsHH博士发明了棒状透镜,1960年StorzK.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光导纤维,这些形成了现代内窥镜突破性进展。本文总结了与内窥镜发明者StorzK.的谈话内容。早期的内窥镜是JacksonC.医学博士设计的,在许多年内,这个设计没有进一步改进。培养一个内窥镜医师需要许多年时间在实验室用很讲究的方

  • 标签: 内窥镜手术 革命性 光导纤维 发明者 光学系统 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