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鼓室压力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分别是(-85.38±10.02)dapa、(50.99±8.12)db,和对照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方式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疾病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处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与果糖注射进行配伍探讨,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与果糖注射进行配伍,在4℃及25℃保存下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以及配伍溶液中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4℃时,1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及溶液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而25℃时,2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变化不大,超过2h,则有沉淀产生。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与果糖注射配伍,4℃保存时,12h内可用;25℃保存时,2h内可用。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联合掩蔽疗法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诊治的耳鸣患者78例,经耳鸣匹配检查及残余抑制试验后,随机将59例残余抑制试验阳性患者中的40例纳入观察组,其余19例加上19例掩蔽试验阴性者共38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次/日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250ml+舒血宁注射70mg,联合2次/日的耳鸣掩蔽治疗每次30min,。对照组采用1次/日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250ml+舒血宁注射70mg。两组患者疗程两周。结果观察组患者耳鸣疗效及T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掩蔽疗法对主观性耳鸣的治疗疗效确切,且方法安全、简便,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舒血宁 掩蔽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29例B组29例,C组29例,A组患者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C组患者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B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眩晕障碍量表得分显著比B组、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地尔 耳源性眩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甲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5例宫外孕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甲蝶呤保守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用药及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成功治愈47例,另外8例该行手术后治愈。

  • 标签: 甲氨蝶呤 保守 宫外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突发性聋已成为耳科的常见急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尚无准确统计。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仍不清楚,临床采用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别为40%~75%左右川。尽管在药物治疗上有较大争议,但临床广泛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激素治疗突发性聋,对不同性质的炎症或自身免疫所致突发性聋有效。然而,有30%~50%的患者大剂量全身激素治疗无效,少数患者存在禁忌证或产生副作用,如胃肠道问题、臀部脓肿形成或缺血性坏死等,限制了全身激素的使用。这些副作用在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患者中更加常见,而高血压病或糖尿病也是突发性聋患者的常见伴发疾病。

  • 标签: 突发性聋 地塞米松治疗 鼓室注射 综合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 糖尿病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低血塞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中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使用高压注射器,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支持。方法对235例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做增强扫描,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结果使用高压注射器做增强扫描的患者235例,231例注药顺利,完成增强扫描,占总数的98.3%。1例因对比剂外渗,扫描途中停机重新穿刺、注药完成扫描,占总数0.42%。2例因注药过程中留置针侧孔脱开,致药液外漏,重新注药后扫描成功,占总数0.85%。1例因高压注射对比剂后,CT装置未及时触发,错过设置的扫描时相致增强失败,占总数的0.42%.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高压注射器,可获得更为精准的诊断资料,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苯磺酸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最长用药之一,副作用少,我院治疗1例苯磺酸氯地平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停经的患者,报告其治疗观察及护理。为做好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苯磺酸氯地平的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停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接受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同时使用替罗非班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科学的观察表及处理预案,对其治疗中早期并发症观察和处理,并与非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对其有效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使用替罗非班治件疗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血小板下降、局部轻度血肿、穿刺点出血率较高。与非替罗非班治疗差异显著P<0.05,但及时观察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上合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彻底的抑制PCI术后血小板凝集从而降低心脏不良事的发生,然而能增加出血的发生率,但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能有效降低替罗非班带来的副作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围手术期 替罗非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润滑效果,熟悉盐酸丁卡因胶浆、盐酸达罗宁胶浆的用法及作用。提高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度。方法将我院2015年1—6月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8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0例,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进镜过程中胃镜检查医师右手持含有5g丁卡因胶浆的纱布,边进镜边涂抹胃镜镜身,对照组400例,仅胃镜检查前10~15min含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ml,胃镜检查后记录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及检查后的感受。根据不同反应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种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插管和麻醉方面优于对照组,祛泡效果、口感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论检查过程中持续涂抹丁卡因胶浆于胃镜镜身,不影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袪泡效果及患者口感效果情况下,镜身携带表面麻醉剂丁卡因胶浆对咽部位起到持续麻醉及润滑作用,弥补单一麻醉方式的不足,提高患者胃镜检查的依从性及舒适度。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达克罗宁胶浆 联合 胃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及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听力及内耳淋巴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失重+噪声组)12只,对照组10只。分别于暴露前、暴露后2周、4周、8周检测其双耳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并进行内耳MRI扫描,通过专用软件对内耳淋巴容积进行计算。结果1.实验组动物ABR阈值在暴露4周时开始与实验前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8周时ABR阈值与实验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2.实验组动物双耳内耳淋巴容积在暴露2周时与暴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4周时与暴露前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8周时与暴露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动物内尔淋巴容积在实验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可造成SD大鼠听觉电生理的损伤,且会导致大鼠内耳淋巴容积增大。

  • 标签: 模拟失重 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内耳淋巴液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盐酸盐酸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观察及护理,循证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其安全可靠性。方法将我科从2014年至今共收治57例血管瘤患儿中,对于部位特殊、类型特殊的血管瘤患儿40例;根据其家属意见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20例接受口服盐酸盐酸普萘洛尔治疗;20例接受门诊随访与观察。比较两组的血管瘤变化情况并监测治疗组服药前后患儿体温、心律(率)、心电图、血糖、肝肾功能、和呼吸等变化。结果经过住院一周,出院后继续用药三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观察组显效5例无效15例;治疗组与观察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患儿心率有所变化,其他如;血糖、肝肾功、呼吸和消化系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盐酸普萘洛尔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过程中确有干预血管瘤的生长,而且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盐酸盐酸普萘洛尔 血管瘤婴幼儿
  • 简介:目的观察耳后注射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这两种治疗方法对突发性聋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突发性聋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268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耳后注射组(135例)及鼓室内注射组(133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阈水平、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以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听阈无显著性差异(P〉O.05)。耳后注射组痊愈率为57.04%(77/135),远高于鼓室内注射组痊愈率39.10%(5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2.96%(112/135),鼓室内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9.70%(106/1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耳后注射组平均治疗时间、注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耳后注射组病情复发率、有耳鸣及耳堵塞感患者的比例均低于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疗程短、疗效好,创伤及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后注射 鼓室内注射 突发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