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993创刊至今已20,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广大耳鼻咽喉科同道支持与关爱,杂志不断成长,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等等,颇受广大同道欢迎。经研究决定于20139月4~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办创刊20庆典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耳鼻咽喉科 中西医结合 中国 创刊 杂志 公告
  • 简介:201010月20日,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上海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沪召开,这标志着该地区耳鼻咽喉科医师行业管理向国际化管理模式迈出了坚实步伐。会议由上海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殷善开教授主持,来自上海二级、三级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共56位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医师协会杨镜副会长专门发来了贺辞。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耳鼻咽喉科 委员会 上海 管理模式 行业管理
  • 简介: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国家药监局批准处方药广告专业媒体。

  • 标签: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康复理论 征订启事 杂志 中国学术期刊 统计源期刊
  • 简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138/R,国际刊号ISSN1672-4933。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

  • 标签: 中国听力 听力语言 学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月至2017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结果80例听神经瘤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年龄在18~80岁,中位年龄52岁;左侧26例,右侧54例;肿瘤桥小脑角最大径在0~76mm,根据Koos分级1、2、3、4级肿瘤分别有31、18、11、20例.内听道、脑桥小脑角、交界区肿瘤各31、30、19例.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渐进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分别占42.5%和23.75%;其他首发症状包括突发性听力减退、头晕、头痛、耳闷、眩晕、三叉神经痛、走路不稳及面部麻木感.患者临床症状前两位同样是听力减退及耳鸣,分别有83.57%和70%,既无耳鸣又无听力减退者仅占7.5%.根据WHO听力损失分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分别有11、9、19、3、38例,PTA≤60dBHL及PTA>60dBHL两组在肿瘤大小(P<0.01)及肿瘤位置(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听力损失以下患者18例行言语测听检查,言语识别率在≥90%、≥70%<90%、≥50%<70%、<50%各5、1、5、7例,根据AAO-HNS听力分级,A、B、C、D级各6、4、1、7例.接受随访观察、伽马刀治疗、手术治疗各有28、5、47例患者,手术组与随访观察组肿瘤Koos分级(P<0.001),听力水平(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14VS53±12,P=0.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接受随访观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24个月,肿瘤增大者8例,无明显变化者20例.结论绝大多数听神经瘤患者会伴有耳部症状(听力减退、耳鸣),早期诊断有赖于耳鼻喉科医生对伴有耳部症状患者筛查,对于小肿瘤(<1.5cm),随访观察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听神经瘤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随访观察
  • 简介: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是中国残联直属事业单位,是一所集聋儿康复、医疗、科研为一体国家级康复研究机构,是全国听力语言康复领域技术资源中心和业务指导、行业管理部门。2008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中心扩建项目立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新学科建设及二期扩建项目对人才需求,2009拟招聘:1.放射诊断医师1人;2.药师

  • 标签: 中国聋儿 中心招聘启事 康复研究
  • 简介:"2016中国听力论坛"将于201611月在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听力学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主题发言,并就听力技术,康复技术,听力服务规划与管理等相关内容设立分论坛,

  • 标签: 听力学 论坛 中国 会议 康复技术 国内外
  • 简介:20141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成立十二周年之际,召开了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二级机构工作会议及专家座谈会。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杨民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会上分别做了2013中国医师协会工作报告: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协会工作 常务理事会 激发 秘书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筋膜增厚在上腹部脏器如胰腺、肾脏及胆道感染性病变与肾筋膜增厚相关发生机制,并对引起肾筋膜增厚疾病进行分析,方法取120例急诊CT提示肾筋膜增厚,并经临床证实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CT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并肾感染58例(48%),胆囊结石并胆囊炎8例(6%),胰腺炎51例(42.5%),其他如阑尾炎、腹膜炎3例(2.5%)结论证实CT诊断肾筋膜增厚对临床腹部脏器感染类疾病早期诊断有着明显指征性参考意义。

  • 标签: 肾周筋膜 X线计算机扫描,腹部脏器疾病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年龄大鼠下丘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AMPA)受体亚型GluR2/3(Glutmaterecptor2/3)分布及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4,9,15龄SD大鼠ABR反应阈;FITC标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uR2/3亚型在不同龄SD大鼠下丘中分布。结果1龄SD大鼠检测不到明显ABR波形.4龄起能检测到稳定ABR波形。GluR2/3在不同年龄大鼠下丘神经元中均有表达。1龄大鼠染色较少,位于胞膜;4龄时表达强,主要位于胞膜;9龄时较弱,位于胞膜及胞质;15龄时可见于胞膜及核胞质,但胞质较强。4龄与1、9、15龄胞膜相比,GluR2/3亚型表达较强,差异有显著性;1与9、15龄胞膜之间.GluR2/3表达较弱,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出生后GluR2/3在下丘含量及分布部位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下丘发育相关。

  • 标签: 谷氨酸受体 听性脑干反应 下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80例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21月~201312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胶质瘤 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效能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颅骨外板及额部肌皮瓣修复眶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眶骨及眶软组织巨大缺损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8例眶恶性肿瘤广泛破坏眶皮肤软组织、眶骨及眶内眼球组织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取扩大切除术,针对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采用颅骨外板游离移植及额部肌皮瓣转移术修复。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完成肿瘤扩大切除及缺损修补术,随访6个月以上,无肿瘤复发、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移植颅骨外板及额部肌皮瓣均成活良好。结论在眼眶周围皮肤恶性肿瘤侵犯眼球、眼眶骨质等器官或深部组织时,扩大切除肿瘤后形成缺损使用颅骨外板游离移植及额部肌皮瓣转移覆盖可获得良好修复效果。

  • 标签: 眶周恶性肿瘤 眶周缺损修复 颅骨外板 额部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36月至2014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肛感染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肛感染治愈率为90%,对照组为7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肛感染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肛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外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效果。方法选取20151月~20153月在我院进行外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观察组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观察两组待干时间、留置时间、贴膜卷边和静脉炎发生情况,分析两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待干时间(21.7±7.0s)显著短于对照组(37.0±9.9s),贴膜卷边发生18.42%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静脉炎发生情况为0与对照组12.50%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前采用2%络合碘消毒两遍+75%酒精消毒一遍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待干时间,减少固定贴膜卷边发生;但对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无显著改变,具有安全可靠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消毒方法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126名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遵从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方法进行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肿瘤患者经过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服务满意度很高,两组患者数据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法对肿瘤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更加细致、周到照顾患者,降低常见肿瘤疾病并发症发病率,适合在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护理,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