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边缘性离心性角化棘皮瘤(KCM)是角化棘皮瘤的一种罕见变异,特征为肿瘤中央愈合而周边进行性发展。作者报道1例局部外用5%氟尿嘧啶治疗的KCM患者,这是第3例用该制剂治疗KCM的病例报道。

  • 标签: 氟尿嘧啶治疗 角化棘皮瘤 局部外用 离心性 边缘性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流动人口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以及该人群对性病的认识,为进一步做好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番禺超过100人的大型工厂5个、建筑工地5个的338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淋病、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梅毒4种性病感染率。结果:在338名受调查人员中,共查出淋病8例(2.4%),衣原体感染33例(9.76%),尖锐湿疣27例(7.99%),梅毒12例(3.55%),其中有5例交叉感染。结论:番禺流动人口性病发病情况不可忽视,积极有效的对流动人口进行性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较为紧迫。

  • 标签: 流动人口 性病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麻风病治愈者生存状况及康复需求,为制定麻风病防治及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案回顾、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访谈收集麻风病治愈者生存现状和康复需求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54例麻风病治愈者,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6例(66.67%),残疾者25例(46.30%);畸残者以手足感觉障碍、爪形手和脱眉的残疾居多;其中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者21例(24.07%),部分劳动力丧失者23例(42.59%)。所有麻风病治愈者均感受到社会歧视,仅有18.52%主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未办理残疾证者占20%、无医疗保险者占3.70%、未享受低保者占44.44%;康复需求以换药敷料包(75.93%)、防护用具包(68.52%)居多。结论:重庆市万州麻风病治愈者老年人居多,残疾比例高,社会歧视现象严重,健康管理需求高,今后需要重点加强麻风病治愈者健康管理工作,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康复,提高其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 标签: 麻风 生存状况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南汇看守所在押性罪错人员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南汇看守所在押991例性罪错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性传播疾病实验室检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991例性罪错人员检出性传播疾病173例,感染率为17.46%;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性罪错人员作为传播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对该类人群的性病流行病学监测及干预。

  • 标签: 性罪错人员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城市居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和对艾滋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广州市中心街头随机抽取过路行人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自填方式。结果在发出的200份问卷中,收回147份有效问卷。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3.3%,知道其传播途径的占76.2%,同时知道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的占60.5%: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率为59.2%;知道如何预防的占47.0%;对艾滋病患者持积极态度的占65.6%。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和性别。文化程度高、年轻人、男性群体和已婚者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识。结论目前,城市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还相对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重点应放在对女性人群、未婚人群和文化程度低者的教育上。要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以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

  • 标签: 艾滋病 KAB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佛山顺德孕妇妊娠期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治疗结果,为该区域孕妇妊娠期梅毒的防治提供参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佛山顺德第四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产科作产检的12704例孕妇作梅毒筛查,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检查,对阳性病例作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聚(TPPA)试验,对确诊者作治疗干预,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12704例孕妇,筛查确诊为梅毒者58例,妊娠期梅毒发生率为0.46%。妊娠期梅毒患者中流动人口55例,占94.83%;2009年妊娠期梅毒发生率最高,达0.76%,随后逐渐下降,2013年最低,为0.29%,2014年略有上升,占0.37%;47例作全程规范化治疗的妊娠期梅毒患者,共8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17.02%,不同妊娠时间开始治疗的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早期开始治疗的梅毒孕妇其新生儿RPR阳性率低于中晚期开始的治疗梅毒孕妇,以晚期治疗新生儿RPR阳性率最高(P〈0.05);不同RPR滴度梅毒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滴度≤1∶2孕妇,新生儿RPR阳性率50.00%,明显低于RPR滴度≥1∶4梅毒孕妇的91.67%(P〈0.05)。结论:重视产前、孕前梅毒筛查,强调在妊娠早期对梅毒孕妇作干预治疗,可预防先天性梅毒,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期 结局 筛查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