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因双臀部、会阴部及右侧腰部红斑、水疱伴疼痛3天,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在皮疹出现前1周突然出现血压增高,于我院

  • 标签: 带状疱疹 双侧
  • 简介:男性10岁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反复红斑、丘疹、鳞屑1年。皮肤科情况:颈周及腋窝散在鳞屑性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境界相对清楚的大片红斑,表面相对湿润,鳞屑不明显,其中腹股沟内侧皱褶处局部浸渍,腹股沟区红斑周围、股内侧散在鳞屑性红色丘疹;头皮、躯干及四肢无类似皮损;指(趾)甲未见异常。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可见Munro微脓肿,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真皮乳头处小血管增生,部分区域充血,真皮上部血管周围单一核细胞浸润。最后诊断:屈银屑病。

  • 标签: 银屑病 屈侧 儿童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臂桡瘙痒症,并回顾文献,学习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变化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臂桡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预后,并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老年男性患者,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前臂瘙痒,夜间较重,不能忍受。皮肤科情况:双前臂外侧散在暗红色粟粒大小坚实丘疹,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患者既往颈椎病多年,颈椎X光片示颈椎退变,C5-C6椎间隙狭窄。颈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示C3-C7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以C5-C6为著。诊断:臂桡瘙痒症。治疗:0.1%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软膏)2次/d外用。2周后瘙痒明显减轻,1个月后皮疹消失,无瘙痒感,停药,3个月随访暂无复发。结论臂桡瘙痒症发病可能与颈椎退变相关,治疗可选择外用他克莫司软膏。

  • 标签: 臂桡侧瘙痒症 颈椎病 他克莫司
  • 简介:对称性药物相关性间擦部及屈疹(symmetricaldrug-relatedintertriginousandflexuralexanthema,SDRIFE)是2004年提出的一个新病名,是药疹的一个特殊表现。本文介绍了名称的由来、与狒狒综合征的关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间擦部及屈侧疹 药物相关性 对称性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顺产、会阴切与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初产妇3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会阴切组(95例)、顺产组(109例)、剖宫产组(108例),分别在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对产妇进行性功能状况问卷调查,选用国际认可度较高的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调查问卷考察性功能水平,分别对三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性功能评分、性生活恢复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三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6个月、9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切组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顺产组、剖宫产组分别与会阴切组比较,顺产组、剖宫产组性功能状况评分明显优于会阴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9个月性功能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切组、剖宫产组、顺产组产后3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61.05%、66.67%、72.48%;产后6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85.26%、89.81%、90.83%;产后9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95.79%、96.29%、98.17%。剖宫产组、顺产组产后3个月和6个月性生活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会阴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9个月性生活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分娩方式可使产妇产后性生活恢复较快,性生活恢复比例较高,其次为剖宫产产妇,而会阴切产妇产后对性生活影响程度较大,恢复较慢,因此建议产妇选择顺产分娩方式。

  • 标签: 顺产 会阴侧切 剖宫产 性功能